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节语文课上,在理解《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中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句话时,我问孩子们在自己的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事例。原以为这样的事例孩子会举不胜举,可回答的情况却令人很尴尬——孩子们面面相觑,竟说不出“人人为我”的事例,嘴里还一个劲地说:“好像没遇到过这种情况啊?好像没有啊。”当我提问有没有“我为人人”这种事情发生过时,这一下,孩子们来劲了,举手的特别多,大家争着发言,有的说:“那天下雨了,我借过某某同学一把雨伞。”有的说:“那天某某同学没带橡皮,我借给他橡皮用。”……
课结束后,我陷入了沉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们为什么只记住了,自己有恩于别人的事例,而将别人有恩于自己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也许是本来就没注意过?后来一位同办公室的老师一语道破了玄机: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受到家庭、社会的宠爱,早已习惯了别人给予他们的无微不至的不求任何回报的关爱,觉得周围人给予他们的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他们中有多少人懂得去感恩自己所得到的一切?是啊,他们中的许多人缺乏感恩意识。可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态度,不懂得感恩的人是情感缺失、心理不健康的人。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也就成了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那如何让孩子体味到别人对他的关爱呢?针对孩子不知恩、不感恩的情况,我在班中创建了“情感账单”——让孩子们随时记录生活学习中父母、师长、朋友对自己关心照顾的点点滴滴,从而让孩子们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懂得感恩父母;知晓师长的教诲之恩,懂得感恩师长;明白朋友的帮助之恩,懂得感恩朋友。这一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自己的具体做法作一简单的介绍。
建“亲情账单”——理解养育之恩,懂得感恩父母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最多,因而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也最大,父母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爱孩子胜过一切,这爱的分量是任何一种爱也无法比拟的。可是这种爱往往不被子女所接受或理解,他们对父母给予他们的爱熟视无睹,有的还认为父母这儿不对,那儿不好。为此,许多父母喊苦叫屈,子女也不痛快。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孩子们没有理解父母的苦心,没有知恩、感恩之心。“亲情账单”可以引领孩子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
为此,我让班级里所有的孩子都准备了亲情记录本,美其名曰:“亲情账单”,用以记录孩子在学习、生活中得到的来自父母的点点滴滴的关爱。“亲情账单”创建后,要求每位孩子每天将父母为自己所做事的记录下来,一周一反思,以便让孩子知恩、感恩。
下面是一学生一周亲情账单的内容:
星期一:今天早上,妈妈早早地起床为我准备了丰盛的早餐,有牛奶、鸡蛋还有饺子。吃完早饭后。爸爸送我去学校。下午爸爸按时接我回家。妈妈为我做晚饭,还烧了我最爱吃的糖醋排骨。晚上,爸爸陪我做作业,辅导我功课。
星期六:今天放假,可爸妈却没闲着,还是早早地起了床,一个为我做早餐,一个给我洗衣服。上午八点,爸爸送我去兴趣班。十一点,爸爸接我回家。他匆匆吃了碗饭,又匆匆忙忙地去上班了。
一周小结:一直以为做爸爸妈妈的真轻松,不用做作业,不用动脑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一直以为爸爸妈妈对我很严厉,把我管得太死,让我没有自己支配的时间;一直以为爸爸妈妈不爱我,不关心我……可一笔笔亲情账单,却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和父爱——他们是爱我的,关心我的。以前的我真是太不懂事了,生活上不自理。学习上也不努力,真是辜负了爸妈的养育之恩。从今以后,我要改掉不良的习惯,做一个听话的孩子,让爸爸妈妈少操一点心。
自记录“亲情账单”以后,许多孩子好像一下子长大了——他们懂得了父母的苦心,理解了父母的做法。同时许多家长反馈说,孩子因知恩而心怀感激,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较前有很大的改观——在家听话了不少,孝顺了许多,也懂得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了。孩子们对父母怀有了一颗知恩、感恩的心,作为家长的他们感到很欣慰!
建“师情账单”——知晓教诲之恩。懂得感恩师长
有一句话说的好:“师爱是打开孩子心灵的金钥匙,小学的孩子就像一株挂桃的棉枝,最需要关怀与扶持,多给孩子一点爱,果实就会丰硕。”
是的,师爱是阳光,给孩子以温暖;师爱是清泉,给孩子以滋润。当孩子的童年尽享师爱的雨露,当童年的每一个日子都能沐浴师爱的阳光,那么,真爱的种子便会欣然破土而出,吐出青翠的叶芽,绽放美丽的花朵,结出甜美的果实,尽展生命的活力。
因此,在对孩子的情感教育中,我让我班每位孩子都专门准备了师情记录本,即“师情账单”,用以记录教师在教学过程、班级管理等中为孩子自己所做的事,记录教师对孩子关爱的点点滴滴。要求每天记一点,每周一小结。下面是一孩子一周的“师情账单”的内容:
星期一:今天早上到教室时,班主任朱老师已在教室门口笑咪咪地迎接同学们的到来。一看到朱老师和蔼可亲的笑容,我也开心地笑了。晨间活动,朱老师带领我们去操场开心地做游戏。上午第一节课后,我和同学们发生了矛盾,朱老师耐心地教育我要团结同学。上完数学课后,我有一题不会做,胡老师悉心地为我讲解。中午午餐时,朱老师为我添菜。中午午闲休息时问,英语马老师为我补生病落下的功课……
星期五:今天的雨真大,我到教室时外衣湿了,朱老师一边拿来毛巾帮我擦干净,一边心疼地说:“怎么淋得这么湿?感觉到冷吗?”上午音乐课时,我不会吹笛子,老师耐心地教我。中午午间阅读时,朱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她女儿读过的书。让我们阅读。下午放学时,我发现自己的雨伞撑不开了,朱老师帮我撑开……
一周小结:自在“师情账单”上记录老师们为我所做的,最点滴滴后,我才发现,原来老师们默默地为我们做了这么多。可以前的我却熟视无睹,根本没发现老师对我的无微不至的关怀,还认为老师真唠叨,真没劲,甚至有时还不满老师的教育,把老师的话当耳边风。现在想想,以前的我真是太不应该了。从今以后,我要端正学习态度,上课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努力提高学科成绩,用优异的表现报答老师的教育之恩。
确实,自记录“师情账单”以后,许多孩子知晓了老师的谆谆教导不是喋喋不休的唠叨,而是源自对他们的爱。他们读懂得了老师关切的眼神,也能正确对待老师善意的提醒,从而对老师也怀揣了一颗知恩、感恩的心。孩子们将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化为实际的行动——尊敬师长,努力学习。许多科任老师反馈说,我们班的孩子学习态度端正了许多,班风学风正了不少,无论是上课听讲还是作业完成情况较以前大有好转。
建“友情账单”——明白帮助之 恩。懂得感恩朋友
十来岁的孩子一起相处,一会儿笑,一会儿哭;一会儿认为她好,一会儿却又认为她不够朋友。因而同学间经常闹矛盾,而一闹矛盾,往往新账又翻起旧账,绿豆芝麻事,没记住别的同学的好,却只记住别的同学的不是。这就影响了同学关系,淡化了友谊,时间一长,还会影响到学习。而生生“友情账单”正好可以引领孩子明白朋友的帮助之恩。
“友情账单”就是生生记录本,是孩子各自用日记的形式记录在同学、朋友中得到的恩惠,也是一周一上交,一周一小结的方法。教师适时指导,以保证孩子情感的正常发展,发挥“友情账单”在孩子相互教育中的作用。一孩子一周的“友情账单”记录如下:
星期一:今天是我值日,因我感冒没力气,王小明主动帮助我打扫教室。我找不到橡皮了,同桌把一块新橡皮借给了我。我有一道数学应用题不会解。小组长吴军教我如何做,直到我会为止。美术课上我没带卡纸,同桌给了我半张卡纸。我的语文书掉在了地上,同桌帮我捡起来放在桌上。中午,小组长给我报英语单词,让我听写。下午一节思品课,我开小差了,同桌悄悄地提醒我认真听。下午上厕所时由于地滑,我不小心摔了一跤,叶明把我扶起来,还弄脏了他的衣服。……下午放学时,我因参加兴趣小组辅导,同桌给我抄作业。
星期五:早上到校后,小组长给我改回家作业,并对我的错题进行了讲解,让我及时订正,我终于理清了解题思路。晨读时,我在跟同桌聊昨天精彩的电视节目,值日班长提醒认真早读。我的桌子底下有一张废纸,同桌主动把它捡起来放进垃圾箱里。我和同桌因一点小事起了争执,小组长及时劝解,让我们化干戈为玉帛。午间阅读时间,我没带课外书,同桌将她新买来的郑渊洁编著的书借给我看……下午放学时下雨了,王小明带着雨伞,他一定要把我先送回家。
一周小结:自“友情账单”记录了同学们为我所做的点点滴滴后,我才发现,原来同学们竟时我这么好。可以前的我却根本没感觉,还一直以为同学们经常欺负我弱小,常拿我开涮。现在想想,以前的我是一叶障目——根本没发现同学们的好。从今以后,我要一改争强好胜的个性,要和同学们团结友爱,和睦相处,让同学们对我刮目相看,成为同学们心中的好孩子。
生生“友情账单”,除了传递友情的信息外。它还可以使同学互相帮助,互相激励,互相挑战,在学习上产生“比赶学帮”的作用。它既融洽了孩子之间的情谊,又倍增了学习的信心,使整个班级处于一种浓浓的学习氛围中。
一笔笔“情感账单”,让孩子们养成了随时记下感恩的点滴的习惯。相信孩子们会在感恩路上走得更远、更好!会尽显他们生命的本色之美!
课结束后,我陷入了沉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们为什么只记住了,自己有恩于别人的事例,而将别人有恩于自己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也许是本来就没注意过?后来一位同办公室的老师一语道破了玄机: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受到家庭、社会的宠爱,早已习惯了别人给予他们的无微不至的不求任何回报的关爱,觉得周围人给予他们的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他们中有多少人懂得去感恩自己所得到的一切?是啊,他们中的许多人缺乏感恩意识。可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态度,不懂得感恩的人是情感缺失、心理不健康的人。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也就成了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那如何让孩子体味到别人对他的关爱呢?针对孩子不知恩、不感恩的情况,我在班中创建了“情感账单”——让孩子们随时记录生活学习中父母、师长、朋友对自己关心照顾的点点滴滴,从而让孩子们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懂得感恩父母;知晓师长的教诲之恩,懂得感恩师长;明白朋友的帮助之恩,懂得感恩朋友。这一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自己的具体做法作一简单的介绍。
建“亲情账单”——理解养育之恩,懂得感恩父母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最多,因而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也最大,父母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爱孩子胜过一切,这爱的分量是任何一种爱也无法比拟的。可是这种爱往往不被子女所接受或理解,他们对父母给予他们的爱熟视无睹,有的还认为父母这儿不对,那儿不好。为此,许多父母喊苦叫屈,子女也不痛快。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孩子们没有理解父母的苦心,没有知恩、感恩之心。“亲情账单”可以引领孩子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
为此,我让班级里所有的孩子都准备了亲情记录本,美其名曰:“亲情账单”,用以记录孩子在学习、生活中得到的来自父母的点点滴滴的关爱。“亲情账单”创建后,要求每位孩子每天将父母为自己所做事的记录下来,一周一反思,以便让孩子知恩、感恩。
下面是一学生一周亲情账单的内容:
星期一:今天早上,妈妈早早地起床为我准备了丰盛的早餐,有牛奶、鸡蛋还有饺子。吃完早饭后。爸爸送我去学校。下午爸爸按时接我回家。妈妈为我做晚饭,还烧了我最爱吃的糖醋排骨。晚上,爸爸陪我做作业,辅导我功课。
星期六:今天放假,可爸妈却没闲着,还是早早地起了床,一个为我做早餐,一个给我洗衣服。上午八点,爸爸送我去兴趣班。十一点,爸爸接我回家。他匆匆吃了碗饭,又匆匆忙忙地去上班了。
一周小结:一直以为做爸爸妈妈的真轻松,不用做作业,不用动脑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一直以为爸爸妈妈对我很严厉,把我管得太死,让我没有自己支配的时间;一直以为爸爸妈妈不爱我,不关心我……可一笔笔亲情账单,却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和父爱——他们是爱我的,关心我的。以前的我真是太不懂事了,生活上不自理。学习上也不努力,真是辜负了爸妈的养育之恩。从今以后,我要改掉不良的习惯,做一个听话的孩子,让爸爸妈妈少操一点心。
自记录“亲情账单”以后,许多孩子好像一下子长大了——他们懂得了父母的苦心,理解了父母的做法。同时许多家长反馈说,孩子因知恩而心怀感激,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较前有很大的改观——在家听话了不少,孝顺了许多,也懂得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了。孩子们对父母怀有了一颗知恩、感恩的心,作为家长的他们感到很欣慰!
建“师情账单”——知晓教诲之恩。懂得感恩师长
有一句话说的好:“师爱是打开孩子心灵的金钥匙,小学的孩子就像一株挂桃的棉枝,最需要关怀与扶持,多给孩子一点爱,果实就会丰硕。”
是的,师爱是阳光,给孩子以温暖;师爱是清泉,给孩子以滋润。当孩子的童年尽享师爱的雨露,当童年的每一个日子都能沐浴师爱的阳光,那么,真爱的种子便会欣然破土而出,吐出青翠的叶芽,绽放美丽的花朵,结出甜美的果实,尽展生命的活力。
因此,在对孩子的情感教育中,我让我班每位孩子都专门准备了师情记录本,即“师情账单”,用以记录教师在教学过程、班级管理等中为孩子自己所做的事,记录教师对孩子关爱的点点滴滴。要求每天记一点,每周一小结。下面是一孩子一周的“师情账单”的内容:
星期一:今天早上到教室时,班主任朱老师已在教室门口笑咪咪地迎接同学们的到来。一看到朱老师和蔼可亲的笑容,我也开心地笑了。晨间活动,朱老师带领我们去操场开心地做游戏。上午第一节课后,我和同学们发生了矛盾,朱老师耐心地教育我要团结同学。上完数学课后,我有一题不会做,胡老师悉心地为我讲解。中午午餐时,朱老师为我添菜。中午午闲休息时问,英语马老师为我补生病落下的功课……
星期五:今天的雨真大,我到教室时外衣湿了,朱老师一边拿来毛巾帮我擦干净,一边心疼地说:“怎么淋得这么湿?感觉到冷吗?”上午音乐课时,我不会吹笛子,老师耐心地教我。中午午间阅读时,朱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她女儿读过的书。让我们阅读。下午放学时,我发现自己的雨伞撑不开了,朱老师帮我撑开……
一周小结:自在“师情账单”上记录老师们为我所做的,最点滴滴后,我才发现,原来老师们默默地为我们做了这么多。可以前的我却熟视无睹,根本没发现老师对我的无微不至的关怀,还认为老师真唠叨,真没劲,甚至有时还不满老师的教育,把老师的话当耳边风。现在想想,以前的我真是太不应该了。从今以后,我要端正学习态度,上课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努力提高学科成绩,用优异的表现报答老师的教育之恩。
确实,自记录“师情账单”以后,许多孩子知晓了老师的谆谆教导不是喋喋不休的唠叨,而是源自对他们的爱。他们读懂得了老师关切的眼神,也能正确对待老师善意的提醒,从而对老师也怀揣了一颗知恩、感恩的心。孩子们将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化为实际的行动——尊敬师长,努力学习。许多科任老师反馈说,我们班的孩子学习态度端正了许多,班风学风正了不少,无论是上课听讲还是作业完成情况较以前大有好转。
建“友情账单”——明白帮助之 恩。懂得感恩朋友
十来岁的孩子一起相处,一会儿笑,一会儿哭;一会儿认为她好,一会儿却又认为她不够朋友。因而同学间经常闹矛盾,而一闹矛盾,往往新账又翻起旧账,绿豆芝麻事,没记住别的同学的好,却只记住别的同学的不是。这就影响了同学关系,淡化了友谊,时间一长,还会影响到学习。而生生“友情账单”正好可以引领孩子明白朋友的帮助之恩。
“友情账单”就是生生记录本,是孩子各自用日记的形式记录在同学、朋友中得到的恩惠,也是一周一上交,一周一小结的方法。教师适时指导,以保证孩子情感的正常发展,发挥“友情账单”在孩子相互教育中的作用。一孩子一周的“友情账单”记录如下:
星期一:今天是我值日,因我感冒没力气,王小明主动帮助我打扫教室。我找不到橡皮了,同桌把一块新橡皮借给了我。我有一道数学应用题不会解。小组长吴军教我如何做,直到我会为止。美术课上我没带卡纸,同桌给了我半张卡纸。我的语文书掉在了地上,同桌帮我捡起来放在桌上。中午,小组长给我报英语单词,让我听写。下午一节思品课,我开小差了,同桌悄悄地提醒我认真听。下午上厕所时由于地滑,我不小心摔了一跤,叶明把我扶起来,还弄脏了他的衣服。……下午放学时,我因参加兴趣小组辅导,同桌给我抄作业。
星期五:早上到校后,小组长给我改回家作业,并对我的错题进行了讲解,让我及时订正,我终于理清了解题思路。晨读时,我在跟同桌聊昨天精彩的电视节目,值日班长提醒认真早读。我的桌子底下有一张废纸,同桌主动把它捡起来放进垃圾箱里。我和同桌因一点小事起了争执,小组长及时劝解,让我们化干戈为玉帛。午间阅读时间,我没带课外书,同桌将她新买来的郑渊洁编著的书借给我看……下午放学时下雨了,王小明带着雨伞,他一定要把我先送回家。
一周小结:自“友情账单”记录了同学们为我所做的点点滴滴后,我才发现,原来同学们竟时我这么好。可以前的我却根本没感觉,还一直以为同学们经常欺负我弱小,常拿我开涮。现在想想,以前的我是一叶障目——根本没发现同学们的好。从今以后,我要一改争强好胜的个性,要和同学们团结友爱,和睦相处,让同学们对我刮目相看,成为同学们心中的好孩子。
生生“友情账单”,除了传递友情的信息外。它还可以使同学互相帮助,互相激励,互相挑战,在学习上产生“比赶学帮”的作用。它既融洽了孩子之间的情谊,又倍增了学习的信心,使整个班级处于一种浓浓的学习氛围中。
一笔笔“情感账单”,让孩子们养成了随时记下感恩的点滴的习惯。相信孩子们会在感恩路上走得更远、更好!会尽显他们生命的本色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