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你有一份高考录取通知书待接收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tongyu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盲盒、附陈景润手稿、送“星星”……2021年,各高校的录取通知书结合自身特色增加了不少巧思,相关内容频频登上微博热搜。这些新颖的设计让网友羡慕不已,甚至有高校毕业生留言表示:“以旧换新,行不行?”
  @飞儿快乐水:厦门大学发布了百年校庆版录取通知书,镂空烫金,“繁星”罗布的外观设计,陈嘉庚的《筹办厦门大学演词摘要》, 还有陈景润成功证明“1+2”的手稿、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手稿都在其中。没错,是心动的感觉。
  @今天也要努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很新潮,在录取通知书中增加了盲盒环节,每个新生都将随通知书收到包含校名、校徽和2个随机放置的定制飞行器在内的4个徽章。盲盒款的飞行器共有7个,均与南航有着斩不断的联系,真是既硬核又十分有意义。
  @在天天向上的:苏州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就完全是苏式风情了。一扇花窗帮你打开苏州大学,抽去录取通知书,学校的数个地标建筑映入眼帘,包括东吴门、炳麟图书馆、钟楼等。还有《倷好 苏大》电子书和限量版“金榜题名”邮资机宣传戳,宣传戳上面有属于每个新同学独一无二的编号。
  @lanren:哈尔滨工业大学录取通知书运用了激光材质,在光的照射下,每个角度都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用四个章节破茧、生花、归仓、新程串联起学生承前启后的新征程。通知书外盒则烫印了冰裂纹的样式,来呼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自我勉励与坚持; 通知书本身采用了“ 樱雪”特种纸张,具有很强的凹凸触感,象征着学生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与努力。
  @桔梗桔梗:2017年,为纪念入学4 0周年,一批来自77/78级的校友萌生了为母校“送星星”的想法。2018年8月,國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把编号为8917号的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天津大学星”。如今,这颗星也来到了天津大学2021年本科录取通知书上,寓意星河之约。
其他文献
提起陆游, 脑海里首先出现的是课本里学过的一首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豪情大气,朗朗上口。写这首诗正值金人南侵之时,陆游因主张对金作战被罢官回乡,官场失意,满腔抱负只剩梦里的一身戎装,也要跨上战马,踏碎冰河,同敌人在疆场厮杀,可歌可泣。但这首诗其实还有另外半段:“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期刊
日常, 指平时常见的事物、常做的事情;诗意,则是用一种艺术方式对现实或想象的描述与自我感受的表达。难得的是,不少诗人将日常写成了诗意。  比如苍蝇, 人人都不喜欢,因为它给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困扰。南宋诗人杨万里却写过一首关于苍蝇的诗,名叫《冻蝇》,内容十分可爱:“隔窗偶见负暄蝇,双脚挼挲弄晓晴。日影欲移先会得,忽然飞落别窗声。”大意是隔着窗户偶然瞧见了一只正晒着太阳的苍蝇,它在不停地摩挲着脚。当太
期刊
现在一要说什么微不足道的技能, 就会用“ 雕虫小技”。那么,“雕虫小技”中雕的到底是什么“虫”呢?“雕虫小技”一词,最早的史料记载是《北史·李浑传》。  李浑是北齐大臣, 很有学问。文宣帝高洋命他组织一些人, 制定新的法律法规《麟趾格》, 并特意让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魏收参与《麟趾格》的制定。李浑自视甚高, 有些看不起魏收,有一天对魏收说:“ 雕虫小技, 我不如卿; 国典朝章,卿不如我。”  原来
期刊
著名的物理学家霍金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因病情加重,手指无法动弹,只能依靠抽动脸颊控制安装在眼睛上的红外开关进行交流。但倘若他活到现在,就可以用耳朵“打字”啦。  这项潮派技术又称“耳朵开关”,源于英国巴斯大学尼克·冈佩兹博士领导团队的实验发明。  为什么会想到用耳朵“打字” 呢? 这跟尼克博士的一段经历有关。许多年前,尼克还是一个医学院学生时,常常去医院实习,他看见无数病人由于疾病失去使用键盘交流的
期刊
凯对我很好,我们之间的交情,想来是以君子之交为内核,而以小人之交为表现的。  虽然是舍友, 但作为研究生,我待在办公室的时间远比待在宿舍的时间长,所以和他之间的交流并不多。而且,我生性懒惰,在椅子上安家乐业。从学习到娱乐,所有的事情只要有手机、电脑和插座就可以完美完成,去食堂吃饭算是仅有的户外活动。  凯不同。他喜欢打篮球和健身,练出极有线条感的肌肉,所以即使是空闲时间,我们也没有在一起玩。但友谊
期刊
小麦的歌咏是从秋天开始的。此时,大地开始收割,果实四处滚动。  从古至今,这个美好的世界一直在进行着两项运动:歌唱和奔跑。在秋天的十月,唯有小麦在静止。它也在歌唱,它歌唱无毒的生命。  面粉是小麦最后的结局,正如花的结局是花。在轮回、护佑、滋养与变脸中,所有的事物都在跳跃中奔跑,或者滚动。  小麦,它成为看不见的花粉,它很小,所以我们会这样问孩子:“小麦开花吗?”  小麦小, 却清晰可见,它很稳重
期刊
张祜,字承吉,785年出生于清河,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一生虽官场无着,但诗歌创作卓有成就,是《全唐诗》收录诗歌最多的一位诗人。  据《唐诗纪事》记载,唐玄宗时期有一歌手何满子,因事冒犯了圣上,被判处死刑。临刑前,监斩官问她有什么要求。何满子说:“没有什么,但愿能再唱一首歌。”张口之间,一首曲调苍凉悲愤的歌声响遏行云,刹那间,苍天白日黯然失色。惊骇万分的监斩官将这一异象回禀皇上,
期刊
20世纪30年代,中国出版界正处于民营主体占据优势的黄金时期,众多走在时代前列的知识分子开始自行创办图书出版公司。赵家璧作为其中一员,也试图以出版书籍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本文主要从赵家璧的图书出版活动来探究他的文化追求。论文以赵家璧在从事出版工作的过程中所写的序跋、书信、广告等应用文为切入点,结合具体出版实践,对赵家璧的出版理念和审美追求进行详细阐述,进而剖析出这位具有进步学者风范的出版家的文化追求。赵家璧执着一生的出版事业中蕴含着个人的出版理念,这一理念渗透于选题、组稿、宣传等出版的各个环节之中,
我住在美国中西部的“龙卷风走廊”,虽然龙卷风一点儿也不好玩,但我确实一直记着一段令人想笑的趣事:有一次,当警笛响起时,我那活力四射的老妈头上顶着一个巨大的枕头保护装置,身手敏捷地跃进了浴缸。那是整个房子最安全的地方, 她想尽可能留在那儿,可其实时间并不长。在警报解除之前,她就爬了出来,十分虔诚地祈祷,相信天意。幸运的是,警报解除了,她安然无恙,这次惊险而可怕的经历没给她造成任何困扰。  飓风是另一
期刊
点一个比萨, 外加一杯饮料,已经成为学生党或工薪族拯救“饥饿灵魂”的常见操作。当比萨外卖到来时,打开盒子的你会发现,比萨中间有一个白色的小支架,它由三条腿和一个圆面组成,腿长大约3厘米,圆面的直径差不多是4厘米,圆面上通常会刻着店家的名字。  这个小小的支架有正式的名字,它叫Pizza Saver,翻译过来就是“比萨拯救者”。它的发明者是一个名叫卡梅拉·维塔勒的女士。  “比萨拯救者”体积小,但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