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模型一题多问”彰显物理之美

来源 :物理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a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作为教师,我们在传授基础知识,指导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同时,也要注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探索和思维的习惯,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富有科学创新性的人才.对于一个物理模型,我们可以结合教学进度和学生的理解能力创设多个问题,使物理模型显现出它独特的魅力.现就以"单导棒模型"、"子弹打木块模型"为例,创设一题多问,从不同角度对物理模型的理解,实现对知识的高度整合和灵活应用.1对比式提问
其他文献
大学本科通识教育的理念,应该是开展博雅精神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培养理科生的人文情怀,培养文科生的理性思维,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实线上述理念,通过近年在中山大学
针对当前物理学科日益被边缘化及物理教学质量下滑的现状,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以便引起社会对此的关注与警觉.
近年来高考物理卷主观题部分加强了对表述能力的考查,《考试说明》明确要求“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高考评分标准也特别强调,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