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实施管理业务空间数据质量控制探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ona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业务空间数据是业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内容,数据的质量控制是系统的生存和发展的保障。本文根据多年从事规划实施管理业务空间数据质量检查和质量控制工作的实践经验,总结了规划实施管理业务空间数据质量控制的内容,并探讨了计算机监理、规划电子报批、数据版本化管理、智能纠错、其它数据资源辅助和(半)自动化质量控制等质量控制方法,并对此提出了若干思考。
  
  关键字:规划实施管理,空间数据,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我国城市规划信息化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IT主流技术相互融合、可持续发展的全面规划信息化阶段,极大地提高了城市规划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显著改善了管理效率。随着规划信息化的全面深入,对规划实施管理业务空间数据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做好规划实施管理业务空间数据的质量控制,可为管理者和决策者们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推进业务流程规范化、分析决策科学化、信息资源利用合理化、系统应用集成化,促进规划管理与时俱进、随需演进。
  2规划实施管理业务空间数据质量控制概述
  规划实施管理业务空间数据质量控制顾名思义是对规划实施管理业务空间数据的质量控制。依据规划实施管理业务特点,规划实施管理业务空间数据是指在规划实施管理阶段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建设项目选址、建设用地规划许可、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验收等各业务阶段相关的图形和属性数据,所涉及的数据内容不仅包括业务审批相关的空间信息,一般为各种图件数据;还包括业务审批相关的非空间信息及其它相关的政务、业务信息,主要为各类表格、文本、影像及视频等数据。
  3规划实施管理业务空间数据质量控制内容
  根据地理空间数据质量控制内涵,参照国家行业相关标准规范,结合业务特点和数据标准,规划实施管理业务空间数据质量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图形几何数据、属性数据和空间拓扑关系等三方面的质量控制,以确保数据逻辑精度和业务审批信息的正确性。
  3.1.图形几何数据的质量控制
  规划实施管理业务空间数据主要包含图形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其中图形几何数据表达了业务空间实体的空间位置、形状等信息。图形几何数据的质量控制主要是从与规划项目批准的地理位置、与源数据坐标值的一致性等方面,对规划建筑物和绿地等面状要素、规划道路和管线等线状要素、规划公建配套和管线点等点状要素等各类图形几何要素进行数学基础精度、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等内容的控制。
  3.2属性数据的质量控制
  规划实施管理业务空间数据的属性数据来源于业务审批相关的非空间信息及其它相关的政务、业务信息,主要为各类表格、文本、影像及视频等数据,它承载了关于规划实施管理空间实体的各种描述信息。属性数据的质量控制不仅包括对描述业务空间数据的必填属性项的非空检查以及用来区分或表征空间实体类型或特征的标识码字段的唯一性、有效性检查,而且包括对描述空间数据的属性项与图形相关匹配性检查、与业务审批复文(函)内容的一致性检查,还包括对于同一审批项目的不同要素层的相同属性字段进行一致性、相关性检查。
  3.3空间拓扑关系的质量控制
  规划建筑物和绿地等面状要素、道路和管线等线状要素、公建配套和管线点等点状要素等各类空间要素实体间的组合表达了要素实体间拓扑关系的相邻性、连续性、闭合性、包含性、一致性等,是进行业务空间数据处理分析的依据。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质量控制主要是针对本规划项目要素实体间及与周边已审批入库的建筑物、構筑物等各类相关要素实体间的相邻、连接、覆盖、相交、重叠等关系的检查,具体约束规则可根据具体的数据处理分析需求而定。
  4规划实施管理业务空间数据质量控制方法
  对规划实施管理业务空间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必须使规划实施管理的业务流程和数据更新的业务流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规范的数据标准和统一的质量要求。结合广州市的实践经验,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控制。
  4.1计算机监理
  计算机监理一般指数据入库更新前期,依赖根据数据标准和质量要求所开发定制的计算机监理程序,对数据文件完整性与合法性、内容完整性、属性取值合法性和属性间算术关系合法性等的监理检查。这一制度最先应用于市政专项管线数据的入库更新,目前已推广到其它类型的规划实施管理业务空间数据。
  4.2规划电子报批
  规划电子报批是一种为电子政务服务的技术方法和管理机制,它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严密的数学定义,通过系统贯彻一套与规划实施管理业务要求相符合的技术规则和管理规程,实现计算机辅助审理报批图件及规划指标的自动计算。技术规则包含CAD数据图层规则、图形定义规则、建设空间功能(或地块功能)划分规则、属性赋值规则、规划指标表达规则等,通过电子报批制度在项目设计、技术审查、行政许可等各阶段全面执行,实现数据标准落实、异常数据排查、错误纠正,以达到规划实施管理要求,完成CAD数据的预处理,为构建高质量的业务空间数据奠定基础。目前,规划电子报批已应用于广州市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建筑工程规划许可和验收、市政工程规划许可和验收等规划实施管理业务中,并推广至全国大中城市。
  4.3数据版本化管理
  规划实施管理业务数据的动态更新属于长事务性质的数据处理,因此采用ArcSDE空间数据版本技术来管理数据更新是较好的解决方案。当ArcSDE服务器实例启动时,数据库缺省的状态和版本(SDE.DEFAULT)建立,它是所有版本的父版本。以此为根版本,创建一系列数据处理用户版本、检查用户版本等子版本。每个版本设置用户权限管理,与DEFAULT版本之间的关系见图1。
  
  图1数据入库更新版本示意图
  
  4.4智能纠错
  某些类型的数据错误尤其是普遍性的、范式性的错误可通过计算机监理发现,但有些错误得依赖于人工进行个案纠错。因此,增加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智能化纠错功能,各业务部门的业务人员可指出系统内的错误点,并进行更新上传,以充分发挥业务人员的纠错功能,提高数据质量。
  5几点思考
  5.1重视人员素质提升
  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人”,必须以人为主体,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责任感,以人的工作质量保证成果质量。加强技术和质量意识的培训,例如在规划行业部门在职人员继续教育中开设GIS相关的理论和应用技能课程,全面提升规划从业人员的综合技能。
  5.2加强数据入库更新业务流程管理
  预防为主,从数据源头开始抓质量,找准数据入库更新业务流程各环节质量控制点,把质量的最后把关过渡到业务流程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对成果质量的检查过渡到工作质量检查、工序质量检查。
  6结束语
  规划实施管理业务空间数据的质量控制是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生存和发展的保障。我们应结合规划实施管理业务特点,力求从体制、机制和技术等多方面做好质量控制,使其能更好地服务于城市管理部门,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公众信息服务、动态监测管理、辅助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和宏观调控等诸多方面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陈军,赵仁亮,王东华.基础地理信息动态更新技术体系初探[J].地理信息世界,2007(5):4~9.
  城市空间地理信息应用研究之专题5城市空间地理信息应用的体制机制研究.2010年住建部规划司和中国城市规划协会项目.
  樊惠萍,毛海亚.基于业务流程和GIS的城乡规划实施管理数据动态更新[J].城市勘测,2012(4):16-19..
  樊惠萍,毛海亚.地理信息技术在城乡规划领域应用现状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2012,10(4):9~11,17.
其他文献
摘要:本人结合多年的施工经验,就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并针对施工裂缝技术制定控制措施。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 楼板 裂缝 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近年来在民用建筑中普遍应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但从应用中也发现现浇楼板普遍存在深浅不一的裂缝,就现浇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一些分析。引起现浇板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的收缩,
摘要:楼板裂缝是现代建筑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是关键。本文针对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现象的原因与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现代建筑混凝土楼板裂缝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施工过程中,楼板裂缝是目前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之一,楼板裂缝不仅影响观感和使用性能,严重的裂缝将引起钢筋腐蚀,破坏建筑物的整体
摘要:混凝土裂缝是施工中不可避免的现象,针对施工中普遍存在的裂缝问题,阐述了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希望从设计、施工、使用等多方面加以控制和防治,以期减少因裂缝整治带来的经济与社会声誉的损失。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混凝土裂缝产生机理   混凝土作为一种复合建筑材料,由于其组成材料的多样化以及各组成材料间物理化学作
摘 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各种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结构的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及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此达到提高混凝土转换梁结构施工技术的目的。  关键词: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控制  中图分类号:TU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国内外高大建筑数量的不断增多,建筑结构向大跨度、大空间的方向发展,在转换层结构中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