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文学”及其编写再论

来源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525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中国文学"是改变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编写的著史理念,其以整体性的视角考察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改变了以往研究视野狭隘的局限,可以更合理地认知各文学形态。孔范今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是国内较早以"20世纪"命名的文学史著作,与黄修己、唐金海、雷达、赵学勇、朱栋霖、丁帆以及台湾的皮述民、邱燮友、马森等人的编写共同繁荣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书写的园地。
其他文献
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主要是合作之中存在合而不作现象,讨论之中存在讨而不论现象,点评之中存在点而不评现象,主动之中存在主而不动现象。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
有效地做好桥梁施工养护与精细化管理工作对于桥梁的稳定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充分意识到桥梁养护与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本文主要讲述了桥梁混凝土的
当前我国在世界许多地方通过诸如开设孔子学院等多种方式致力于传播中华文化,提升国际影响力。但实际上具体思路和路径却存在着许多方面的问题,因而必须根据人与人之间如何最大
西方科学文化的人文纠结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历史过程。首先,在古希腊时期,科学就是自由的学问,呈现的是科学与人文共同繁荣的景象;其次,在中世纪及早期的启蒙语境中,科学的宗教
转注作为"六书"之一,学术界历来众说纷纭,观点不一。地下古文字材料的出土为这一文字学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和角度。本文以古文字材料为基础,结合汉字尤其是形声字的形成过
分析传统教学中以知识中心的弊端,进而提出化学观教学的必要性。结合厦门十所不同梯度中学的调查结果从教师和学生两个维度进行分析,提出化学观的构建与实践的具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