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的数学语言探究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ke52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的教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在课堂中的脑力劳动效率,生动幽默的教学语言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专注度。小学教师应当学会掌握数学语言,具备灵活的思维能力、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将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有效紧密地结合,有利于数学活动有效顺利地进行。这样也能更好地锻炼提高学生准确、有效的逻辑思维,从而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关鍵词:小学数学;数学语言;教学语言
  良好的数学语言能力基础是应对后期数学课程内容学习的保障,而小学课程教学是数学学科教育的基础阶段。加强对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是教师不得不重视的一项任务。
  一、小学数学语言分析
  1.概述
  数学语言不仅是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通用语言,也是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数学交流是数学思维活动中重要的环节,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形式”,学习和掌握数学语言是实现有效交流的前提。数学语言也是一种抽象的人工符号系统,因此也是数学教学的难点之一。因此,教师应加强注重对数学语言的训练,以便学生能熟练地驾驭数学语言,灵活掌握、融会贯通。
  2.数学语言的分类
  数学语言由数学概念、术语、符号、式子、图形等组成。通常我们将数学语言大致分为两类,分别是抽象性数学语言和直观性数学语言,按照体现形式数学语言又可以分类成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每种形态的数学语言都有它们的优势。例如严谨的概念定义可以揭示对象的本质属性;将术语与科学、自然相结合,更能规范完整体系;符号的加入更能形象地表达抽象的数学知识;公式更便于运算,有助于学生思考;数学图形表现能更加直观等。
  3.数学语言的特点
  数学语言是数学理论的基本成分,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语言的主要特点,也就是说数学语言具有科学性、简洁性、通用性。
  4.针对数学语言的教学策略
  数学语言是现代小学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就数学语言的特点,应制定相应有效的教学策略。部分数学语言可能不能完全体现具体的数学知识,对学生来说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注重数学语言的互译性,注重与实践结合,是解决问题的一项重要内容。用学生熟悉的语言方式表达具体的实物,让学生能更加透彻地理解问题,更便于将数学语言运用到实际中去。语言互译主要是指:①普通语言与数学语言之间的互译(将普通语言用数学符号图形具体形象的表达过程);②将数学语言转换为普通语言(比如对具体的公式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相应的语言描述);③各种形态的教学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图形、公式、符号之间的相互转换)。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加强对叙述语言中关键词句的推敲、深入理解符号语言的数学意义、理解图形语言的数形状关系、结合思想方法教学,用最有效的方法解决最实际的教学问题。
  二、小学数学教师的数学语言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数学的概念内容与数学语言能力良好地结合,专注加强培养数学语言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学生通过掌握理解、分析运用知识,提高数学成绩。
  1.示范数学语言
  因学生在小学阶段模仿力较强,创造性思维较弱,所学知识有限,所以教师应在加强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培养过程中做出合理的示范,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但同时教师的数学语言也对学生掌握数学语言的情况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教师也应该加强自身的职业素养,提高自己的数学语言能力。以便在教学中能够将信息全面、有序、简练地表达,并让学生准确接收,做出良好的示范。
  2.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在教学方法中融入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对于一些对数学语言理解不清晰、基础较差的学生,而且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没有达到一个高度的水平,过度专业的表达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配合生动的表达方式讲解陌生的数学语言知识,让学生更容易领会,更有信心学习。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对于一些基础较强的学生,教师应该利用学生熟悉掌握的语言方式,加入一些新的数学语言,调动课堂的气氛,勾起学生求知欲,让学生善于思考,合理联想,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3.提供数学语言的语言情景
  在培养学生数学理论的过程中数学教师也应该注重语言情景的配合。在运用情景中体会数学语言的关键,加强对数学语言的记忆,从而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的交流能力和应用能力。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结合实际情况对数学语言情景进行合理创设,并给学生赋予相应的角色,让学生参与到情景当中,让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体会理解数学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语言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控制日常用语的使用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督促学生的数学语言积累训练
  重视数学语言的积累也是保证数学语言训练开展的一项重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调动学生自主思考的意识,在学习应用题、例题的过程中不断阅读,分析、理解和掌握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数学语言。由于数学语言具有严密、简洁的特点,规范准确地思考和回答问题,有利于数据概念的构建,增强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例如教师训练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单位名称,如几杯茶、几棵树、几块糖等,在解答应用题时要在答案后面注明单位。学生拥有了使用单位名称的能力才能将其在解题中灵活运用。
  5.提高学生应用意识
  让学生了解数学语言在数学课程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分析改正具有严重数学语言缺陷的反面例子,让学生解决出现语言问题的原因。例如在讲解“质数和数”时,将质数和合数混合,让学生去分析,得出相应的正确答案。这就需要学生对解质数和合数的数学语言有清晰准确的了解。让学生注重掌握数学语言的必要性,提高学生的主观学习意识,提高学生对数学语言的应用意识。
其他文献
在大中型设备吊装或搬运中,经常需要应用到汽车起重机,由于汽车起重机在使用过程中涉及到高空作业,再加上大多数的流动作业现场环境较为复杂和恶劣,致使汽车起重机在保养与维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钢板桩在港池池壁承台中的应用,并提出了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及相关注意事项。
应用GLIM软件对胃癌高发区福建省长乐市胃癌分子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广义相对危险度分析,探讨代谢酶基因多态、吸烟与胃癌危险性的联系。结果表明: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谷胱甘肽转硫酶M1(SGTM1)基因型和吸
不锈钢焊接变形将对于构件表面的美观性及其使用性能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分析了焊接工艺对不锈钢焊接变形的影响因素,围绕采用多元方法强化焊前控制、依照焊接顺序实施过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