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所谓的循环经济就是在可持續发展理念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经济增长形式。循环经济可以有效地解决环境、资源和发展之间的诸多矛盾,同时也是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使得经济增长方式得到了有效地改善,同时对于企业的成本来说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主要对循环经济对企业成本核算的影响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循环经济;企业成本核算;影响分析
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像一把双刃剑,随着国内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对于产品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增加,尤其是面对较为苛刻的关税壁垒,企业需要对生产规模和生产总量进行高度重视,才能满足外部市场的需求。但是,现如今,和其他的发达国家相比,给我国所出的环境较为复杂,其中对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相对较低,无论是资源的产出率、利用率还是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都还需进一步完善。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对于经济效益的提高以及竞争力的增强都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循环经济应运而生。
1 减量化、再使用以及再循环的原则
所谓的减量化,就是在投入较少原料和资源的基础上,达到一定的生产目标,不仅减少经济的投入成本,同时也减少了污染程度,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原则。具体来说,企业应该在生产的过程中减少对原材料的消耗程度,做到节约资源、控制排放量。在消费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人们选择一些可循环的物品,这样可以减少垃圾的排放量和处理难度。在企业的生产中,遵循小型化和轻型化的原则,这种生产模式可以减少原材料的投入以及人力、物力的浪费。
再利用原则,主要是指产品的包装以及产品本身等能进行反复地使用。这种方式得以运用的前提就是实现在满足产品的服务性能的基础上。再利用原则可以使得企业实现生产的标准化,其中包括计量、质量以及数据等工作的标准化。其中生产标准化是现代企业实现科学管理的基础,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对产品等进行再利用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要求。
所谓的再循环原则,就是对于企业的产品进行科学地处理,使其能够进行再次利用,这样主要是为了减少对产品的处理量,降低废弃物对于环境的影响,实现资源的优化。具体来说,进行资源的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探究。一是原级的资源化,主要是在进行产品利用之后重新形成和原产品相同的产品。一是次级资源化,顾名思义就是进行资源化处理之后,形成了与原产品不同的产品类型。从两种资源化的方式中可以看出,进行原级的资源化对于材料的使用量远远低于次级资源化,因此,多数的企业都在生产的过程中采用原级资源化的方式。
2 循环经济对成本变动趋势的影响
循环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企业的成本变动具有明显的影响,因为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从进行生产设计到进行产品的处理等阶段,都会受到循环经济的影响。其中,循环经济对于企业成本的控制既可以从数量上来分析,也可以从质量上来进行分析。企业的成本在受到循环经济的控制下会最大限度地得到改进,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要想高效地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充分利用陷阱的技术设备以及发展理念,这样才能使得循环经济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
说到循环经济就需要对“零排放”的概念进行理解和分析,进行废物的零排放就是在经过对废物加工处理之后,其中不再含有任何可以利用的物质。在循环经济的模式下,进行废弃物的利用和处理,在前期的废物收集和加工过程中进行了成本的投入。然而在材料的更新和改进阶段,很少会出现废气物,因而,大大降低了投入成本。
3 循环经济对成本核算范围与核算程序的影响
传统的成本核算,一般通过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成本项目,按成本对象归集和分配发生的生产费用,从而完成产品成本的核算。在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生产投入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可能部分为初始资源,部分为来自企业内部或来自其他企业的再生资源,直接材料的成本计量将会变得复杂;生产过程既是主要产品的加工过程,也是废弃物的处理过程。无论废弃物的处理是形成再生资源在企业内部循环使用,还是形成副产品供其他企业使用,或是仅仅减少污染物排放,都必然会扩大产品生产成本的核算范围,生产费用在不同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也需要经过更加复杂的核算过程才能完成,成本的核算范围与核算程序均不同程度发生变化。因此,企业需要加快会计信息化的建设步伐,以满足新经济条件下成本核算的需要。
4 循环经济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
成本计算就是对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过程。由于企业的生产类型各不相同,具有不同的生产特点,在成本管理的要求上也各有差别,因而产生了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采用品种法和分步法,少数企业采用分批法。这三种方法各有特点: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品种法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如发电、采掘等行业。分步法,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且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企业或车间。分批法也称订单法,是按照产品的批别和订单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和车间,如专用设备、重型机械、船舶及精密仪器、服装、家具制造等企业。随着客户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单独使用任何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可能都无法满足核算的需要。为此,企业通常建立混合成本核算体系。在该体系中,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与辅助方法实现了有机结合。
结束语
循环经济模式的引入对企业成本核算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既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又会在其他方面增加企业的投入。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这种投入是“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企业要正视经济模式的这种变化,并积极调整管理方法与核算方法,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敏.循环经济视角下企业成本核算的转型[J].2012(10).
[2]唐现杰,于广南.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核算之间的矛盾及协调[J].商业会计,2012(02).
[3]史良.浅析现代企业成本核算[J].现代商业,2011(18).
关键词:循环经济;企业成本核算;影响分析
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像一把双刃剑,随着国内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对于产品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增加,尤其是面对较为苛刻的关税壁垒,企业需要对生产规模和生产总量进行高度重视,才能满足外部市场的需求。但是,现如今,和其他的发达国家相比,给我国所出的环境较为复杂,其中对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相对较低,无论是资源的产出率、利用率还是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都还需进一步完善。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对于经济效益的提高以及竞争力的增强都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循环经济应运而生。
1 减量化、再使用以及再循环的原则
所谓的减量化,就是在投入较少原料和资源的基础上,达到一定的生产目标,不仅减少经济的投入成本,同时也减少了污染程度,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原则。具体来说,企业应该在生产的过程中减少对原材料的消耗程度,做到节约资源、控制排放量。在消费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人们选择一些可循环的物品,这样可以减少垃圾的排放量和处理难度。在企业的生产中,遵循小型化和轻型化的原则,这种生产模式可以减少原材料的投入以及人力、物力的浪费。
再利用原则,主要是指产品的包装以及产品本身等能进行反复地使用。这种方式得以运用的前提就是实现在满足产品的服务性能的基础上。再利用原则可以使得企业实现生产的标准化,其中包括计量、质量以及数据等工作的标准化。其中生产标准化是现代企业实现科学管理的基础,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对产品等进行再利用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要求。
所谓的再循环原则,就是对于企业的产品进行科学地处理,使其能够进行再次利用,这样主要是为了减少对产品的处理量,降低废弃物对于环境的影响,实现资源的优化。具体来说,进行资源的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探究。一是原级的资源化,主要是在进行产品利用之后重新形成和原产品相同的产品。一是次级资源化,顾名思义就是进行资源化处理之后,形成了与原产品不同的产品类型。从两种资源化的方式中可以看出,进行原级的资源化对于材料的使用量远远低于次级资源化,因此,多数的企业都在生产的过程中采用原级资源化的方式。
2 循环经济对成本变动趋势的影响
循环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企业的成本变动具有明显的影响,因为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从进行生产设计到进行产品的处理等阶段,都会受到循环经济的影响。其中,循环经济对于企业成本的控制既可以从数量上来分析,也可以从质量上来进行分析。企业的成本在受到循环经济的控制下会最大限度地得到改进,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要想高效地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充分利用陷阱的技术设备以及发展理念,这样才能使得循环经济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
说到循环经济就需要对“零排放”的概念进行理解和分析,进行废物的零排放就是在经过对废物加工处理之后,其中不再含有任何可以利用的物质。在循环经济的模式下,进行废弃物的利用和处理,在前期的废物收集和加工过程中进行了成本的投入。然而在材料的更新和改进阶段,很少会出现废气物,因而,大大降低了投入成本。
3 循环经济对成本核算范围与核算程序的影响
传统的成本核算,一般通过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成本项目,按成本对象归集和分配发生的生产费用,从而完成产品成本的核算。在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生产投入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可能部分为初始资源,部分为来自企业内部或来自其他企业的再生资源,直接材料的成本计量将会变得复杂;生产过程既是主要产品的加工过程,也是废弃物的处理过程。无论废弃物的处理是形成再生资源在企业内部循环使用,还是形成副产品供其他企业使用,或是仅仅减少污染物排放,都必然会扩大产品生产成本的核算范围,生产费用在不同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也需要经过更加复杂的核算过程才能完成,成本的核算范围与核算程序均不同程度发生变化。因此,企业需要加快会计信息化的建设步伐,以满足新经济条件下成本核算的需要。
4 循环经济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
成本计算就是对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过程。由于企业的生产类型各不相同,具有不同的生产特点,在成本管理的要求上也各有差别,因而产生了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采用品种法和分步法,少数企业采用分批法。这三种方法各有特点: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品种法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如发电、采掘等行业。分步法,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且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企业或车间。分批法也称订单法,是按照产品的批别和订单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和车间,如专用设备、重型机械、船舶及精密仪器、服装、家具制造等企业。随着客户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单独使用任何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可能都无法满足核算的需要。为此,企业通常建立混合成本核算体系。在该体系中,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与辅助方法实现了有机结合。
结束语
循环经济模式的引入对企业成本核算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既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又会在其他方面增加企业的投入。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这种投入是“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企业要正视经济模式的这种变化,并积极调整管理方法与核算方法,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敏.循环经济视角下企业成本核算的转型[J].2012(10).
[2]唐现杰,于广南.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核算之间的矛盾及协调[J].商业会计,2012(02).
[3]史良.浅析现代企业成本核算[J].现代商业,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