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I体验到AI创编,学科育人中的素养提升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xiao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项目学习的方式开展人工智能教学,从体验人工智能的应用到创编一个简单的人工智能工具,探究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人工智能教学中的信息核心素养提升与人工智能素养提升。同时,通过设计有趣有理有效的任务来贯穿教学情境,深度挖掘信息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学科育人;素养提升;人工智能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1)21-0012-03
  前端分析,关注核心素养,建构育人价值
  教材分析:本课是苏科版小学信息六年级项目9“人工智能初体验”中的拓展内容,在此项目之前,已经介绍了机器人、物联网、智能感知、智能家居、智慧出行等内容,本课其实是以上内容的汇聚和延伸。通过创编,在创造自己的AI工具的过程中了解创造AI工具的流程,通过健康饮食的情境,引导学生关注饮食健康问题。本项目需两课时完成。
  学生分析: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基本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对图形化编程的基本模块和控件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具有相应的创编基础。在生活中,六年级学生接触了相应的人工智能应用,在参加各类竞赛中体会到了“智能”的技术和运用,对互动有过体验,对人工智能一词并不陌生,对人工智能互动充满向往,对人工智能的应用有自己的想法,对本课的学习有着较强的学习兴趣。
  教学结合点:本课通过两个小项目分别介绍语音识别、人脸识别、OCR文字识别这三种常见的人工智能应用,在项目中让学生认识、使用人工智能,同时关注学生信息核心素养和人工智能素养的培养。通过设计“AI游戏:吃水果”,在项目中让学生认识、创造、使用AI,同时关注学生信息核心素养和人工智能素养的培养,并充分挖掘信息技术学科的育人价值,如食育、卫生教育等。
  情境探究,聚焦核心素养,开发育人价值
  1.说说AI应用:创建AI情境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认识它吗?来跟它打个招呼吧!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初识人工智能》,那你知道小度是什么吗?生活中有哪些人工智能呢?(学生举例)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在生活中有很多的AI,如在语音识别、人脸识别、OCR文字识别、车牌识别、指纹识别、机器视觉等很多领域都能看到人工智能大显身手。对人类来说,特别重要的是对声学信息(通过听觉器官来获得)和光学信息(通过视觉器官来获得)的识别,这是重要的两大类识别(教师揭题并板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AI人工智能的应用。
  过程解析:通过观看老师和小度对话,初步感知生活中的AI。通过让学生说一说,加深对AI的认知和理解。通过联系生活中的AI,引出对人类重要的两大类识别,也是对今天三种识别的铺垫。
  2.语音识别项目:智能初体验
  师:上课前我们和小度进行了对话,小度是怎么听懂我们说的话的呢?语音识别是对声学信息的识别,识别的是人类语音中的词汇内容。语音输入后,通过预处理、特征提取、模式匹配等实现语音识别。你知道哪些语音识别的应用呢?
  学生说一说,教师介绍除了小度这样的独立智能助手,还有手机自带的Siri和小艺等智能助手。有些APP也提供了语音识别,如彩云小译,它不仅可以快速识别语音,还能实时翻译(PPT出示)。
  任务一:请打开平板上的彩云小译,体验一下语音识别吧!
  师:为什么要用语音识别?
  生:打字不方便、双手不方便操作、老人、儿童……
  师:你会利用语音识别来帮助你做哪些事呢?
  生:查天气、听音乐、学英语。
  过程解析:引导学生关注和小度的对话,引发学生思考和分析背后的原理。通过总结学生的分析,介绍语音识别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让学生在体验彩云小译的过程中,感悟语音识别的原理和影响识别的因素。通过体验语音识别,让学生创想语音识别的无限可能,引发学生思考语音识别用处,提升学生信息核心素养和人工智能素养。
  3.人臉识别项目:素养初培育
  师:老师刚才在用手机演示彩云小译的时候,并没有输入密码,老师是怎么解锁手机的呢?(教师引出并介绍人脸识别)老师设置了面容识别,即人脸识别功能。人脸识别是计算机视频图像识别技术中的一种。谁来试试用自己的脸解锁老师的手机?现在老师换一个表情,也能把手机解锁。这是为什么呢?(PPT出示,播放视频)人脸识别是对光学信息的识别,它有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通过人脸图像采集与检测、人脸图像预处理、人脸图像特征提取、匹配与识别来完成人脸的识别。生活中还有哪些AI人脸识别的应用?想不想试一试?
  任务二:请打开平板上的“涂脸”,体验一下人脸识别吧!
  师:为什么要用人脸识别呢?
  生:安全、便捷。
  师:人脸识别是否绝对安全呢?
  生: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师:你知道其他保证信息安全的身份识别吗?你能说说它的工作原理吗?
  生:指纹、瞳孔虹膜……
  过程解析:首次提到光学信息的识别,为模式识别两大类铺垫。通过体验智能人脸测试APP,体会人脸识别的功能特点和乐趣。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人脸识别的意义,是对学生信息意识和计算思维等核心素养的培养。
  4.分析游戏,试搭控件,育人再开发
  师:中小学生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健康饮食尤为重要,每日对肉类、谷类、果蔬的摄取都要确保,有的同学只吃肉不吃菜,有的同学谷类吃得很少,还有的同学从来不吃水果(PPT出示)。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帮助我们养成健康饮食好习惯的互动游戏——吃水果。打开桌面素材程序文件,如果双击不能打开,请先打开Kittenblock,再通过“文件—从电脑中上传”的方式来打开。(板书介绍舞台上的果蔬角色)今天我们要用自己的嘴巴吃到这些果蔬,当我们的嘴巴碰到果蔬角色时,果蔬消失了就表示被吃了。你能分析一下可以用什么模块里的哪些控件实现吗?(学生尝试描述)大家说得非常好,请你们试试搭建控件,实现果蔬能被吃掉吧!   过程解析:从健康饮食入手,提出育人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健康饮食。通过让学生打开素材文件,认识文件中的舞台和角色,分析角色的脚本。让学生结合对角色的分析思考讨论可能用到的模块和控件,这既是迁移旧知,也是对学生信息意识和计算思维等核心素养的培养。
  5.搭建控件,人机互动,素养再提升
  师:有同学发现侦测模块里没有侦测到摄像头捕捉画面的控件,其实,在Kittenblock里我们可以添加视频侦测模块和Machine learning模块。(教师介绍两个模块)视频侦测模块可以侦测到摄像头捕捉的画面,Machine learning模块可以捕捉我们的五官,如嘴巴,并借助画笔模块着色,这样嘴巴就能通过颜色被侦测到。在点击绿旗后,小猫隐藏,摄像头启动,识别开始。当按下空格键后,小猫显示,游戏开始。提示:在#Face API分类中,需要初始化,检测、绘制特征和画笔需要组合(如图1)。
  过程解析:基于学生学习需求,结合已有的分析和认知,不能实现对摄像头捕捉画面的侦测,从而引出对视频侦测模块和ML模块的介绍。此时对两个模块进行介绍,学生关注度就会比较高。明确要求,提示ML模块相应控件的注意事项。
  总结延伸,体现智能素养,挖掘育人价值
  要求学生对照板书(如图2),总结延伸:
  (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2)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AI吗?
  (3)你还想创造哪些AI互动游戏?需要什么硬件和软件?
  (4)你对AI或者创造AI工具还有什么想法?
  教师补充总结:AI对计算机硬件尤其是GPU的要求很高,Kittenblock中的Machine Learning模块是软件自带的内置AI模块,在计算机配置不够或摄像头精度不高的情况下,会出现运行卡顿,使用起来会觉得慢,但是加载等待一会儿会有所缓解。在Face API分类控件进行人脸识别时,还应注意光线的均匀,如在上课过程中,学生嘴巴识别不出来,反而是后面听课教师的嘴巴识别出来了,这是因为学生所在的位置光线过亮,学生的面部偏白。
  作业设计:
  (1)给游戏增加点难度,如再增加几个水果、水果会动等。
  (2)探究视频侦测模块和Machine Learning模块,还可以实现哪些人机交互?
  过程解析:复习回顾,梳理总结。通过回顾本课学习内容,及时梳理总结。完善作品,探究视频侦测和ML模块,为后续AI创造铺垫。
  参考文献:
  [1]马芳.坚持立德树人 绽放德育之花——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叙事[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4(13).
  [2]郭元祥.论学科育人的逻辑起点、内在条件与实践诉求[J].教育研究,2020,41(04).
  [3]俞晓.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教学策略探索[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0(20).
  [4]王超.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课程意识培育[J].教学与管理,2020(30).
  [5]张芳菲.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教学研究——以画图单元“修改图形”为例[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1(07).
  [6]张瑾,顾军.“计算思维与人工智能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1(08).
  [7]叶红霞.基于计算思维的设计型学习教学设计与实践——以高中人工智能选修课为例[J].中国信息技術教育,2021(17).
  本文系江苏省管雪沨网络名师工作室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阶段性成果。
其他文献
刘世杰教授是杰出的公共卫生教育家,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家,博士生导师,中国共产党党员.刘教授原名侯扶桑,1913年8月出生于日本东京,祖籍江苏无锡.1935年毕业于沈阳满洲医科大学,1939年留学日本.1942年底归国后,主讲北京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课程.1946年赴解放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卫生部保健处第一任处长.1950年10月赴抗美援朝第一线.科研方面的成果有:"全国(18省市)高温作业
期刊
目的 观察急性百草枯(PQ)中毒大鼠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整合素α5、纤维连接蛋白(Fn)的动态变化及四氢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的干预效果,探讨PQ致肺纤维化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PQ染毒组(36只)、PDTC干预组(36只).染毒组和干预组给予生理盐水稀释PQ(80 mg/kg)一次性灌胃后2h,染毒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PDTC干预组给予PDTC(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随着人口老龄化,OP成为多数国家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005年在美国OP患者大约有一千万,直接花费达170亿美元[1].2006年调查估算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6944万人患有OP,近两亿一千万人为低骨量状态[2].通过对上海某蓄电池厂298名铅作业工人的研究发现职业铅
期刊
职业性黑变病是一种以皮肤色素沉着为主要表现的色素代谢障碍疾病,其发生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患者色素沉着消失较慢,治疗有一定困难.现将我院1991至2012年30例确诊的职业性黑变病患者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利用超声检测技术评价尘肺并发肺心病患者右室壁心肌的收缩功能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尘肺并发肺心病患者50例,选择单纯尘肺患者50例,测定右室前壁、下壁及侧壁的基底段、中段、心尖段的心内膜下心肌层的组织速度和应变率曲线,分别测量每一曲线上的收缩期平均峰值速度、达-峰值速度时间、收缩期峰值位移、收缩期峰值应变和收缩期峰值应变率;对于与尘肺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性的参数通过受试工作特征曲线确定其诊断
目的 探讨职业应激程度及其相关因子与2型糖尿病(T2MD)的关系.方法 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在宁夏地区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在职人群中,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确定201例T2DM患者作为病例组和201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进行一般情况和职业应激问卷调查,并对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检查以及血液生化等指标的检测.结果 T2DM组职业应激因素总分、工作负荷、人际关系和家庭或工作平衡等因素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
目的 制定职业接触丙酮的生物标志物尿中丙酮的标准检测方法.方法 尿液样品经顶空处理后,使用QC3/AC-1毛细管柱分离,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结果 尿中丙酮在4.9~157.6 mg/L的检测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最低检出浓度为0.67 mg/L.批内与批间精密度均小于10%.尿中共存物不干扰尿中丙酮的测定.尿样在4℃时,至少可保存7d.结论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
肺曲霉病主要由烟曲霉引起.曲霉属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秋季及阴雨季节,储藏的谷草发热霉变时空气中存在大量孢子.近年来,广谱抗生素、器官移植后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尤其是恶性肿瘤及艾滋病患者增多,侵袭性曲霉菌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职业接触谷草等致肺曲霉菌病临床较少见,我科2012年6月收治职业性肺曲霉菌病1例,为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报告如下。
期刊
由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何丽华副教授发起,经过多方努力,历时2年,成立了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职业工效学专业委员会。该专业委员会已经通过教育部和民政部审批,目前挂靠在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职业工效学专业委员会是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下属的分支机构,为国家二级分会,是我国第一个与职业工效学相关的专业委员会。职业工效学近年来引起各界的关注和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职业卫生工作者、企业开展了工效学研究工作。职业工效
期刊
目的 探讨大鼠吸入过氧化甲乙酮(MEKP)气溶胶后主要器官的病理学改变,为研究过氧化甲乙酮损伤机制提供线索.方法 建立大鼠MEKP亚慢性染毒模型,SD大鼠10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50、500和1000 mg/m3MEKP染毒组,每组10只.对照组吸入清洁空气和溶剂气溶胶,6 h/d,5 d/周,共13周,记录染毒期间临床表现,计算肾脏、胸腺、睾丸等脏器的脏器系数,HE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