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在的职称评定、教学能手评选都需要论文,做为教研员,论文的写作也是日常教研工作之一。教学论文是教师实践经验、理论素养、思考深度、文字功底的综合反映,是教师提升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教学论文写作
一、论文的选题
选题的原则:要抓住三个字:“小”、“实”、“新”。
“小”指的切入点一定要小,最好是从小事、细节入手,写深、写透。避免大而全,文章的篇幅是有限的,而要在一定的字数范围内讲清楚一件事,就需要有比较充分的分析论证,所以有经验的作者都强调写文章要“小题大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写论文都喜欢求大求全,喜欢新名词,新概念。我们的文章通常是这样:一个宏大的标题,如《论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这样的题目,恐怕不是你三五千字能说透的,我自己曾写过一篇论文《新课標理念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就有这个问题,论文是从诵读、译读、悟得、背诵四个方面来谈一篇文言文的教学,即使写了4500字,现在来看,其实这四方面哪个也没有谈透彻,如果抓住这四方面中的任何一点来谈都可以形成一篇内容充实、论证充分的论文,所以我们要有把论文“压扁再抻长”的勇气。
“实”要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听课、评课是教研员的主要工作内容,最好是围绕教师的课堂教学来写,这样才能言之有物。我们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实践资源,立足课堂,到课堂中寻找和选择具有一定实践针对性的选题。课堂里的故事 课堂里的精彩,课堂里的喜悦,课堂里的问题,课堂里的困惑,以及对课堂的思考就是最好的写作选题库。
“新” 指的是要与当前的新课程理念相契合,贴近当前教育教学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观点新,有新的思维、独到的见解;材料新,用来解释说明观点的材料是原创的、独特的;方法新,指研究方法和表达方式的创新。
二、论文的选材
我们理论的基础不像专家那样深厚,钻研理论的时间不像专家那样充足,视野也不像专家那样广阔。所以,我们只能做些自己更擅长的事。比如,写写自己的教研、教学、育人故事,尤其是写写自己教育、教学、教研过程中的反思。在此,提供几点建议:
(一)从平时的理论学习、阅读中选题
关注最新教育教学理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就是通过阅读,可在他人的著作或作品中寻找立意的灵感和突破口。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天下文章一大抄”。因此,我们一定要多关注新的教育理念,多阅读教育论著和教学刊物,并将自己的点滴体会和一时的灵感及时地记录下来,然后抓住这个点滴体会和一时的灵感不放松,再去不断思考和收集相关材料,罗列观点,进行比较,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提炼出几点,然后组织成文,这是一个比较实用的方法。
(二)从听评课的感悟、困惑中选题
1.发现他人教学中的优缺点,阐释或反思相关的教育教学理念。例如,选择一些好的、有新意的片段设计或是有需要改进的教学环节来选题。某位老师的课,导入很有特点,就可以把它写下来,题目可以是“谈谈《古诗两首》教学的导入,不用写很多,抓住一点,两千字,就可以写得明明白白。听了某位老师的课,有一些想法,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记录下课堂片段,然后写出自己的反思。
2.思考当前教育教学中常见的现象,探寻不合理的或有待改进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新课程强调体验、参与、合作。于是,每节课中“小组合作”成了固定模式。其实合作学习并不合作,有的小组合作学习真的有效吗?有的问题有必要合作吗?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就是自己学习吗?教师的主导作用怎样体现?还有导学案的运用问题;多媒体课件的使用问题等。
3.以某一典型课例,甚至一节课中的几个片段,阐述特定的教育教学理念,或引发大家对特定教育教学现象的关注与思考。
三、从自己实际教学实践中选题
1.写自己成功的教学经验。回顾自己的教学实践经历,总结经验,就自己体验较深的地方和自我感觉出彩处触发灵感,加以提炼,将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形成论题。
2.写自己教学教育的反思。“教育失误”中其实蕴藏着深刻的“觉醒教育”。既然有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也一定有不成功的经验可供思考。
三、论文的结构
好的论文应该是层次分明、结构紧凑、过渡自然、前后照应。论文的结构前人曾精炼地概括为六个字:“凤头、猪肚、豹尾”,意思是说:开头要像凤凰的头一样漂亮而吸引人;中间要像猪的肚子一样饱满充实;结尾要像豹子尾巴一样简洁有力。
1.开头部分要简洁,不要大段地铺叙,尽快入题。开头的常见体例大致三种:
从介绍问题背景导入
从阐明理论概念导入
从描述具体事例导入
2.中间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将其比作:猪肚。是说论文的内容不能太单薄,内容要充实,要有一定的分量,一般应有三个小标题,至少也应该有两个小标题,这样才能把一个问题阐述清楚,小标题的语句尽量结构要整齐,字数不要相差太悬殊。中间部分有两个忌讳:
一是忌引用过多。大量引用理论,堆砌概念新词,不是这个“家”说,就是那个“家”说,看来看去找不到作者自己的话,与其看这样的割裂和肢解,何如去看原著呢?
二是忌没有实例。光是说理也不行,还有要有用以说明自己观点的课堂教学实例,要用鲜活的事例说明问题。
3.论文的结尾是全文的总结部分,在结构上:要首尾呼应、前后圆融。恰如其分地收束全文,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在内容上:应提升观点,卒章显志。论文结尾的语言表达要体现三个特点,即:简短、准确、精炼。
四、论文规范的格式及一般要求
注意点:字体、字号、各级标题、标点用法
1.标题(三号宋体加粗居中)
标题字数不宜太多,最好控制在20字以内。
2.作者及其工作单位(小四楷体居中)
作者署名应置于标题之下,不要为了谦虚而放在文章结束处。在作者姓名之后写明工作单位和邮政编码,有时还须加上联系电话,以便联系。
3.摘要(“摘要”两字小四黑体,内容小四楷体)
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摘要应具有客观性。摘要是对内容的客观反映,要避免主观评价,避免使用“本文论述了……”,“对……有重要意义”之类的词句;摘要应具有简洁性。摘要应是对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不宜过长,约200字左右,最多不超过300字。从某种意义上说,摘要应成为一篇相对完整的短文,读者即便不读论文全文,也能通过摘要对论文内容有大致的了解,能够获得必要的信息。
【关键词】教学论文写作
一、论文的选题
选题的原则:要抓住三个字:“小”、“实”、“新”。
“小”指的切入点一定要小,最好是从小事、细节入手,写深、写透。避免大而全,文章的篇幅是有限的,而要在一定的字数范围内讲清楚一件事,就需要有比较充分的分析论证,所以有经验的作者都强调写文章要“小题大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写论文都喜欢求大求全,喜欢新名词,新概念。我们的文章通常是这样:一个宏大的标题,如《论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这样的题目,恐怕不是你三五千字能说透的,我自己曾写过一篇论文《新课標理念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就有这个问题,论文是从诵读、译读、悟得、背诵四个方面来谈一篇文言文的教学,即使写了4500字,现在来看,其实这四方面哪个也没有谈透彻,如果抓住这四方面中的任何一点来谈都可以形成一篇内容充实、论证充分的论文,所以我们要有把论文“压扁再抻长”的勇气。
“实”要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听课、评课是教研员的主要工作内容,最好是围绕教师的课堂教学来写,这样才能言之有物。我们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实践资源,立足课堂,到课堂中寻找和选择具有一定实践针对性的选题。课堂里的故事 课堂里的精彩,课堂里的喜悦,课堂里的问题,课堂里的困惑,以及对课堂的思考就是最好的写作选题库。
“新” 指的是要与当前的新课程理念相契合,贴近当前教育教学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观点新,有新的思维、独到的见解;材料新,用来解释说明观点的材料是原创的、独特的;方法新,指研究方法和表达方式的创新。
二、论文的选材
我们理论的基础不像专家那样深厚,钻研理论的时间不像专家那样充足,视野也不像专家那样广阔。所以,我们只能做些自己更擅长的事。比如,写写自己的教研、教学、育人故事,尤其是写写自己教育、教学、教研过程中的反思。在此,提供几点建议:
(一)从平时的理论学习、阅读中选题
关注最新教育教学理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就是通过阅读,可在他人的著作或作品中寻找立意的灵感和突破口。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天下文章一大抄”。因此,我们一定要多关注新的教育理念,多阅读教育论著和教学刊物,并将自己的点滴体会和一时的灵感及时地记录下来,然后抓住这个点滴体会和一时的灵感不放松,再去不断思考和收集相关材料,罗列观点,进行比较,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提炼出几点,然后组织成文,这是一个比较实用的方法。
(二)从听评课的感悟、困惑中选题
1.发现他人教学中的优缺点,阐释或反思相关的教育教学理念。例如,选择一些好的、有新意的片段设计或是有需要改进的教学环节来选题。某位老师的课,导入很有特点,就可以把它写下来,题目可以是“谈谈《古诗两首》教学的导入,不用写很多,抓住一点,两千字,就可以写得明明白白。听了某位老师的课,有一些想法,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记录下课堂片段,然后写出自己的反思。
2.思考当前教育教学中常见的现象,探寻不合理的或有待改进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新课程强调体验、参与、合作。于是,每节课中“小组合作”成了固定模式。其实合作学习并不合作,有的小组合作学习真的有效吗?有的问题有必要合作吗?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就是自己学习吗?教师的主导作用怎样体现?还有导学案的运用问题;多媒体课件的使用问题等。
3.以某一典型课例,甚至一节课中的几个片段,阐述特定的教育教学理念,或引发大家对特定教育教学现象的关注与思考。
三、从自己实际教学实践中选题
1.写自己成功的教学经验。回顾自己的教学实践经历,总结经验,就自己体验较深的地方和自我感觉出彩处触发灵感,加以提炼,将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形成论题。
2.写自己教学教育的反思。“教育失误”中其实蕴藏着深刻的“觉醒教育”。既然有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也一定有不成功的经验可供思考。
三、论文的结构
好的论文应该是层次分明、结构紧凑、过渡自然、前后照应。论文的结构前人曾精炼地概括为六个字:“凤头、猪肚、豹尾”,意思是说:开头要像凤凰的头一样漂亮而吸引人;中间要像猪的肚子一样饱满充实;结尾要像豹子尾巴一样简洁有力。
1.开头部分要简洁,不要大段地铺叙,尽快入题。开头的常见体例大致三种:
从介绍问题背景导入
从阐明理论概念导入
从描述具体事例导入
2.中间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将其比作:猪肚。是说论文的内容不能太单薄,内容要充实,要有一定的分量,一般应有三个小标题,至少也应该有两个小标题,这样才能把一个问题阐述清楚,小标题的语句尽量结构要整齐,字数不要相差太悬殊。中间部分有两个忌讳:
一是忌引用过多。大量引用理论,堆砌概念新词,不是这个“家”说,就是那个“家”说,看来看去找不到作者自己的话,与其看这样的割裂和肢解,何如去看原著呢?
二是忌没有实例。光是说理也不行,还有要有用以说明自己观点的课堂教学实例,要用鲜活的事例说明问题。
3.论文的结尾是全文的总结部分,在结构上:要首尾呼应、前后圆融。恰如其分地收束全文,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在内容上:应提升观点,卒章显志。论文结尾的语言表达要体现三个特点,即:简短、准确、精炼。
四、论文规范的格式及一般要求
注意点:字体、字号、各级标题、标点用法
1.标题(三号宋体加粗居中)
标题字数不宜太多,最好控制在20字以内。
2.作者及其工作单位(小四楷体居中)
作者署名应置于标题之下,不要为了谦虚而放在文章结束处。在作者姓名之后写明工作单位和邮政编码,有时还须加上联系电话,以便联系。
3.摘要(“摘要”两字小四黑体,内容小四楷体)
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摘要应具有客观性。摘要是对内容的客观反映,要避免主观评价,避免使用“本文论述了……”,“对……有重要意义”之类的词句;摘要应具有简洁性。摘要应是对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不宜过长,约200字左右,最多不超过300字。从某种意义上说,摘要应成为一篇相对完整的短文,读者即便不读论文全文,也能通过摘要对论文内容有大致的了解,能够获得必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