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两人吵架不为别的,就为管苹果的那句话,“金光闪闪的句子”。
管苹果读大四,原本有个谈了5年的女朋友。从高三下半年一直谈到上个星期天。米香之前对那女孩不满意,因为高三正是冲刺高考的关键时期,她不好好管束自己,与管苹果谈恋爱,导致了管苹果的学习成绩下滑。米香一直坚信,管苹果没考上清华、北大,完全是那女孩的原因。
可是,因为是管苹果提的分手,米香一下觉得那个女孩不那么讨厌了。再一想,女孩明知道自己不喜欢她,如果跟管苹果结婚,会面临比较棘手的婆媳关系问题,可还是一心一意对管苹果好,照顾管苹果比她这个当妈的还细心,就觉得那个女孩怪可怜的了。再说,都谈了5年恋爱,该给管苹果的肯定都给了,再找男朋友时,身价与姿态不知不觉就会降低,要找像管苹果这样好相貌、好性情,各方面都比较不错的男孩子肯定不可能了。保不准会随便找个男人,糊里糊涂地就嫁了。
想到这,米香就有点同情那女孩了,原本伸向辣子鸡块的筷子转了方向,指到管苹果的鼻子尖上,问他为什么跟女朋友分手。
“她嘴太笨,”管苹果说,“说话不美。我的女朋友必须能说金光闪闪的句子。”
“屁。”这个字从米香的嘴里一下子蹦了出来,她自己也被吓了一跳。要知道米香从少女起就喜欢读文学作品,现在,人到中年了,又开始背诵古诗词,前几天因为背过了“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还想给自己起个别名“米桃叶”。管北海当即给她泼了一瓢凉水:“你是个列车长,不是演员、作家,起什么别名,米香最好,大米香,越吃越香。”
“屁”,按道理这个字不应该从米香嘴里吐出来,可是它就那样毫无预兆地蹦了出来。管苹果与管北海依旧吃饭,似乎一点没有听到。为了弄清它是否真正出现过,米香重复了一遍筷子指管苹果鼻子尖的动作,确认它就是自己说出来时,才将筷子伸向辣子鸡块。辣子鸡块是管北海做的,他炒得一手好菜,只要不在部队,就在家里做好吃的,弄得每一餐都丰盛无比。
“金光闪闪的句子,”米香将辣子鸡块夹起来,说,“能当饭吃?”
“我不管。”管苹果将筷子一扔,“我就要找那样的女朋友。”说完,进屋,背上书包,回了学校。
好在,学校跟家在一个城市,也不怕他不再回来。
晚上,一直到临睡,米香还在生管苹果的气,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搁以往,管北海肯定会劝慰她,两人从结婚起,差不多就是这个状况,米香生气,管北海劝慰,很快打破她心头的块垒。管北海几乎凡事以她为重,这也使米香有着其他女人少有的骄横。
可是,今天晚上,管北海不知在琢磨什么事情,头枕着胳膊,侧着身,面对着窗户,瞪着两只大眼,痴痴呆呆地想,眼皮半天也不眨巴一下。
米香忍不住,用胳膊碰了碰他的后背,说:“这孩子都被你惯坏了。”
管北海回身,一脸诧异地看着米香,一副被打扰了,十分不开心的表情:“米香,你不要闹事好不好?”
“我,我闹事了吗?”很少受到这种待遇的米香一下子愤怒了,坐起来,将身上盖的毛毯一掀,“不是被你惯的,也是被你起名字起坏了。”
“跟名字有什么关系?”
“管苹果,这是什么名啊,一点文化都没有。文化是什么?文化就是金光闪闪的句子啊。儿子从小被苹果、苹果地叫,从小就不金光闪闪,他长大了能不到处找金光闪闪的句子吗?”
“叫苹果不是因为你怀他时喜欢吃苹果吗?”
“我当时还喜欢吃西瓜、吃鸡腿、吃排骨、吃海带,你怎么不给他起名叫管西瓜、管鸡腿、管排骨、管海带呢?你不是说你们家祖上是名人吗,怎么连个金光闪闪的名字都起不了?对了,北海,管北海,管北海同志,我跟你结婚这么多年,孩子都这么大了,你跟我说过金光闪闪的句子吗?你整天大米、小米、老米、米粒、米糠地乱叫,这些称呼多俗气呀……”一边说一边回顾过去,米香一下子委屈得不行,用手碰管北海无法发泄心中的怒火,改成用手抓、用脚踹了。
管北海一翻身下了床,虽然年龄大了,身手依旧敏捷。他顺势掠过床上的毛毯,虽然是老夫老妻,两人一直坚持睡一个被窝,盖一床毛毯。现在,管北海将毛毯抱在怀里,全然不管米香有没有东西盖。他大声说:“我就是对你太好了,把你惯得不成样了。”说完,跑另一间卧室睡去了。
米香下床,赤脚追过去,大喊:“管北海,我要跟你离婚。”
“好,”管北海说,“谁不离谁是小狗。”说完,“叭”的一声关闭了房门。
2
因为生气,米香几乎一夜没睡,凌晨时分才迷糊了一会儿,醒来,一看表已经6点。以往,只要管北海在家,只要她上班,都是被管北海做早饭的声音吵醒。等到起床,洗漱完毕,早餐已经摆在桌子上了,或是油泼面或是臊子面或是雪菜肉丝面……还有两面煎得金黄的荷包蛋、管北海自己腌制的酸咸菜。米香吃得两眼冒光、精神煥发后,提着乘务包出门上班。
乘务包是客运段给列车乘务员配备的工作包,里面放着上班需要的物品。米香值乘的列车是趟绿皮车,早上8点40分从车站出发,途经31个车站,穿越大半个中国,第三天晚上到达祖国边陲的一座城市,第四天凌晨往回返。到家已是一个星期之后。
搁别的人家,妻子这样上班,丈夫早就烦了。车队里,离婚的女人特别多,不离婚的,夫妻感情似乎也不太好。管北海跟那些女人的丈夫不一样,不仅不嫌弃她,还心疼她工作辛苦,只要休息,就什么事情不叫她做,是部队家属院里出了名的暖男。
可是,这暖男现在也放开冷气了。
通常,上班的时候,米香6点半就得出门,7点到达车队,做开车前的准备工作。等到旅客登上列车,他们已经上班快两个小时。
这一次,米香没有听到做早餐的声音,甚至差点起晚了,刚要开口批评管北海“工作不到位”,又猛地想到昨晚他对自己的恶劣态度,心中愤恨起来:“小样,离开你难道就吃不上饭、上不了班不成?” 房门被人“啵啵”地敲响了,打开门,是管北海,怀里抱着一件用报纸包起来的东西,头上、身上落满了雪花,报纸上面却干干净净的。
管北海将东西放到桌子上,报纸的四角散开,米香给管北海写的那些信露了出来。一封一封又一封信,是米香写的,是她的字,里面藏着她的心事。收信的人不应该是管北海呢。可是,怎么不是管北海呢?一开始他就将名字告诉了她,管——北——海,一点没有错。
手伸进口袋,管北海拿出一支笔和一张纸,他在纸上写下“米香、管北海、解放军报”这几个字,递到米香面前:“看吧,这就是我,我没有骗你。所以,不用吓得哭。”他的声音温柔起来,“米香,我挺喜欢你的,我相中你了,咱们登记结婚吧。”
“你怎么说出这样的话?”米香吓得撞到了桌子上,“我跟你第一次见面,你就要跟我结婚。”
“我是真心的。”管北海的手又伸进口袋,拿出来时,手里多了一沓钱,“这是1500元钱,我的全部家当。米香,我将全部家当和自己都交给你。”
看上去,遭受拒绝的管北海没有觉得难堪,他甚至笑了,有些开心的样子。出门时,管北海摸摸米香的头发,说:“担心你一个人害怕,我今晚也住这里,当然,不是这个房间。”
透过纷飞的雪花,米香看到对面一扇窗户透出白色的灯光。
如果管北海不住在对面,也许会更安全。米香这样想,睡觉的时候,衣服鞋子都不敢脱,做好了随时随地跑掉的准备。又想,管北海是军人,素质高,怎么会做出那样的事情?可是,为什么就不能?军人也是男人,并且,管北海的身体看上去那么好……胡思乱想着,不知不觉,米香睡了过去。可是因为不安,睡得又不踏实,第二天,晨光刚刚洒进屋子,她就醒了过来。先检查衣服、被子,跟昨夜一模一样,又看房门、窗户,依然关得紧紧的。
米香站起身,走到窗前。窗玻璃上结着厚厚的冰花,她哈了一口气,用手使劲搓,使劲搓,搓去拳头大小的一块冰花。米香将眼睛贴窗玻璃上,看到院子里铺着厚厚的积雪,积雪上面除了零星的几个不知是鸟、兔子还是黄鼠狼留下的脚印,别的什么都没有。
8
吃过早饭,管北海的领导特意向米香介绍管北海的情况,上进、品质好、负责任,各方面都很出色。米香低着头,什么话都不讲。
管北海推着自行车送米香去赶火车,还没走出连队,两列士兵排着队,跑步来到米香面前,“唰”地站住,一个人大喊:“立正。敬礼。”
年轻的,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如同一棵又一棵笔直的白杨树,站在雪地里的战士,一齐举起右手,向米香齐刷刷地敬礼,大声喊道:“嫂子再来。”
米香吓得一屁股坐到地上,哇地大哭起来:“我不是你们的嫂子,不是你们的嫂子。”
“臭小子们,闹什么!快解散。”虽然是训斥的口气,但管北海脸上的笑满得要掉到地上了。
雪似乎是半夜时分停的,地上的积雪被寒风吹过,又硬又滑,路难走得无法形容。管北海用力骑着自行车,头上很快冒出了白汽。又怕米香冷,嘱咐她靠自己近一些。米香刻意与他保持距离,手紧紧抓住车座边缘,指头很快就冻僵了。
有好几个问题,米香要问管北海:他如何知道自己写的诗与通信地址的?是在铁道线上拣到的,还是在《解放军报》上看到诗后,跟编辑要来的通信地址?如果是在《解放军报》上看到诗,又是谁把她的诗投给编辑部的?那个“丰美俊朗”的军人,他认识吗?
“丰美俊朗”?米香深深吸了一口气,是不是这辈子都要看不到他了?眼泪又要从眼里流出来了,米香抬眼向远方看去。山、树木、田野全部被积雪覆盖,四处白茫茫,都看不出天与地的分界了。就在那个地方,似乎就是在天地相合的地方,一列绿色的火车仿佛流淌的春天,慢慢地驶了过来,它仿佛看到了米香,发出了一声响亮的长鸣。
“火车,火车,”米香拍管北海的后背,这是两人第一次身体接触,“快点,快点,晚了就赶不上了。”
管北海躬起背来,两条腿用力,加快了踩脚蹬的速度,前面是个下坡,按道理应该刹车的,可是为了更快一些,他又用力踩了两下脚蹬子。自行车颠簸了一下,眼前的雪突然像海水一样荡开波澜。米香感觉自己要飞起来了,尖叫一声,抱住了管北海的腰。
伸了两次手,才抱住了的,这腰似乎太粗了……
不知道怎么,两人就摔到了地上。管北海一下子跳起,没等站稳,就来扶米香。米香的头发、衣服沾满了雪,手套也掉到地上。站起来后,她甩开管北海,扑打身上的雪,一拍,手指钻心地疼,低头看,才知右手中食被什么东西划破了,鲜血从指头上滴下来,洇红了小一片积雪。
管北海蹲下身,没等米香反应过来,就将她的手指含到了嘴里,用力吸了两口,拿出来,随即吐出一口带血的唾沫。等到将伤口上的血都嘬干净了,管北海将米香的手塞进了自己怀里。
“天太冷,手指冻坏了就麻烦了。等暖过来,我给你包好。”
热乎乎的气息顺着手指、手背、手腕传遍了米香的全身,她浑身上下,连同头发丝、脚趾头都暖烘烘的,偷偷看管北海,这张脸也不太丑啊,那刚刚还心心念念的“丰美俊朗”的脸似乎不那么清晰了。
远方的绿皮火车又发出一声响亮的长鸣,米香的目光穿过管北海宽厚的肩膀,看到火车的身影越来越小,越来越小,最后消失在茫茫天地间了。
这火车是赶不上了。
米香似乎非常不开心地叹了口气,低下头,说:“管北海,要不,咱俩就结婚吧。”没有电影、小说里出现的那种情景,管北海没有高兴地叫起来,也没有用力地拥抱米香或是低下头亲吻她。他只是更紧地握住她的手,说:“放心,我会一辈子对你好。”
9
说起来,管北海对米香确实挺好。起初两人两地分居,米香一个月有大半个月在列车上,觉不出丈夫在家与不在家的区别,有时看到同事两口子吵架,想到去部队探亲时,管北海对她百般呵护、宠爱,恨不得连水都要喂到她嘴里,倒觉得不在一起住挺好的。等到生了管苹果,管北海就想尽办法调到了她所在城市的部队。调来就调来吧,米香也没觉出什么,別人家的丈夫不都这样吗?她没叫管北海转业,已经是非常贤惠了。两人离得近,反倒不如以前亲了,米香时常与管北海生气,火大时,便说:“离婚,离婚。”管北海也生气,只是从不跟她吵,更不肯骂她,听她说“离婚”二字,便做了好饭菜端到桌上。管北海总觉得米香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伴随着列车在大半个中国穿行,十分辛苦,因此承揽了大部分家务,做饭的手艺也日渐精湛,简直可以跟饭店厨师媲美。 事态似乎陷入了僵局。乘警咬着嘴唇,看着窗外。窗外是一片一片的水洼,水洼的旁边是黑瓦覆盖的二层民居。民居的高处,飘着一丝又一丝轻薄的云彩,挂在山边的夕阳,将灿烂的金色涂满了半个天空。
一天的工作即将结束,如果没有这位不说话的男旅客,米香他们该轻轻松松地下班了。
徐兴转身往外走,一名女旅客好像要找什么似的,急匆匆地跑过来,一头撞到徐兴身上。徐兴一闪,女旅客身子一歪,眼看着要倒到地上,握在手里的手机也甩了出去。
徐兴一伸手,托住了女旅客的腰,另一手握住了她的手机。女旅客躺在徐兴的臂弯里,扎辫子的橡皮筋断了,一头乌发披散开来。她吃惊地看着徐兴,说:“我找列车长,你是列车长吗?”
不知为什么,徐兴的脸红了,胳膊一使劲,将女旅客扶了起来,是位二十出头的漂亮姑娘,身上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脸上的皮肤好得……好得……怎么形容呢?徐兴想起米香经常背的一首诗:“常羡人间琢玉朗,天应乞与点酥娘。”对的,“点酥娘”,好得就像“点酥娘”……
不对,不对,“琢玉朗”跟“点酥娘”是一对恩爱的碧人。米香老说他是“琢玉朗”,这陌生的第一回见的女子怎么就会成“点酥娘”了?
这样想着,徐兴的心跳得快起来。他站直身子,像在部队时那样,双腿一并,一指米香:“列车长在那。”
姑娘站在原地,看着徐兴走到车厢尽头,才回过身,来到米香面前,说:“车长,我来还钱。”
“我没借给你钱……”
“不是我借的。是一位阿姨借的。她下车了,托我将钱还给您。”
米香才想来,有位女旅客借了她500元现金,说微信转账还钱,因为她急着救助昏迷的旅客,没有转账成功。
收下钱,米香问姑娘是那位阿姨的什么人,为什么没跟着一起下车。姑娘说不认识她,只是坐在同一个座位上。
“不认识,就敢托你还钱啊。”
“您还不认识她呢,就敢借钱给她。”
“我跟你不一样,我是列车长,我穿着制服呢。”
“车长,”姑娘抿嘴一笑,说,“我们就相信穿制服的人。”
相信穿制服的人?米香低头看身上的铁路制服。确实这样,只要穿着这身衣服出门,总会遇到向她问路的、打听事的、寻求帮助的人。有一次,她陪管北海到火车站买票,一位年轻妈妈将怀里的孩子塞到她怀里,说:“大姐,帮我看一下,我去退票。”
那孩子一岁多一点,趴在米香怀里倒也乖,只是老歪着头去看妈妈。等到年轻妈妈退票回来,米香说:“你不怕我是坏人,将你的孩子抱走?”
年轻妈妈说:“不怕啊。你穿着制服呢。”
还有一次,也是在火车站,一位姑娘在候车室托米香帮忙看箱子,她去售票厅改签车票。米香守着箱子等了一个多小时,不见姑娘回来,心中暗暗着急。候车室的客运员批评她:“你也是老铁路职工了,怎么做这么幼稚的事?箱子的主人是不是走了?箱子里是不是装着危险的东西?如果她回来了,说箱子里的东西少了,赖你偷了怎么办?”
米香一想也是,将箱子推到客运员脚边,自己到候车室找那位姑娘,姑娘还排在长长的改签队伍中间。米香说:“箱子给了我这么长时间,你放心啊?”
“放心啊。”姑娘说,“你不是穿着制服吗?”
12
“旅客朋友们,现在广播找人。”列车广播响了起来。米香听完广播,心里一怔,广播寻找的是那位不言不语的男旅客,广播员请他马上接听手机。
这时,男旅客的手机屏幕亮了,上面显示“老婆”两个字。男旅客立刻按断电话,可是屏幕马上又亮了,“老婆”两个字又显示出来。反反复复五六次,男旅客拿起手机,大吼一声,“你想干什么?老打什么电话?”
只听电话里一个女人哭喊道:“你出车祸了?啊,出车祸了?伤得厉害吗?”
“我在火车上。好好的,怎么就出车祸了?谁说我出车祸了?”
米香跟乘警异口同声道:“你会说话啊。”
男旅客反应过来,要想继续装哑巴已经不可能了。他先劝慰住妻子,然后脱下鞋,从鞋垫下掏出身份证,说:“对不起了,列车长,对不起了,乘警。买票买不上,就想了这么个损招。我现在就补票,现在就补票。”说完,微信付款,一脸惭愧,一脸内疚,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补了车票。
男旅客离开餐车,徐兴也返回来,冲米香跟乘警一扬头,一脸的小得意。米香说:“又是你捣的鬼?”
“怎么是捣鬼?是使了一小计。”徐兴说。乘警查验车票时,男旅客的手机屏幕亮了一下,虽然只是一刹那间,徐興却看到了一个手机号码,是来电,被男旅客按断了。徐兴在部队受过记忆训练,短的句子或数字看一眼就能记在脑子里,因此记住了那个号码。走到男旅客听不到的地方,徐兴拨打了那个电话,告诉对方:自己是列车上的工作人员,男旅客突发疾病,陷入昏迷,虽然被抢救过来,但需要家人接站,送医院诊治。
对方问徐兴如何知道他的手机号码,为什么联系他而不联系男旅客的妻子。
徐兴说:男旅客意识不清醒,只提供了这个“未接电话”号码。随即,徐兴将自己所在的车次和姓名告诉了他。对方打消了疑虑,将男旅客妻子的手机号码告诉徐兴,还说:“我就奇怪呢,他怎么不接我的电话?”
徐兴给男旅客的妻子拨打电话,谎称男旅客出了车祸,住进医院,需要一大笔手续费,要男旅客的妻子打5万元到一个账号上。
这是一个不会有人上当的骗术。徐兴相信男旅客的妻子会给他打电话核实真假。如果男旅客不接电话,她会越发着急,非要把电话打通不可。
米香跟乘警直夸徐兴聪明,徐兴说:“我是谁啊,武警出身,反应快着呢,脑袋聪明着呢。”
“你当过兵啊。”那位姑娘张嘴说道,“我最喜欢和崇拜军人了。”
13
处理完事情,也到了交接班的时候,值夜班的列车员排着队,从宿营车依次走过来,走到自己值乘的车厢,换下下班的乘务员。 下班的乘务员集中到餐车吃晚餐,然后回宿营车休息,第二天天亮时,再到值守的车厢上班。两班倒的乘务制度,现在只有长途绿皮车才有。
吃着饭,那名男旅客突然走进餐车,问:“谁是徐兴?”气势汹汹,跟刚才补票时的惭愧、内疚、可怜截然不同。米香怕他对徐兴动手,先站起来问:“什么事?”
徐兴却不怕,走过来,将米香挡在身后,说:“我就是徐兴。”
“你这个骗子。”男旅客指着徐兴骂,“作为铁路工作人员,竟然采用欺骗的手段叫我补票,竟然说我昏迷,说我出了车祸,我要去告你们。”
徐兴跟米香一听,笑起来。两人不愿意跟他争论,坐下继续吃饭。乘警挡住他,说:“我正要找你,恰好你来了,咱们算是有緣分。”
原来,乘警调取了男旅客的购票记录,发现他从2014年开始,使用“票头、票尾”的方式逃票138次,偷逃票款15000多元。男旅客需要转交车站派出所,进行补交票款和罚款处理。
男旅客要跑,乘警一把抓住他的手腕。徐兴也过来帮忙。男旅客指着徐兴说:“你是练家子。我不跟你斗。跟你斗吃亏。我的行李还在车厢里,你帮我扛过来。”
原来,男旅客是做生意的,每年往来杭州、上海等城市进货,为了省钱,想出用“票头、票尾”逃票的损招。
虽然已经下班,徐兴还是到车厢,将男旅客的两大袋子衣服扛到餐车。那名年轻姑娘见到徐兴,又跟了过来,一脸的崇拜和兴奋,非要徐兴的手机号码。餐车里的乘务员都冲徐兴笑。这种情况下,徐兴怎么好意思将自己的手机号码告诉姑娘?姑娘越是讨要,他越是装出严肃的样子,不理她。
米香看他俩站一起,一样的干净,一样的俊美,真的是赏心悦目的一对年轻人。这么好的两个年轻人,即使不成为恋人,也应该成为朋友。她冲姑娘招招手,姑娘走过来,米香说:“咱俩加个微信,好不好?”
宿营车里,米香将姑娘的情况告诉了徐兴。独生女、在读研究生、家住海边的城市,喜欢有担当、有责任心的勇敢的男孩子,当然男孩子要长得帅。
“你如果觉得好,”米香说,“我就把姑娘的微信号给你。”
徐兴问:“车长,你相信列车上的爱情吗?”
“相信啊。不光相信,还目睹过爱情在列车上发生呢。”
单位里,好几位跟米香同龄的男乘务员娶了遥远省份的女子为妻。他们都是在列车上相互遇见,萌生爱意,最后结为夫妻。有位男乘务员的妻子还是少数民族,年龄比他小20多岁。当年,很多人认为女子是被男乘务员拐骗来的,等到她醒悟过来,一定会离婚逃跑,哪知女子爱男乘务员爱得要命,不仅给他生了儿子,还天天担心他出乘时喜欢上别的女人。
“我跟你管叔结婚,还跟火车有点关系呢。”
“你跟管叔是在火车上认识的?”
“不是在火车上认识的,是因为追火车,知道了他。又因为追不上火车,和他结了婚。”
“车长,我都被你绕糊涂了。”徐兴说,眼睛一直盯着米香的手机。
米香知道他想得到姑娘的微信号,于是发送过去。对于徐兴,她真的是满心喜欢,正直,正义,有能力,有责任感,这一点跟管北海非常相像。
“管北海……”米香不由得念叨出声。刚才一直忙,没有时间想他。此时,一闲下来,管北海猛地涌进她的脑子里。
这个男人,不知道在干什么,还在生她的气吗?
14
此时的管北海,坐在另一趟绿皮车上。部队给他安排了紧急任务,并且要对家属保密。以往遇到这种情况,管北海都会跟米香说:“出门一段时间。”这次,因为米香出乘,他索性不跟她说了。米香任性、使小性子,现在正因为“金光闪闪的句子”生气,知道他要出门一段时间,肯定又要发脾气,徒增一些不必要的烦恼。
一想到米香,管北海的嘴角就掠过一丝笑意。这个女人,其实不太适合做军人的妻子,不够独立,不够理解人,喜欢像小猫一样挠人,有时候还想由小猫变成小豹子。可是,他就喜欢她,见她第一面的时候就想娶她,并且,在一起过了这么多年了,还像刚谈恋爱时那样呵护她,容忍她。
其实,认识米香之前,管北海谈过两个女朋友,论相貌、家境、工作、文化程度,都比米香优秀。可是,跟她们在一起,就是找不到那种爱的感觉。而米香,还没有见面,仅仅看到她写的信,便有了心动的感觉……
那一次,管北海坐火车去看望大学同学,同学喜欢写作,在《解放军报》见习。坐在管北海旁边的小伙子一上车就读书,是《霍乱时期的爱情》,书里夹着一张瘦长的粉红信纸,看过一页,小伙子就将信纸抽出来,夹到新的书页之间,当作书签使用。可是,书签有些大了,小伙子必须用食指跟拇指捏住它的一角,不使它挡住书页,才能看完整书上的文字。
管北海看小伙子的样子,感觉好笑,说:“你把信纸抽出来,等不读书了,再夹在里面多好。”
小伙子说:“不好。信纸上写着诗呢,你看写得多好。夹在书里,满书生香。”说完,指着信纸上的字给管北海看。
是蓝色的非常好看的楷书,一行一行竖着写的,有一种典雅古朴的味道。信纸左下端印着一株垂柳,柳梢挂着一弯新月。新月旁边也印着一首古诗: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月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诗脚处写着一行略小的黑色行书:米香,通信地址……
管北海问小伙子:“是你女朋友写的?”
“不是。”小伙子摇摇头,“是一个月前在铁路边拣的。你看这首诗。”小伙子一个字一个字慢慢地读,“写诗的姑娘该有多美啊。”
“上面有通信地址。你给她写信了?”
“没有,不能写信。写了信,见了面,这种美就没有了。”
看到小伙子痴痴迷迷的样子,管北海的心呼地一下开了,仿佛有千军万马跑过,踩踏得令他喘不过气来。
为什么会这样?是被米香的诗打动,还是被整个亦诗亦画的信的内容打动?他盯着那张信纸又看了一遍,确信将信的内容全部记住了,心才稍微安定下来。
两人吵架不为别的,就为管苹果的那句话,“金光闪闪的句子”。
管苹果读大四,原本有个谈了5年的女朋友。从高三下半年一直谈到上个星期天。米香之前对那女孩不满意,因为高三正是冲刺高考的关键时期,她不好好管束自己,与管苹果谈恋爱,导致了管苹果的学习成绩下滑。米香一直坚信,管苹果没考上清华、北大,完全是那女孩的原因。
可是,因为是管苹果提的分手,米香一下觉得那个女孩不那么讨厌了。再一想,女孩明知道自己不喜欢她,如果跟管苹果结婚,会面临比较棘手的婆媳关系问题,可还是一心一意对管苹果好,照顾管苹果比她这个当妈的还细心,就觉得那个女孩怪可怜的了。再说,都谈了5年恋爱,该给管苹果的肯定都给了,再找男朋友时,身价与姿态不知不觉就会降低,要找像管苹果这样好相貌、好性情,各方面都比较不错的男孩子肯定不可能了。保不准会随便找个男人,糊里糊涂地就嫁了。
想到这,米香就有点同情那女孩了,原本伸向辣子鸡块的筷子转了方向,指到管苹果的鼻子尖上,问他为什么跟女朋友分手。
“她嘴太笨,”管苹果说,“说话不美。我的女朋友必须能说金光闪闪的句子。”
“屁。”这个字从米香的嘴里一下子蹦了出来,她自己也被吓了一跳。要知道米香从少女起就喜欢读文学作品,现在,人到中年了,又开始背诵古诗词,前几天因为背过了“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还想给自己起个别名“米桃叶”。管北海当即给她泼了一瓢凉水:“你是个列车长,不是演员、作家,起什么别名,米香最好,大米香,越吃越香。”
“屁”,按道理这个字不应该从米香嘴里吐出来,可是它就那样毫无预兆地蹦了出来。管苹果与管北海依旧吃饭,似乎一点没有听到。为了弄清它是否真正出现过,米香重复了一遍筷子指管苹果鼻子尖的动作,确认它就是自己说出来时,才将筷子伸向辣子鸡块。辣子鸡块是管北海做的,他炒得一手好菜,只要不在部队,就在家里做好吃的,弄得每一餐都丰盛无比。
“金光闪闪的句子,”米香将辣子鸡块夹起来,说,“能当饭吃?”
“我不管。”管苹果将筷子一扔,“我就要找那样的女朋友。”说完,进屋,背上书包,回了学校。
好在,学校跟家在一个城市,也不怕他不再回来。
晚上,一直到临睡,米香还在生管苹果的气,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搁以往,管北海肯定会劝慰她,两人从结婚起,差不多就是这个状况,米香生气,管北海劝慰,很快打破她心头的块垒。管北海几乎凡事以她为重,这也使米香有着其他女人少有的骄横。
可是,今天晚上,管北海不知在琢磨什么事情,头枕着胳膊,侧着身,面对着窗户,瞪着两只大眼,痴痴呆呆地想,眼皮半天也不眨巴一下。
米香忍不住,用胳膊碰了碰他的后背,说:“这孩子都被你惯坏了。”
管北海回身,一脸诧异地看着米香,一副被打扰了,十分不开心的表情:“米香,你不要闹事好不好?”
“我,我闹事了吗?”很少受到这种待遇的米香一下子愤怒了,坐起来,将身上盖的毛毯一掀,“不是被你惯的,也是被你起名字起坏了。”
“跟名字有什么关系?”
“管苹果,这是什么名啊,一点文化都没有。文化是什么?文化就是金光闪闪的句子啊。儿子从小被苹果、苹果地叫,从小就不金光闪闪,他长大了能不到处找金光闪闪的句子吗?”
“叫苹果不是因为你怀他时喜欢吃苹果吗?”
“我当时还喜欢吃西瓜、吃鸡腿、吃排骨、吃海带,你怎么不给他起名叫管西瓜、管鸡腿、管排骨、管海带呢?你不是说你们家祖上是名人吗,怎么连个金光闪闪的名字都起不了?对了,北海,管北海,管北海同志,我跟你结婚这么多年,孩子都这么大了,你跟我说过金光闪闪的句子吗?你整天大米、小米、老米、米粒、米糠地乱叫,这些称呼多俗气呀……”一边说一边回顾过去,米香一下子委屈得不行,用手碰管北海无法发泄心中的怒火,改成用手抓、用脚踹了。
管北海一翻身下了床,虽然年龄大了,身手依旧敏捷。他顺势掠过床上的毛毯,虽然是老夫老妻,两人一直坚持睡一个被窝,盖一床毛毯。现在,管北海将毛毯抱在怀里,全然不管米香有没有东西盖。他大声说:“我就是对你太好了,把你惯得不成样了。”说完,跑另一间卧室睡去了。
米香下床,赤脚追过去,大喊:“管北海,我要跟你离婚。”
“好,”管北海说,“谁不离谁是小狗。”说完,“叭”的一声关闭了房门。
2
因为生气,米香几乎一夜没睡,凌晨时分才迷糊了一会儿,醒来,一看表已经6点。以往,只要管北海在家,只要她上班,都是被管北海做早饭的声音吵醒。等到起床,洗漱完毕,早餐已经摆在桌子上了,或是油泼面或是臊子面或是雪菜肉丝面……还有两面煎得金黄的荷包蛋、管北海自己腌制的酸咸菜。米香吃得两眼冒光、精神煥发后,提着乘务包出门上班。
乘务包是客运段给列车乘务员配备的工作包,里面放着上班需要的物品。米香值乘的列车是趟绿皮车,早上8点40分从车站出发,途经31个车站,穿越大半个中国,第三天晚上到达祖国边陲的一座城市,第四天凌晨往回返。到家已是一个星期之后。
搁别的人家,妻子这样上班,丈夫早就烦了。车队里,离婚的女人特别多,不离婚的,夫妻感情似乎也不太好。管北海跟那些女人的丈夫不一样,不仅不嫌弃她,还心疼她工作辛苦,只要休息,就什么事情不叫她做,是部队家属院里出了名的暖男。
可是,这暖男现在也放开冷气了。
通常,上班的时候,米香6点半就得出门,7点到达车队,做开车前的准备工作。等到旅客登上列车,他们已经上班快两个小时。
这一次,米香没有听到做早餐的声音,甚至差点起晚了,刚要开口批评管北海“工作不到位”,又猛地想到昨晚他对自己的恶劣态度,心中愤恨起来:“小样,离开你难道就吃不上饭、上不了班不成?” 房门被人“啵啵”地敲响了,打开门,是管北海,怀里抱着一件用报纸包起来的东西,头上、身上落满了雪花,报纸上面却干干净净的。
管北海将东西放到桌子上,报纸的四角散开,米香给管北海写的那些信露了出来。一封一封又一封信,是米香写的,是她的字,里面藏着她的心事。收信的人不应该是管北海呢。可是,怎么不是管北海呢?一开始他就将名字告诉了她,管——北——海,一点没有错。
手伸进口袋,管北海拿出一支笔和一张纸,他在纸上写下“米香、管北海、解放军报”这几个字,递到米香面前:“看吧,这就是我,我没有骗你。所以,不用吓得哭。”他的声音温柔起来,“米香,我挺喜欢你的,我相中你了,咱们登记结婚吧。”
“你怎么说出这样的话?”米香吓得撞到了桌子上,“我跟你第一次见面,你就要跟我结婚。”
“我是真心的。”管北海的手又伸进口袋,拿出来时,手里多了一沓钱,“这是1500元钱,我的全部家当。米香,我将全部家当和自己都交给你。”
看上去,遭受拒绝的管北海没有觉得难堪,他甚至笑了,有些开心的样子。出门时,管北海摸摸米香的头发,说:“担心你一个人害怕,我今晚也住这里,当然,不是这个房间。”
透过纷飞的雪花,米香看到对面一扇窗户透出白色的灯光。
如果管北海不住在对面,也许会更安全。米香这样想,睡觉的时候,衣服鞋子都不敢脱,做好了随时随地跑掉的准备。又想,管北海是军人,素质高,怎么会做出那样的事情?可是,为什么就不能?军人也是男人,并且,管北海的身体看上去那么好……胡思乱想着,不知不觉,米香睡了过去。可是因为不安,睡得又不踏实,第二天,晨光刚刚洒进屋子,她就醒了过来。先检查衣服、被子,跟昨夜一模一样,又看房门、窗户,依然关得紧紧的。
米香站起身,走到窗前。窗玻璃上结着厚厚的冰花,她哈了一口气,用手使劲搓,使劲搓,搓去拳头大小的一块冰花。米香将眼睛贴窗玻璃上,看到院子里铺着厚厚的积雪,积雪上面除了零星的几个不知是鸟、兔子还是黄鼠狼留下的脚印,别的什么都没有。
8
吃过早饭,管北海的领导特意向米香介绍管北海的情况,上进、品质好、负责任,各方面都很出色。米香低着头,什么话都不讲。
管北海推着自行车送米香去赶火车,还没走出连队,两列士兵排着队,跑步来到米香面前,“唰”地站住,一个人大喊:“立正。敬礼。”
年轻的,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如同一棵又一棵笔直的白杨树,站在雪地里的战士,一齐举起右手,向米香齐刷刷地敬礼,大声喊道:“嫂子再来。”
米香吓得一屁股坐到地上,哇地大哭起来:“我不是你们的嫂子,不是你们的嫂子。”
“臭小子们,闹什么!快解散。”虽然是训斥的口气,但管北海脸上的笑满得要掉到地上了。
雪似乎是半夜时分停的,地上的积雪被寒风吹过,又硬又滑,路难走得无法形容。管北海用力骑着自行车,头上很快冒出了白汽。又怕米香冷,嘱咐她靠自己近一些。米香刻意与他保持距离,手紧紧抓住车座边缘,指头很快就冻僵了。
有好几个问题,米香要问管北海:他如何知道自己写的诗与通信地址的?是在铁道线上拣到的,还是在《解放军报》上看到诗后,跟编辑要来的通信地址?如果是在《解放军报》上看到诗,又是谁把她的诗投给编辑部的?那个“丰美俊朗”的军人,他认识吗?
“丰美俊朗”?米香深深吸了一口气,是不是这辈子都要看不到他了?眼泪又要从眼里流出来了,米香抬眼向远方看去。山、树木、田野全部被积雪覆盖,四处白茫茫,都看不出天与地的分界了。就在那个地方,似乎就是在天地相合的地方,一列绿色的火车仿佛流淌的春天,慢慢地驶了过来,它仿佛看到了米香,发出了一声响亮的长鸣。
“火车,火车,”米香拍管北海的后背,这是两人第一次身体接触,“快点,快点,晚了就赶不上了。”
管北海躬起背来,两条腿用力,加快了踩脚蹬的速度,前面是个下坡,按道理应该刹车的,可是为了更快一些,他又用力踩了两下脚蹬子。自行车颠簸了一下,眼前的雪突然像海水一样荡开波澜。米香感觉自己要飞起来了,尖叫一声,抱住了管北海的腰。
伸了两次手,才抱住了的,这腰似乎太粗了……
不知道怎么,两人就摔到了地上。管北海一下子跳起,没等站稳,就来扶米香。米香的头发、衣服沾满了雪,手套也掉到地上。站起来后,她甩开管北海,扑打身上的雪,一拍,手指钻心地疼,低头看,才知右手中食被什么东西划破了,鲜血从指头上滴下来,洇红了小一片积雪。
管北海蹲下身,没等米香反应过来,就将她的手指含到了嘴里,用力吸了两口,拿出来,随即吐出一口带血的唾沫。等到将伤口上的血都嘬干净了,管北海将米香的手塞进了自己怀里。
“天太冷,手指冻坏了就麻烦了。等暖过来,我给你包好。”
热乎乎的气息顺着手指、手背、手腕传遍了米香的全身,她浑身上下,连同头发丝、脚趾头都暖烘烘的,偷偷看管北海,这张脸也不太丑啊,那刚刚还心心念念的“丰美俊朗”的脸似乎不那么清晰了。
远方的绿皮火车又发出一声响亮的长鸣,米香的目光穿过管北海宽厚的肩膀,看到火车的身影越来越小,越来越小,最后消失在茫茫天地间了。
这火车是赶不上了。
米香似乎非常不开心地叹了口气,低下头,说:“管北海,要不,咱俩就结婚吧。”没有电影、小说里出现的那种情景,管北海没有高兴地叫起来,也没有用力地拥抱米香或是低下头亲吻她。他只是更紧地握住她的手,说:“放心,我会一辈子对你好。”
9
说起来,管北海对米香确实挺好。起初两人两地分居,米香一个月有大半个月在列车上,觉不出丈夫在家与不在家的区别,有时看到同事两口子吵架,想到去部队探亲时,管北海对她百般呵护、宠爱,恨不得连水都要喂到她嘴里,倒觉得不在一起住挺好的。等到生了管苹果,管北海就想尽办法调到了她所在城市的部队。调来就调来吧,米香也没觉出什么,別人家的丈夫不都这样吗?她没叫管北海转业,已经是非常贤惠了。两人离得近,反倒不如以前亲了,米香时常与管北海生气,火大时,便说:“离婚,离婚。”管北海也生气,只是从不跟她吵,更不肯骂她,听她说“离婚”二字,便做了好饭菜端到桌上。管北海总觉得米香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伴随着列车在大半个中国穿行,十分辛苦,因此承揽了大部分家务,做饭的手艺也日渐精湛,简直可以跟饭店厨师媲美。 事态似乎陷入了僵局。乘警咬着嘴唇,看着窗外。窗外是一片一片的水洼,水洼的旁边是黑瓦覆盖的二层民居。民居的高处,飘着一丝又一丝轻薄的云彩,挂在山边的夕阳,将灿烂的金色涂满了半个天空。
一天的工作即将结束,如果没有这位不说话的男旅客,米香他们该轻轻松松地下班了。
徐兴转身往外走,一名女旅客好像要找什么似的,急匆匆地跑过来,一头撞到徐兴身上。徐兴一闪,女旅客身子一歪,眼看着要倒到地上,握在手里的手机也甩了出去。
徐兴一伸手,托住了女旅客的腰,另一手握住了她的手机。女旅客躺在徐兴的臂弯里,扎辫子的橡皮筋断了,一头乌发披散开来。她吃惊地看着徐兴,说:“我找列车长,你是列车长吗?”
不知为什么,徐兴的脸红了,胳膊一使劲,将女旅客扶了起来,是位二十出头的漂亮姑娘,身上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脸上的皮肤好得……好得……怎么形容呢?徐兴想起米香经常背的一首诗:“常羡人间琢玉朗,天应乞与点酥娘。”对的,“点酥娘”,好得就像“点酥娘”……
不对,不对,“琢玉朗”跟“点酥娘”是一对恩爱的碧人。米香老说他是“琢玉朗”,这陌生的第一回见的女子怎么就会成“点酥娘”了?
这样想着,徐兴的心跳得快起来。他站直身子,像在部队时那样,双腿一并,一指米香:“列车长在那。”
姑娘站在原地,看着徐兴走到车厢尽头,才回过身,来到米香面前,说:“车长,我来还钱。”
“我没借给你钱……”
“不是我借的。是一位阿姨借的。她下车了,托我将钱还给您。”
米香才想来,有位女旅客借了她500元现金,说微信转账还钱,因为她急着救助昏迷的旅客,没有转账成功。
收下钱,米香问姑娘是那位阿姨的什么人,为什么没跟着一起下车。姑娘说不认识她,只是坐在同一个座位上。
“不认识,就敢托你还钱啊。”
“您还不认识她呢,就敢借钱给她。”
“我跟你不一样,我是列车长,我穿着制服呢。”
“车长,”姑娘抿嘴一笑,说,“我们就相信穿制服的人。”
相信穿制服的人?米香低头看身上的铁路制服。确实这样,只要穿着这身衣服出门,总会遇到向她问路的、打听事的、寻求帮助的人。有一次,她陪管北海到火车站买票,一位年轻妈妈将怀里的孩子塞到她怀里,说:“大姐,帮我看一下,我去退票。”
那孩子一岁多一点,趴在米香怀里倒也乖,只是老歪着头去看妈妈。等到年轻妈妈退票回来,米香说:“你不怕我是坏人,将你的孩子抱走?”
年轻妈妈说:“不怕啊。你穿着制服呢。”
还有一次,也是在火车站,一位姑娘在候车室托米香帮忙看箱子,她去售票厅改签车票。米香守着箱子等了一个多小时,不见姑娘回来,心中暗暗着急。候车室的客运员批评她:“你也是老铁路职工了,怎么做这么幼稚的事?箱子的主人是不是走了?箱子里是不是装着危险的东西?如果她回来了,说箱子里的东西少了,赖你偷了怎么办?”
米香一想也是,将箱子推到客运员脚边,自己到候车室找那位姑娘,姑娘还排在长长的改签队伍中间。米香说:“箱子给了我这么长时间,你放心啊?”
“放心啊。”姑娘说,“你不是穿着制服吗?”
12
“旅客朋友们,现在广播找人。”列车广播响了起来。米香听完广播,心里一怔,广播寻找的是那位不言不语的男旅客,广播员请他马上接听手机。
这时,男旅客的手机屏幕亮了,上面显示“老婆”两个字。男旅客立刻按断电话,可是屏幕马上又亮了,“老婆”两个字又显示出来。反反复复五六次,男旅客拿起手机,大吼一声,“你想干什么?老打什么电话?”
只听电话里一个女人哭喊道:“你出车祸了?啊,出车祸了?伤得厉害吗?”
“我在火车上。好好的,怎么就出车祸了?谁说我出车祸了?”
米香跟乘警异口同声道:“你会说话啊。”
男旅客反应过来,要想继续装哑巴已经不可能了。他先劝慰住妻子,然后脱下鞋,从鞋垫下掏出身份证,说:“对不起了,列车长,对不起了,乘警。买票买不上,就想了这么个损招。我现在就补票,现在就补票。”说完,微信付款,一脸惭愧,一脸内疚,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补了车票。
男旅客离开餐车,徐兴也返回来,冲米香跟乘警一扬头,一脸的小得意。米香说:“又是你捣的鬼?”
“怎么是捣鬼?是使了一小计。”徐兴说。乘警查验车票时,男旅客的手机屏幕亮了一下,虽然只是一刹那间,徐興却看到了一个手机号码,是来电,被男旅客按断了。徐兴在部队受过记忆训练,短的句子或数字看一眼就能记在脑子里,因此记住了那个号码。走到男旅客听不到的地方,徐兴拨打了那个电话,告诉对方:自己是列车上的工作人员,男旅客突发疾病,陷入昏迷,虽然被抢救过来,但需要家人接站,送医院诊治。
对方问徐兴如何知道他的手机号码,为什么联系他而不联系男旅客的妻子。
徐兴说:男旅客意识不清醒,只提供了这个“未接电话”号码。随即,徐兴将自己所在的车次和姓名告诉了他。对方打消了疑虑,将男旅客妻子的手机号码告诉徐兴,还说:“我就奇怪呢,他怎么不接我的电话?”
徐兴给男旅客的妻子拨打电话,谎称男旅客出了车祸,住进医院,需要一大笔手续费,要男旅客的妻子打5万元到一个账号上。
这是一个不会有人上当的骗术。徐兴相信男旅客的妻子会给他打电话核实真假。如果男旅客不接电话,她会越发着急,非要把电话打通不可。
米香跟乘警直夸徐兴聪明,徐兴说:“我是谁啊,武警出身,反应快着呢,脑袋聪明着呢。”
“你当过兵啊。”那位姑娘张嘴说道,“我最喜欢和崇拜军人了。”
13
处理完事情,也到了交接班的时候,值夜班的列车员排着队,从宿营车依次走过来,走到自己值乘的车厢,换下下班的乘务员。 下班的乘务员集中到餐车吃晚餐,然后回宿营车休息,第二天天亮时,再到值守的车厢上班。两班倒的乘务制度,现在只有长途绿皮车才有。
吃着饭,那名男旅客突然走进餐车,问:“谁是徐兴?”气势汹汹,跟刚才补票时的惭愧、内疚、可怜截然不同。米香怕他对徐兴动手,先站起来问:“什么事?”
徐兴却不怕,走过来,将米香挡在身后,说:“我就是徐兴。”
“你这个骗子。”男旅客指着徐兴骂,“作为铁路工作人员,竟然采用欺骗的手段叫我补票,竟然说我昏迷,说我出了车祸,我要去告你们。”
徐兴跟米香一听,笑起来。两人不愿意跟他争论,坐下继续吃饭。乘警挡住他,说:“我正要找你,恰好你来了,咱们算是有緣分。”
原来,乘警调取了男旅客的购票记录,发现他从2014年开始,使用“票头、票尾”的方式逃票138次,偷逃票款15000多元。男旅客需要转交车站派出所,进行补交票款和罚款处理。
男旅客要跑,乘警一把抓住他的手腕。徐兴也过来帮忙。男旅客指着徐兴说:“你是练家子。我不跟你斗。跟你斗吃亏。我的行李还在车厢里,你帮我扛过来。”
原来,男旅客是做生意的,每年往来杭州、上海等城市进货,为了省钱,想出用“票头、票尾”逃票的损招。
虽然已经下班,徐兴还是到车厢,将男旅客的两大袋子衣服扛到餐车。那名年轻姑娘见到徐兴,又跟了过来,一脸的崇拜和兴奋,非要徐兴的手机号码。餐车里的乘务员都冲徐兴笑。这种情况下,徐兴怎么好意思将自己的手机号码告诉姑娘?姑娘越是讨要,他越是装出严肃的样子,不理她。
米香看他俩站一起,一样的干净,一样的俊美,真的是赏心悦目的一对年轻人。这么好的两个年轻人,即使不成为恋人,也应该成为朋友。她冲姑娘招招手,姑娘走过来,米香说:“咱俩加个微信,好不好?”
宿营车里,米香将姑娘的情况告诉了徐兴。独生女、在读研究生、家住海边的城市,喜欢有担当、有责任心的勇敢的男孩子,当然男孩子要长得帅。
“你如果觉得好,”米香说,“我就把姑娘的微信号给你。”
徐兴问:“车长,你相信列车上的爱情吗?”
“相信啊。不光相信,还目睹过爱情在列车上发生呢。”
单位里,好几位跟米香同龄的男乘务员娶了遥远省份的女子为妻。他们都是在列车上相互遇见,萌生爱意,最后结为夫妻。有位男乘务员的妻子还是少数民族,年龄比他小20多岁。当年,很多人认为女子是被男乘务员拐骗来的,等到她醒悟过来,一定会离婚逃跑,哪知女子爱男乘务员爱得要命,不仅给他生了儿子,还天天担心他出乘时喜欢上别的女人。
“我跟你管叔结婚,还跟火车有点关系呢。”
“你跟管叔是在火车上认识的?”
“不是在火车上认识的,是因为追火车,知道了他。又因为追不上火车,和他结了婚。”
“车长,我都被你绕糊涂了。”徐兴说,眼睛一直盯着米香的手机。
米香知道他想得到姑娘的微信号,于是发送过去。对于徐兴,她真的是满心喜欢,正直,正义,有能力,有责任感,这一点跟管北海非常相像。
“管北海……”米香不由得念叨出声。刚才一直忙,没有时间想他。此时,一闲下来,管北海猛地涌进她的脑子里。
这个男人,不知道在干什么,还在生她的气吗?
14
此时的管北海,坐在另一趟绿皮车上。部队给他安排了紧急任务,并且要对家属保密。以往遇到这种情况,管北海都会跟米香说:“出门一段时间。”这次,因为米香出乘,他索性不跟她说了。米香任性、使小性子,现在正因为“金光闪闪的句子”生气,知道他要出门一段时间,肯定又要发脾气,徒增一些不必要的烦恼。
一想到米香,管北海的嘴角就掠过一丝笑意。这个女人,其实不太适合做军人的妻子,不够独立,不够理解人,喜欢像小猫一样挠人,有时候还想由小猫变成小豹子。可是,他就喜欢她,见她第一面的时候就想娶她,并且,在一起过了这么多年了,还像刚谈恋爱时那样呵护她,容忍她。
其实,认识米香之前,管北海谈过两个女朋友,论相貌、家境、工作、文化程度,都比米香优秀。可是,跟她们在一起,就是找不到那种爱的感觉。而米香,还没有见面,仅仅看到她写的信,便有了心动的感觉……
那一次,管北海坐火车去看望大学同学,同学喜欢写作,在《解放军报》见习。坐在管北海旁边的小伙子一上车就读书,是《霍乱时期的爱情》,书里夹着一张瘦长的粉红信纸,看过一页,小伙子就将信纸抽出来,夹到新的书页之间,当作书签使用。可是,书签有些大了,小伙子必须用食指跟拇指捏住它的一角,不使它挡住书页,才能看完整书上的文字。
管北海看小伙子的样子,感觉好笑,说:“你把信纸抽出来,等不读书了,再夹在里面多好。”
小伙子说:“不好。信纸上写着诗呢,你看写得多好。夹在书里,满书生香。”说完,指着信纸上的字给管北海看。
是蓝色的非常好看的楷书,一行一行竖着写的,有一种典雅古朴的味道。信纸左下端印着一株垂柳,柳梢挂着一弯新月。新月旁边也印着一首古诗: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月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诗脚处写着一行略小的黑色行书:米香,通信地址……
管北海问小伙子:“是你女朋友写的?”
“不是。”小伙子摇摇头,“是一个月前在铁路边拣的。你看这首诗。”小伙子一个字一个字慢慢地读,“写诗的姑娘该有多美啊。”
“上面有通信地址。你给她写信了?”
“没有,不能写信。写了信,见了面,这种美就没有了。”
看到小伙子痴痴迷迷的样子,管北海的心呼地一下开了,仿佛有千军万马跑过,踩踏得令他喘不过气来。
为什么会这样?是被米香的诗打动,还是被整个亦诗亦画的信的内容打动?他盯着那张信纸又看了一遍,确信将信的内容全部记住了,心才稍微安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