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西北考察活动与西北开发

来源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guang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国家政策导向及西北战略地位和西北边防形势日益严峻等原因,国人对西北的考察活动渐趋增多,规模亦日益扩大,其中既有国民政府组织的以政府行为为主的考察,也有各种社会团体、个人自发组织的考察活动.这些大大小小的考察活动,一方面是时代的产物,另一方面对调查西北自然和矿产资源状况、推动西北开发热湖的兴起和政府开发西北政策及措施的制定等,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利用大量的中西文献及档案,对16—18世纪经澳门进入中国内地的西洋音乐家钩稽考证,得出有名者23人,无名者9人,并一一指出了他们的国籍、职业、经历等。为明清中国音乐史的研究提供了有价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对西部富强之路进行了探索: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以其"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为主线,奠定了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基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
本文从价值哲学的视角,阐明了人类生存的特点、内在的意蕴和理性选择之间的有机联系。并指出,在这一有机联系过程中人类生存实践的缺憾及其导致缺憾的原因,进一步提出完善生存实
对根本违约的评判标准进行比较研究,今天结果主义已经取代条款主义成为主流的判定标准,德国式的具体判定标准更为科学.在结果主义内部,可以分为"单纯结果主义"和"与可预见性
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是通过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从而为教育者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选择。文章从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视角分析民办高职院校产学对接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