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兰独立公投:“YES”“NO”的背后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xb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喧嚣一时的苏格兰独立公投事件以失败收场,多数苏格兰选民选择留在英国版图内,公投的策划人、苏格兰政府首席部长萨蒙德引咎辞职。虽然萨蒙德心有不甘,声言独立不会放弃,将继续力争下去。但是,英国中央政府未来还会允许苏格兰搞独立公投吗?萨蒙德还能东山再起吗?作为关注者,我们刚旁观了一幕跌宕起伏的公投情景剧,苏格兰公投事件的确值得我们深思和回味。
  再回首:一石激起千层浪
  苏格兰公投问题如果放在十年前,不会有太多人关注,因为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这是天方夜谭的事。然而,十年后的今天,苏格兰公投问题成为众人瞩目事件。当苏格兰公投事件尘埃落定时,我们回首一下公投一路演进的轨迹,不难发现公投背后的推手萨蒙德在当今英国政坛上导演的这一幕独立闹剧颇具杀伤力,差点改写了英国的历史并让传统的“大英帝国”再次分崩离析。
  萨蒙德2004年当选苏格兰民族党党魁时曾放言:“如果我们拥有一个独立国家的完整权力,一切将变得更加容易。”他的独立逻辑是苏格兰将会因北海的石油和渔业资源而暴富,从而不再需要英格兰的援助。2007年民族党成功执掌苏格兰议会大权后,他便祭起了苏格兰独立公投的大旗,并在苏格兰政坛上狂热煽情的鼓吹独立。萨蒙德很聪明,他善于玩弄权术且工于心计。他深知无论独立公投结果如何,他都是赢家:如果多数选民“赞同”独立,他既能成为苏格兰独立之父,又能达到其政治目的;如果公投失败了,他也是“悲情英雄”,既不会就此销声匿迹,又为苏格兰人民争得了更大权力和更多利益。正是这种精打细算的如意算盘心态,促使萨蒙德导演了这一幕独立公投情景剧。
  萨蒙德傲慢、不顾大局、孤注一掷的做派差点使其政治野心得逞,幸亏苏格兰多数选民不买账,对独立公投说“不”,这表明群众的眼睛还是雪亮的。设想一下,假如公投通过,苏格兰按照萨蒙德的计划将在2017年正式脱离英国而独立,苏格兰的前景是否会像他所说那样灿烂辉煌呢?答案是未必!首先,独立后的苏格兰只有520多万人口和7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在欧洲充其量也就是个小国寡民,没有多高的政治地位和多大的话语权,这对于曾经的大英帝国臣民们来说,更多的感受是落差和失望,尤其是不主张独立的苏格兰民众,心理落差更大,有被少数政客绑架玩弄的感觉。其次,苏格兰无强大的经济支撑,缺乏健全的工业体系,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光靠北海油气资源是难以维系经济社会的繁荣稳定,何况英国政府也不见得会把北海油气资源拱手相让。再次,独立后的苏格兰没有完整的银行体系,无法有效防御金融风险。更要命的是,英国政府明确表态苏格兰若独立将不得继续使用英镑作为本币,而使用欧元也成问题——按照欧盟要求,苏格兰独立后就不再是欧盟成员国,必须先退出欧盟后重新申请加入,进而加入欧元区,这样才能使用欧元作为本币,但重新入盟不但要满足欧盟的严格条件,而且要等待一个漫长的时间。这样一来,独立初期的苏格兰使用什么货币令人头痛,发行新的货币很难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最后,苏格兰独立的“成本经济学”代价高昂。由于前述原因,新政府既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有竞争力的工业体系,又需要确保原有的社会福利水平不会降低,这就必须依靠增加税收来维系政府公共开支,相当多的中产及工薪阶层将会成为受害者,这一点也是一部分苏格兰选民担忧的,因此他们对公投说“不”。
  萨蒙德一招险棋没有下对,被迫辞职可谓玩火者自焚。但通过公投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到,307年前英格兰与苏格兰的历史“联姻”,曾经造就了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国,英格兰的“十”字旗和苏格兰的“×”字旗相加,正好是大英帝国“米”字旗帜,它在全世界整整飘扬了三个世纪。一旦萨蒙德分裂目的得以实现,联合王国的“米”字旗将不再高高飘扬,这肯定会令无数英国人嘘语不已、感慨万千!
  细回味:几多感慨涌心间
  苏格兰公投失败拯救了英国,也拯救了英国首相卡梅伦。如果说萨蒙德是公投的始作俑者,那么卡梅伦就是为公投推波助澜的人。现在回想起来,卡梅伦当初为苏格兰公投开绿灯之举实属一招险棋,表现其政治经验还不够老道。因为公投让不少英国人惊出了一身汗,也招致反独派人士的指责。尽管事后卡梅伦振振有词地表示“现在是英国团结起来、共同向前的时刻”,但如果公投获胜,苏格兰宣布独立,卡梅伦就不会这么风光的做一番深情告白,也许引咎辞职的人就不是萨蒙德而是他了。
  苏格兰独立公投已尘埃落定,仔细回味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们应该会有一番深思和感悟,并从中得出有益的启示。
  感悟一,虽然苏格兰民族党声称独立的好处是能够自己掌握苏格蘭经济命脉,但这恐怕不是上策。如前所言,苏格兰独立的“成本经济学”代价高昂,在缺乏强劲工业体系和金融体系的前提下,如何保证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将是一个大问题,绝非民族党声称的“可获得可观油气收益”。正因如此,多数选民不想折腾,也不愿冒险,他们情愿继续留在英国政体内。
  感悟二,苏格兰独立公投看似是英国内政的一个举措,实际上却不然,它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力。试想一下,曾经风光了两三个世纪的英国因苏格兰地区独立出去而分裂,将失去8%的人口和32%的国土面积,还有95%的油田和60%的气田资源。不仅如此,英国还将耗巨资把核潜艇基地从苏格兰迁出。作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大国,英国国力在21世纪初本已下降,苏格兰独立出去后,必将加速国力的衰落。一个政治上四分五裂、国力走向衰落的英国,还有可能维系其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吗?所以说苏格兰公投失败拯救了英国,让英国当政者更加关注民生问题,真正重视处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及利益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坏事有可能变为好事,更好地维护国家的主权及领土完整。
  感悟三,苏格兰公投未通过对国际社会来说是个万幸之事,否则分裂在欧洲产生的“多米诺效应”将是很可怕的,对欧洲一体化事业将是一个沉重打击。欧洲的一些国家同英国相似,也存在着或潜藏着民族分裂的威胁。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和巴斯克地区,比利时讲荷兰语的弗拉芒地区,意大利北部以威尼斯为首的地区,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等三地区,甚至还有德国南部的巴伐利亚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分裂倾向。不难想象,一旦这些地区的民族分裂主义效仿苏格兰闹独立,后果将会是多么严重,届时欧洲一体化事业将毁于一旦。难怪在此问题上欧美一些大国政府纷纷表态,反对苏格兰独立公投,美国明确指出:“英国保持强大、有活力和统一符合美国的利益。”
  放眼望:一个并不具代表性的案例
  冷战结束后欧洲地缘政治版图发生巨变,苏联解体、德国统一,东欧国家向西欧倾斜,欧洲一体化与分散化(即碎片化)的矛盾日益突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这个矛盾体现得十分明显:欧洲一体化的扩大与深化,给欧洲带来了经济繁荣及政治凝聚力;与此同时,东欧地区的民族分裂主义也很盛行,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南斯拉夫更是支离破碎。苏格兰公投现象,恰恰反映了这一矛盾在西欧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处理好一体化与分散化的矛盾,是欧洲政治生活中一件棘手的大事。另外,我们在观察此类公投事件时,一定要注意区分其法理属性,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一般说来,民族自决原则有严格限定——它主要针对传统的宗主国与殖民地关系,好比二战后掀起的民族解放运动,这在联合国和国际法范畴属于正义及合法的行为。但是,联合国和国际法一般不支持一个主权国家内某些地区公民的独立要求,从法理上讲,他们不能获得民族自决的权利。虽然苏格兰独立公投事件属罕见的国际法不支持、本国政府却支持的案例,但它不具有广泛代表性。相反,乌克兰东部卢甘斯克等三州想独立出去的行为,不但遭到中央政府的反对和打击,也很难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少数人为了其政治私利,动辄就在一个主权国家里闹分裂或独立是不可取的,这对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社会稳定及绝大多数老百姓而言都像是一个恶梦。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
其他文献
抗战史诗国画长卷《浩气长流》在京发布画集  2013年7月7日,在卢沟桥事变76周年纪念日当天,由重庆50余位画家共同创作的抗战巨卷史诗国画《浩气长流》画册在京发布。林彪之女林豆豆、陈毅之子陈小鲁、佟麟阁之子佟兵、赵登禹之孙赵瑞明、张自忠之孙张皓霆等参加了发布会。  2005年7月7日,50余名画家、史学家、策划家在重庆张自忠将军墓前焚香燃烛,开笔绘制抗战国画《浩气长流》。该画卷共长1012米,描
题语:在政治发展的道路上,中国的王权很快就排除了一切障碍,在广袤的土地上建立了伟大的帝国。与此同时,世界各个文明也均孕育出自己的政治生态。那么与中国同样古老的印度,能给我们带来何种启示?  通过前文,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认为,在中国漫长的王朝历史中,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是战争和战争的需求,在近两千年内数度把域内诸多政治个体汇聚成大一统的国家。因此,中国国家形成的主要动力很可能不是建立壮观的灌溉工程,也不
改革开放是中国参与国际核军控进程的拐点  孙向丽:  中国参加国际核军控进程在改革开放这个时间点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特点:前一个阶段是单边控制,即在核发展方面自我克制;后一个阶段是积极融入。改革开放之前,核军控、核裁军主要是美苏两家主导,他们想对中、法核武器的发展进行限制。所以1968年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时,法国没有参加,我们也没参加。我们批评这个条约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
9月24日,随着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提议由总理普京代表统一俄罗斯党参选2012年总统,有关下一届俄罗斯总统选举的悬念荡然无存,普京“王者归来”,俄罗斯将由“梅普组合”进入“普梅组合”时代。  不是新闻的“新闻”  俄罗斯的总统选举历来备受关注,然而这次“梅普”为五个月之后的选举提前定调,似乎并未引来过多评论。在俄国内,除了由前世界棋王卡斯珀罗夫领导的“公民联合阵线”等少数反对派举行抗议示威以外,多
朴槿惠总统对华的“柔性外交”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而近日来朝韩之间的接触也频繁起来,韩朝关系开始出现回暖迹象,尤其是此前不断恶化而陷入紧张局势的开城工业园问题,正向着积极的方向在发展,韩朝双边会谈也逐渐被提上议程。  被中国称为“老朋友”的朴槿惠总统,是韩国宪政史上第一位女总统,单从外在形象来讲,是一个位十分具有亲和力的总统。但作为领导韩国经济腾飞的前总统朴正熙的女儿,作为对朝实施“强硬外交”的前
6月19日~22日,“第二届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暨世界3D打印技术博览会”在中国青岛召开,国内外200多家3D打印行业的上下游企业和科研单位参会。英国《经济学人》将3D打印视为未来一场工业革命的“核心”,奥巴马政府也将其看作复兴“美国制造”的希望。未来一年,该技术的几项重要专利保护将到期,有可能迎来爆炸性发展期。3D打印的兴起将对中国等依靠人口红利的发展中国家带来挑战,但也可能成为这些国家实现
近期,两岸在寻求双方关系新定位方面又有新进展。其中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提出的“一国两区”概念,引起很大争议,其政治效应值得关注。吴伯雄是在3月22日与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举行的第五次“胡吴会”上提出这个新概念的。这次会面是在台湾“大选”之后两岸关系发展出现重大积极变化与民进党开始检讨、调整两岸政策的新形势下举行的,也是在马英九“就职演讲”之前举行,双方首次明确将两岸关系定位在“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框架
慈悲,从佛教层面讲就是恻隐怜悯之心。“慈”指的是用爱护心给予众生以安乐;“悲”指的是用怜悯心解除众生的痛苦。所谓“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慈悲之要,全生为重”。进一步讲, 慈悲心是形容人心肠善良态度慈和之意,俗话讲就是心肠好。慈悲的近义词有和善、慈爱、体恤和宽容,它的反义词则是冷酷和残忍。  慈悲和同情不完全划等号,其最大的区别可能是:因为恐惧而怜悯是同情,因为爱而怜悯是慈悲。  
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闭幕  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7月10日至11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和国务委员杨洁篪同美国总统奥巴马特别代表、国务卿克里和财政部部长雅各布·卢共同主持对话。双方围绕落实两国元首安纳伯格庄园会晤共识、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坦诚、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广泛共识,取得重要积极成果。  在经济对话中,双方就事关两国和世界经济的全局性、长期
“卡梅伦最尴尬的一天!”6月30日,一些英国媒体不约而同用类似的口吻来评论卢森堡前首相容克被提名为下一任欧盟委员会主席。  6月27日,在布鲁塞尔欧盟峰会上,28个成员国首脑中,只有英国首相卡梅伦和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投了容克的反对票,几乎沦为“孤家寡人”,无法阻挡容克迈向欧委会主席的步伐,尽管这一任命要在7月通过欧洲议会的最终表决,但媒体普遍认为表决只不过是“走过场”。  不过,在政坛上摸爬滚打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