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偶像

来源 :中华家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ai_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谁是你最尊重和崇拜的人?”“父母。”日本和美国孩子的第一选择。“父母?”中国的孩子置疑。在他们心中,父母名列10位以后。
  以上这一结论来源于日本青少年研究中心主持的一项调查。问卷对象选择了日本15所中学的13000多名学生,美国13所中学的1000多名学生,中国大陆21所高中的1200多名学生。这次调查中,日本、美国的中学生都把自己父母列为自己最尊重的人,有的把父母摆在第一的位置,唯独中国的学生所崇拜的名单中,父母榜上无名。
  现代学生的偶像可以是伟人、英雄,甚至是名不见经传的三流歌星或影视明星,为什么就不能是朝夕相处的父母呢?很多爸爸妈妈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一心一意为孩子着想,可为什么孩子们还是不满意?他们疑惑不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来看看孩子是怎么说的。
  “我知道父母爱我,可他们爱得我想去死。”一个小学生如是说。
  “父母自以为是,不尊重我们,有意和我们过不去。”
  “爸爸妈妈总是让我学这个学那个,我不喜欢,他们就总是说为我好。可是我真的很讨厌。”一个7岁的小男孩说。
  “我一做错事情,爸爸妈妈不是骂我,就是打我。但是我并没有想做错。”
  我们无法统计生活中有多少孩子会把自己的父母当成偶像来学习,但我敢肯定那些经常打骂孩子、虐待老人、常通宵打麻将影响孩子学习、缺乏爱心和公德心的父母绝对不会成为孩子的偶像。所以,与其希望孩子向英雄和杰出人物学习,不如先从自己做起,在日常生活中以良好的道德行为标准去默默感染和影响孩子,让孩子从小懂得生活的真、善、美。因为孩子们认识那些英雄和杰出的人物,仅仅只是从学校、社会和家人的教育中了解的,欠缺真实感和亲切感。而父母就不同了,你帮助了一个人,你和他一起去捐了一笔款,你和他一起在灯下学习,你关心、爱护身边的老人,他都真真切切地看到和感受到,无形中他就学到了好东西。
  如果问问孩子们心中的完美父母是什么样的时候,父亲往往被描述成坚强、大度、敢于承担责任、家中的主心骨。许多孩子们将顶天立地的父亲,看成是自己的精神支柱,把博学多才又讲道理的父亲,视为偶像。而母亲则被描绘成勤劳、贤慧、会管家、疼爱孩子的全能女性,把充满柔情、慈祥细致的母亲,看成是自己的偶像,往往用“她是世界最疼我的人”来表达对母亲的赞美。
  想想看,这些孩子渴望的完美父母,我们有多少做到了。如果你是一个爱好喝酒、赌博、懒惰的父亲,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不会喜欢的。一旦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渐感受到父母的行为令人生厌,那么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就要大打折扣了。更可怕的是,在有不良行为父母的影响下,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效仿父母的许多不良行为。
  所以,做父母就一定要切记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分量,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只有记住: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要努力成为那样的人!只有自己做好了,我们才可能成为孩子心中的偶像!
  责编:王敬川
其他文献
儿子小学三年级时,最不喜欢作文课。如果哪天有作文课,儿子去上学时就会喋喋不休地向我诉苦:“今天又要倒大霉了。”看着儿子苦恼的神情,我回忆起自己也曾怕写作文的经历,觉得该为儿子做点什么。于是我找机会与儿子深入地聊了一下,通过这次交流,我与儿子达成了君子协议,我俩结成攻克作文难题的铁杆友谊联盟,决计一路同阅读、同体验、共勉励、共成长。  读书同盟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是阅读的
日本政府的详细指导方针表明,一份学校午餐应提供每日所需卡路里的33%,推荐每日摄入钙量的50%,以及推荐每日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量的40%。該指导方针甚至还设定每顿午餐的含盐量要少于3克或半茶匙。日本学校午餐研究与改革协会的仓田先生说,按照日本法律,任何在日本学校厨房工作甚至参观厨房的人每隔一个月都要接受一次大便检查,以证明其没有任何疾病……  学校的告示板上也贴着一份相同的菜单,基本是日本
频繁发生的儿童性侵事件与家长缺乏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性教育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在研究为什么家长缺乏对孩子的性教育时,我们发现,很多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性发育情况非常模糊,这应该是家长不能对孩子进行有效性教育的一个认识上的障碍。保护孩子不受性侵,家长朋友非常有必要了解不同年龄段尤其是6-14岁的儿童的性心理有哪些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引导和帮助。  儿童性发育分阶段  青春期前期和青春期儿童最显著的变
孩子抑郁与大人有很大区别  一般来说,患抑郁症的儿童主要是由于家长给予的压力太大,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太高。孩子在承受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学习压力的同时,在学习成绩问题上,只要家长感到不满意,孩子就会时常遭到指责和责骂。由于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处在这种家庭环境下的儿童是很容易受到心理伤害的。  其次,家庭环境不良、父母之间过多的争吵,家庭缺少温暖,同样可以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伤害。还有父母离异、亲人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