热带印度洋偶极子发生和演变机制的数值研究

来源 :海洋科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enthers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IAP)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发展的第三代海洋模式(L30T63 OGCM)进行了改进.分析了该模式1959年1月-1998年12月的40 a积分结果,以此研究热带印度洋偶极子发生、发展和消亡的物理机制.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表明,赤道印度洋表面异常东风引起的异常环流结构是偶极子发生、发展的主要动力学原因,其表面异常东风转换为异常西风所引起的异常环流结构调整是偶极子消亡的主要动力学原因;海气界面热通量异常的交换对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距平偶极子模态的
其他文献
"你把我的书还回来,梁昊!""不还!""你干什么?我要写作业!""你别吵了!""谁拿了我的课本?"……这一阵阵喧闹声快把我们教室的屋顶掀翻了。今天,老师要去开会,开会前交代大家:"这节课老师要开
在一堂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上,老师讲授了30分钟新课后,留10分钟给学生做练习.老师看到一个学生还在看书,没做练习,就上前催他动笔.学生说:"刚才没听懂,想把书看懂了再做."老
将水平风速分解为无辐散(有旋)分量和辐散(无旋)分量,然后将北太平洋高压(NPH)中心处一点(35 °N,130 °W)和西太平洋低压处Darwin站(10 °S,130 °E)之间的
利用Gorden关系式,从茂名海域的多时相卫星影像定量反演了表层悬浮泥沙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经近期该海域实测悬沙资料验证表明,茂名沿海水体表层悬浮泥沙浓度偏低,一般低于200 mg/L;表层悬浮泥沙浓度在空间尺度上由岸向海呈带状分布,并逐渐降低,其中-1 m以浅区悬沙浓度最高,一般可超过100 mg/L,-10 m以深区浓度最低,一般低于20 mg/L。此外,沿海水体表层悬沙浓度往往在冬季高于夏季
介绍海啸特点及主要分布状况,对比现在常用的海啸模拟数学模型,并分析数值模拟海啸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进展,最后提出对未来进行精确的海啸数值模拟研究的一些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