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内镜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100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软件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早期内镜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淀粉酶、白细胞、肝功能恢复正常所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治愈率、死亡率、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100.0% vs 96.0%,0 vs 4.0%,(12.6±4.8)d vs (22.7±5.2)d],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早期内镜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因疾病死亡的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早期;内镜;实验室指标
[中图分类号] R657.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11-006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arly therapeutic endoscopy in biliary acute pancreatitis. 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biliary acute pancreatiti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3 to July 2015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with 50 patients.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 whil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therapeutic endoscopy in an early period. The clinical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recovery time of blood amylase, white blood cells, and liver function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results of cure rate, mortality rate and hospital sta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uperior to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100.0% vs 96.0%, 0 vs 4.0%, and (12.56±4.8) d vs(22.7±5.2) 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6%,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16% in the control group ,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Early application of therapeutic endoscopy has significant effect in treatment of biliary acute pancreatitis,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mortality rate and is worthy to be promoted.
[Key words] Biliary acute pancreatitis; Early period; Endoscopy; Laboratory index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疾病,其主要致病原因包括胆道感染、胆石症以及胆道蛔虫等。有关研究发现,我国急性胰腺炎中最常见的病症类型为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约占全部急性胰腺炎类型的75%以上[1]。因为此病在临床治疗中的预后效果较差,患者大多数有生命危险,所以及时选取有效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非常必要。为研究早期内镜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我院选取了2013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来治疗的100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100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54例,女46例,年龄18~61岁,平均(36.25±5.33)岁。把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组软件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18~60岁,平均(36.15±5.24)岁。观察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19~61岁,平均(36.66±5.36)岁。患者在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呕吐、恶心、腹泻、腹痛等病情。经临床表现以及影像资料检查后均确诊为胆源性急性胰腺炎,100例患者中包括胆囊多发息肉32例、胆内外胆管结石48例、胆管炎2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状况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排除标准
1.2.1 入选标准 ①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胆绞痛病史,并且有急性胰腺炎的症状和体征。②患者血清胆红素>40 μmol/L或者患者碱性磷酸酶>225 U/L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75 U/L[2]。③所有患者血淀粉酶高出正常值3倍。④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方案均知情并积极配合治疗。
1.2.2 排除标准 ①排除其他类型的胰腺炎患者。②排除急性胰腺炎以外患有重大心脏、肾脏以及肝脏类疾病患者。③排除对本次治疗方案依从性较差的患者。④排除妊娠期、哺乳期特殊时期的患者以及无法正常认知的精神疾病患者[3]。
1.3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实施保守治疗方式治疗。患者入院后及时对患者制酸、胃肠减压、禁食水、抗感染、抑制胰酶、补液、改善循环以及营养支持等方式治疗。预防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脏器功能衰竭或感染,对病情严重患者实施腹腔灌洗等方式实施治疗,如果患者处出现胰周感染、胰腺感染、急性胆道梗阻或者内科无法治疗时转到外科行手术治疗。
1.3.2 观察组 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内镜治疗。患者入院确诊后即进行内镜(型号:EXP-4400,日本富士能株式会社提供)治疗。对患者进行内镜下逆行造影,确定患者出现胆管梗阻的病变部位、程度、性质、结石情况以及胆管蛔虫形态、大小以及数量等。如果患者出现蛔虫或者结石导致胆道梗阻则对患者进行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对患者进行括约肌切开后首先使用气囊或网篮把蛔虫、结石取出,对胆管结石较大的患者首先进行碎石。对胆管梗阻化脓性胆管炎导致的胆汁引流不畅患者,行括约肌切口后在患者胆总管中使用鼻胆管进行引流。
1.4 观察指标
观察使用不同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的两组患者血淀粉酶、白细胞、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治愈例数、死亡例数以及住院时间。治愈标准:腹痛消失,体温恢复正常,血淀粉酶(AMS)正常范围:(25~125)U/L、白细胞(WBC):(4.0~10.0)×109个/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9~51)U/L恢复正常,可以进行低脂流质饮食且无不良反应,其余判定为治疗无效[4]。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收集的所有患者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所用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愈率、死亡率以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死亡率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00.0% vs 96.0%,0 vs 4.0%,(12.6±4.8)d vs (22.7±5.2)d,P<0.05]。对照组2例患者因脏器衰竭最终抢救无效死亡。见表2。
2.3 术后并发症分析
实验组术后出现切口感染1例、消化道出血2例,共计发生率为6%,对照组患者中出现切口感染3例、消化道出血2例,胰腺脓肿3例,总计8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12,P<0.05),所有患者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
3 讨论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主要致病原因是胆管炎症、胆管结石、多发息肉等致使患者出现括约肌水肿、痉挛,从而将胆管、胰管的通路阻塞,致使胰腺炎病情加重[5]。此病主要临床表现是恶心、腹痛、发热、呕吐以及血尿等,是消化系统临床治疗中常见疾病。相关研究指出,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以及急性肠梗阻。此病是临床治疗中危重疾病,当前医学研究中尚没有明确的发病机制。有研究指出,引发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是胆道结石,占34%~54%[6-8]。因此病对患者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所以及时确诊并进行治疗非常必要。
当前临床上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原则是及时将阻塞解除、及时将胆汁反流终止、引流减压、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这已经成为了临床医务人员的共识。常规治疗主要是指对患者进行抑酶、胆管扩张、抗炎以及制酸等,但是这种常规治疗方式有较多缺陷,如果在无法确诊患者病情的情况下对患者盲目的治疗会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并且临床治疗中的外科手术治疗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等缺陷导致患者依从性较差,尤其是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自身基础疾病较多并且免疫力低下,对外科手术治疗的耐受性较低,所以中转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存在一定的限制。研究发现,内镜治疗可将上述不足有效弥补,内镜可帮助治疗医师在直视下确诊患者病情并及时治疗,并且术后创伤小,恢复时间短,预后效果较好。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内镜治疗术被广泛运用在临床治疗中,同时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也不再是早期内镜治疗的禁忌[9-11]。患者病情越严重说明胰胆管内的压力越高,胰管出现严重反流,治疗中需以最快速度将梗阻去除并及时减压、引流。使用内镜手术进行治疗可以保证最小微创伤达到良好的引流疗效,可靠、安全,可将患者胰胆管压力有效降低,将胰腺病变现象有效缓解,从而起到治疗效果。我们在临床治疗中认为,急性胰腺炎一旦被确诊后要及时实施早期内镜治疗,否则会将患者病情延误。一旦产生多种脏器功能病变等严重并发症状就会失去使用内镜治疗的机会,患者的预后效果较差。有关研究指出,早期内镜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有良好的引流效果,可靠、安全,可将患者胰胆管内的压力有效降低并将胰腺病变有效缓解,从而起到治疗的效果。实施早期内镜对急性胰腺炎进行治疗要注意以下方面:(1)手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将患者顾虑有效消除,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2)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早期内镜治疗必须由经验丰富、操作熟练、配合良好的治疗医师以及护理人员进行操作,将对患者的刺激最大限度减少,缩短手术治疗的时间,将治疗成功率有效提高。(3)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4)对患者急性治疗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注射造影剂的速度、压力、剂量等,严格防止过量造影。(5)对患者进行内镜治疗后,要继续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综合后期治疗,从而促进患者病情及时康复。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血淀粉酶、白细胞、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治愈率、死亡率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将本次研究结果与其他学者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后发现,研究所得结果基本一致[12-16]。这说明使用早期内镜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有较高的临床治愈率,且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常规保守治疗,疗效确切。
综上所述,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早期内镜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因疾病死亡的机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张建新. 清胰汤与内镜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比较[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8):3125-3126,3131.
[2] 田雾,韩民,王旭浩,等. 早期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分析[J]. 贵州医药,2015,(2):144-146.
[3] 钟玉川,崔乃强. 早期非手术治疗与早期内镜治疗在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疗效比较[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3,(4):361-364.
[4] 苏进根,王建平,陆奕宁,等. 高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内镜治疗[J]. 腹部外科,2012,25(2):97-99.
[5] 张彦宏,朴熙绪. 早期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6):1264-1265.
[6] 邱昌福,董家刚,李生伟,等. 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内镜治疗的疗效分析[J].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2010, 4(3):213-214.
[7] 朱清,裴小红,黄重发,等. 早期内镜治疗高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56例临床疗效分析[J]. 安徽医药,2010,14(1):53-55.
[8] 夏桂芬,缪林,范志宁,等. 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早期经内镜鼻胰管治疗的护理[J]. 护理研究,2011,25(36):3372-3373.
[9] 廖忠,吴先麟,何芳,等. 早期内镜诊断和治疗隐匿型胆源性胰腺炎[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33(32):13-14.
[10] 洪琛,季峰. 老年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内镜治疗52例临床观察[J]. 浙江医学,2010,32(8):1220-1222.
[11] 马俊宝,韩文良,段莎莎,等.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早期内镜治疗[J]. 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23(6):2170-2171.
[12] 崔云峰,屈振亮,齐清会,等. 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14年,天津)[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4,(4):460-464.
[13] 欧新强. 早期内镜介入治疗48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外医疗,2010,29(30):42,44.
[14] 蒋丽丽,李兆申. 急性胰腺炎复发诱因及内镜治疗[J]. 中华胰腺病杂志,2010,10(2):75-78.
[15] 吕文,袁庆丰,张筱凤,等. 表皮生长因子在内镜治疗急性胰腺炎中的表达作用[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1, 17(1):57-59.
[16] 王文秀,刘毅. 内镜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4,(3):333-335.
(收稿日期:2016-02-19)
[关键词]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早期;内镜;实验室指标
[中图分类号] R657.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11-006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arly therapeutic endoscopy in biliary acute pancreatitis. 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biliary acute pancreatiti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3 to July 2015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with 50 patients.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 whil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therapeutic endoscopy in an early period. The clinical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recovery time of blood amylase, white blood cells, and liver function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results of cure rate, mortality rate and hospital sta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uperior to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100.0% vs 96.0%, 0 vs 4.0%, and (12.56±4.8) d vs(22.7±5.2) 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6%,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16% in the control group ,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Early application of therapeutic endoscopy has significant effect in treatment of biliary acute pancreatitis,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mortality rate and is worthy to be promoted.
[Key words] Biliary acute pancreatitis; Early period; Endoscopy; Laboratory index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疾病,其主要致病原因包括胆道感染、胆石症以及胆道蛔虫等。有关研究发现,我国急性胰腺炎中最常见的病症类型为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约占全部急性胰腺炎类型的75%以上[1]。因为此病在临床治疗中的预后效果较差,患者大多数有生命危险,所以及时选取有效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非常必要。为研究早期内镜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我院选取了2013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来治疗的100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100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54例,女46例,年龄18~61岁,平均(36.25±5.33)岁。把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组软件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18~60岁,平均(36.15±5.24)岁。观察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19~61岁,平均(36.66±5.36)岁。患者在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呕吐、恶心、腹泻、腹痛等病情。经临床表现以及影像资料检查后均确诊为胆源性急性胰腺炎,100例患者中包括胆囊多发息肉32例、胆内外胆管结石48例、胆管炎2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状况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排除标准
1.2.1 入选标准 ①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胆绞痛病史,并且有急性胰腺炎的症状和体征。②患者血清胆红素>40 μmol/L或者患者碱性磷酸酶>225 U/L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75 U/L[2]。③所有患者血淀粉酶高出正常值3倍。④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方案均知情并积极配合治疗。
1.2.2 排除标准 ①排除其他类型的胰腺炎患者。②排除急性胰腺炎以外患有重大心脏、肾脏以及肝脏类疾病患者。③排除对本次治疗方案依从性较差的患者。④排除妊娠期、哺乳期特殊时期的患者以及无法正常认知的精神疾病患者[3]。
1.3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实施保守治疗方式治疗。患者入院后及时对患者制酸、胃肠减压、禁食水、抗感染、抑制胰酶、补液、改善循环以及营养支持等方式治疗。预防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脏器功能衰竭或感染,对病情严重患者实施腹腔灌洗等方式实施治疗,如果患者处出现胰周感染、胰腺感染、急性胆道梗阻或者内科无法治疗时转到外科行手术治疗。
1.3.2 观察组 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内镜治疗。患者入院确诊后即进行内镜(型号:EXP-4400,日本富士能株式会社提供)治疗。对患者进行内镜下逆行造影,确定患者出现胆管梗阻的病变部位、程度、性质、结石情况以及胆管蛔虫形态、大小以及数量等。如果患者出现蛔虫或者结石导致胆道梗阻则对患者进行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对患者进行括约肌切开后首先使用气囊或网篮把蛔虫、结石取出,对胆管结石较大的患者首先进行碎石。对胆管梗阻化脓性胆管炎导致的胆汁引流不畅患者,行括约肌切口后在患者胆总管中使用鼻胆管进行引流。
1.4 观察指标
观察使用不同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的两组患者血淀粉酶、白细胞、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治愈例数、死亡例数以及住院时间。治愈标准:腹痛消失,体温恢复正常,血淀粉酶(AMS)正常范围:(25~125)U/L、白细胞(WBC):(4.0~10.0)×109个/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9~51)U/L恢复正常,可以进行低脂流质饮食且无不良反应,其余判定为治疗无效[4]。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收集的所有患者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所用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愈率、死亡率以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死亡率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00.0% vs 96.0%,0 vs 4.0%,(12.6±4.8)d vs (22.7±5.2)d,P<0.05]。对照组2例患者因脏器衰竭最终抢救无效死亡。见表2。
2.3 术后并发症分析
实验组术后出现切口感染1例、消化道出血2例,共计发生率为6%,对照组患者中出现切口感染3例、消化道出血2例,胰腺脓肿3例,总计8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12,P<0.05),所有患者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
3 讨论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主要致病原因是胆管炎症、胆管结石、多发息肉等致使患者出现括约肌水肿、痉挛,从而将胆管、胰管的通路阻塞,致使胰腺炎病情加重[5]。此病主要临床表现是恶心、腹痛、发热、呕吐以及血尿等,是消化系统临床治疗中常见疾病。相关研究指出,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以及急性肠梗阻。此病是临床治疗中危重疾病,当前医学研究中尚没有明确的发病机制。有研究指出,引发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是胆道结石,占34%~54%[6-8]。因此病对患者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所以及时确诊并进行治疗非常必要。
当前临床上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原则是及时将阻塞解除、及时将胆汁反流终止、引流减压、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这已经成为了临床医务人员的共识。常规治疗主要是指对患者进行抑酶、胆管扩张、抗炎以及制酸等,但是这种常规治疗方式有较多缺陷,如果在无法确诊患者病情的情况下对患者盲目的治疗会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并且临床治疗中的外科手术治疗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等缺陷导致患者依从性较差,尤其是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自身基础疾病较多并且免疫力低下,对外科手术治疗的耐受性较低,所以中转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存在一定的限制。研究发现,内镜治疗可将上述不足有效弥补,内镜可帮助治疗医师在直视下确诊患者病情并及时治疗,并且术后创伤小,恢复时间短,预后效果较好。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内镜治疗术被广泛运用在临床治疗中,同时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也不再是早期内镜治疗的禁忌[9-11]。患者病情越严重说明胰胆管内的压力越高,胰管出现严重反流,治疗中需以最快速度将梗阻去除并及时减压、引流。使用内镜手术进行治疗可以保证最小微创伤达到良好的引流疗效,可靠、安全,可将患者胰胆管压力有效降低,将胰腺病变现象有效缓解,从而起到治疗效果。我们在临床治疗中认为,急性胰腺炎一旦被确诊后要及时实施早期内镜治疗,否则会将患者病情延误。一旦产生多种脏器功能病变等严重并发症状就会失去使用内镜治疗的机会,患者的预后效果较差。有关研究指出,早期内镜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有良好的引流效果,可靠、安全,可将患者胰胆管内的压力有效降低并将胰腺病变有效缓解,从而起到治疗的效果。实施早期内镜对急性胰腺炎进行治疗要注意以下方面:(1)手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将患者顾虑有效消除,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2)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早期内镜治疗必须由经验丰富、操作熟练、配合良好的治疗医师以及护理人员进行操作,将对患者的刺激最大限度减少,缩短手术治疗的时间,将治疗成功率有效提高。(3)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4)对患者急性治疗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注射造影剂的速度、压力、剂量等,严格防止过量造影。(5)对患者进行内镜治疗后,要继续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综合后期治疗,从而促进患者病情及时康复。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血淀粉酶、白细胞、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治愈率、死亡率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将本次研究结果与其他学者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后发现,研究所得结果基本一致[12-16]。这说明使用早期内镜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有较高的临床治愈率,且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常规保守治疗,疗效确切。
综上所述,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早期内镜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因疾病死亡的机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张建新. 清胰汤与内镜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比较[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8):3125-3126,3131.
[2] 田雾,韩民,王旭浩,等. 早期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分析[J]. 贵州医药,2015,(2):144-146.
[3] 钟玉川,崔乃强. 早期非手术治疗与早期内镜治疗在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疗效比较[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3,(4):361-364.
[4] 苏进根,王建平,陆奕宁,等. 高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内镜治疗[J]. 腹部外科,2012,25(2):97-99.
[5] 张彦宏,朴熙绪. 早期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6):1264-1265.
[6] 邱昌福,董家刚,李生伟,等. 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内镜治疗的疗效分析[J].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2010, 4(3):213-214.
[7] 朱清,裴小红,黄重发,等. 早期内镜治疗高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56例临床疗效分析[J]. 安徽医药,2010,14(1):53-55.
[8] 夏桂芬,缪林,范志宁,等. 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早期经内镜鼻胰管治疗的护理[J]. 护理研究,2011,25(36):3372-3373.
[9] 廖忠,吴先麟,何芳,等. 早期内镜诊断和治疗隐匿型胆源性胰腺炎[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33(32):13-14.
[10] 洪琛,季峰. 老年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内镜治疗52例临床观察[J]. 浙江医学,2010,32(8):1220-1222.
[11] 马俊宝,韩文良,段莎莎,等.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早期内镜治疗[J]. 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23(6):2170-2171.
[12] 崔云峰,屈振亮,齐清会,等. 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14年,天津)[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4,(4):460-464.
[13] 欧新强. 早期内镜介入治疗48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外医疗,2010,29(30):42,44.
[14] 蒋丽丽,李兆申. 急性胰腺炎复发诱因及内镜治疗[J]. 中华胰腺病杂志,2010,10(2):75-78.
[15] 吕文,袁庆丰,张筱凤,等. 表皮生长因子在内镜治疗急性胰腺炎中的表达作用[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1, 17(1):57-59.
[16] 王文秀,刘毅. 内镜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4,(3):333-335.
(收稿日期:2016-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