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醇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来源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ji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五味子醇甲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探讨五味子醇甲促进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室管膜下区(SVZ)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潜在机制.方法 随机将90只正常喂养的SD雄性大鼠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组(MCAO组)及五味子醇甲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8只.参考Zea Longa法制作MCAO模型,缺血90 min时给予再灌注,待用药组SD大鼠清醒后立即给予左侧脑室不同剂量的五味子醇甲.后期通过神经行为学评分、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法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梗死面积、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情况.免疫荧光检测的所有组别SD大鼠单独腹腔再给予Brdu以标记神经细胞.结果 通过观察脑梗死面积的图像发现,与MCAO组比较,五味子醇甲治疗后SD大鼠脑梗死面积缩小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SD大鼠的脑梗死面积逐渐减小.与假手术组比较,MCAO组、五味子醇甲低剂量组、五味子醇甲中剂量组、五味子醇甲高剂量组神经干细胞增殖标记的Nestin蛋白、Hu蛋白表达增高;与MCAO组大鼠比较,五味子醇甲高剂量组Nestin蛋白、Hu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味子醇甲高剂量组Brdu标记的阳性神经干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CAO组比较,五味子醇甲高、中、低剂量治疗后SD大鼠Hu蛋白标记的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剂量五味子醇甲干预后SD大鼠Hu蛋白标记的阳性神经元数量升高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五味子醇甲可促进MCAO大鼠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且以五味子醇甲高剂量组的促进作用最明显.
其他文献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0)软件,搜索治疗心房颤动的中药方剂,并研究其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2004年1月1日—2019年11月27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运用中药治疗心房颤动的文献,设立纳入及排除标准以筛选处方,建立方剂数据库,并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81篇文献、涉及92首方剂,药物多归心经,性味以甘、温为主,频次在15次以上的中药共23味,从功效看,多集中在补气、滋阴、活血化瘀、安神.最常用药对为麦冬-五味子,结合药物组
目的 探讨养心颗粒对抗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作用,并通过IKK/IκB/NF-κB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SD大鼠,按照体质量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2只)和手术组(48只),手术组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将模型复制成功的36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养心颗粒组、依那普利组,每组12只.养心颗粒组大鼠每日灌胃养心颗粒12.07 g/kg;依那普利组每日灌胃依那普利混悬液10 mg/kg;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8周后,取静脉
目的 研究黄芪多糖(APS)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 取60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仅做假手术,设为对照组,其余50只建立CHF模型.将建模成功的41只大鼠随机分为CHF组(10只)、挽回组(10只)、APS组(10只)、阳性药物组(11只).APS组予APS 400 mg/kg灌胃;挽回组予APS 400 mg/kg灌胃,Compound C水溶液2 mL灌胃;阳性药物组予卡托普利10 mg/kg灌胃;对照组与CHF组予等量生理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