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作业的运用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j123456789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数学作业的运用。在实际教学的過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运用数学作业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引导学生进行预习、促进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发展。这些都是现代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作业的运用方式,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调整运用的方法,这样才能够发挥好数学作业的最大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作业;运用方式
  在现代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积极的探索出数学作业的最佳运用方式。这是因为正确的运用数学作业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数学作业还有其他一些作用,而这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摸索和寻找。
  一、作业设计应有层次性
  新课标中指出了这样一个要求:“数学的课程要顺应现阶段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能适应不同学生个体自身个性发展的需求,让每个人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让不同的学生能在不同的起跑线上都获得良好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分层布置作业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分层布置作业不仅能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差异,还能有效帮助其提高自身的水平,正視自己能力上的不足,全面的了解、评价自己,使自身素质得到良好的发展。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布置作业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出有深度,多层次,适应不同学生层次的作业,从而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做到因材施教,让不同起跑线上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让每个学生的潜力都能充分的发挥出来。
  在教学实践中,我运用了两种分层法:一种是按照作业的量来分层,另一种是按照作业的难度来分层。按作业量来分层,主要是可以让接受能力较慢的学生增加一些偏基础的练习,同时让接受能力较强的同学少做一些基础练习,从而保证通过基础练习巩固所学又不占用过多时间。作业的难度分层则是根据学生掌握能力的差异,将作业设计出不同的难度系数,让学生自由选择。这样可以让不同起跑线上的学生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感受到作业的乐趣。在“面积”学习之后,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作业。一层:小张的客厅长10米宽8米,小张家客厅的面积是多少?二层:小张的客厅长10米,宽比长少了2米,小张家客厅的面积是多少?三层:小张客厅长10米宽8米,如果小张要在客厅铺上,长10分米宽8分米的瓷砖,一共要多少块才行?之后让学生自行选择一道适合自己水平的题目去做,这样每个同学都能体会到成功之后的喜悦,增强学生们对数学的学习信心。
  二、作业设计要因人而异
  在教学中,学生存在知识之间的差异、接受能力之间的差异等,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尽可能地照顾到这些差异,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差异设计多层次的作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挑选,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比较高。设计作业可以设计以下一些题目,A为基本题,主要用来巩固新知;B为基础题,以当天学习的知识为主,适当与前后知识有一定的联系;C为发展题,主要为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与深刻性,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自由选择。
  例如《7的乘法口诀》作业设计如下:
  A.写出每道题的积与相应口诀:
  4×7=28 5×7=35
  口诀:( )( )
  B.填上适当的数:
  ( )×7=21( )×6=42( )×8=56( )×8=64
  C.想一想括号里能填几?
  4×7+7=7×( )7×5-7=7×( )
  三、让日记言心声,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借助数学日记,师生彼此真诚地交流,从而使师生关系友好,融洽和谐,学生从而消除对老师的畏惧,增强教好数学的信心。
  记得第一次布置学生写数学日记时,有一个小女孩在日记写道,老师最近经常批评我上课爱走神,不专心。成绩也下降了,其实我也很想认真听讲,可是想到爸爸和妈妈天天吵架闹离婚,我就烦死了。老师,我该怎么办了?看到这些,我感到既欣慰又内疚。欣慰的是她把老师当成可信赖的朋友,内疚的是自己不问青红皂白就去责备她,而不是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引导。那以后,我经常和那小女孩谈心,安慰她,鼓励她,渐渐地使她从家庭的阴影中走出来,安心学习。
  四、合作性学习
  设计合作性作业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探究内容的开放和整合,强调过程的合作和实践,为学生达到学习目的提供了问题情景和活动方式,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强数学素养,塑造健全人格。
  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后,可以设计“算一算学校操场的面积”的实践题:给每个学习小组提供4根绳子,让学生解决量一量问题:4根绳子可以怎样量一量?怎样量可以更省时间?让学生通过现场操作,加深了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认识和理解。在这一作业中学生会根据各自的特长合理进行分工,这种分工,其实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分层,也是学生自主的布置的分层作业。
  在现代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数学作业的价值,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积极的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找到发挥好数学作业的价值的最有效的方法,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得到明显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彦,文春蓉.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10).
  [2] 黄军兰.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优化的几点思考[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32).
其他文献
目的:从学校实际出发对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考研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为学生的合理化考研提供依据.方法:对滨州医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16级、17级、18级在校生(包括本科生和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