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开放式婚姻

来源 :海外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shuiyi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和丈夫实行开放式婚姻,并非完全因为他患有严重的神经免疫性疾病,但我觉得也有这方面原因。当一个人总是病病泱泱的,他会想在身体舒服一些的时候,抓住一切机会,享受那点残存的快乐滋味。当你的伴侣病了,你会更渴求快乐。
  我和男友RJ在一起5年了,结婚前不久,我们决定实行开放式婚姻。RJ要去里约热内卢参加一个不带女伴的告别单身聚会,他告诉我那里有小姐,其实就是个俱乐部形式的夜总会。而我似乎还鼓励他去,我对他说:“我真不觉得我会介意你有那种经历。”听上去好像我真的对此不在乎。但其实我是在乎的。我的疑问是:如果RJ去了里约,并体验了那里的似火激情,那我能得到什么?打那时起,我们便开始实行开放式婚姻。但我们并不是放浪之徒,我们根本不是。我们各自行动,自己玩自己的,同时还定了一些规则来约束彼此的行为。
  RJ要遵守的规则是,倘若他有可能和别人发生关系,他必须事先获得我的首肯。同时,事后他必须对我如实交代全部的经过和细节。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我拥有一种控制感,以免因未知而恐慌。对我来说,最大的恐惧就是做一个一切都蒙在鼓里的妻子。我宁愿做那个躲在衣帽间或厨房里的偷窥者,悄无声息地洞察着所发生的一切。
  
  RJ要遵守的第2条规则是,如果他要同别人发生关系,那么只能发生在本州之外。只有一次我破例同意他可以在纽约州内进行,那次的情况很特殊,但我同意的前提是,两次见面后,他就要终结那段关系。我不希望他和那个女人有机会开始约会。我对RJ说,两次见面后,无论他有没有搞定那个女人,都要断绝和她的来往。他做到了。
  为我制定的规则不同于RJ。比起他,我自由多了,我可以与任何我想与之交往的人(我和RJ的共同朋友除外)做任何我想做的事,地点也不限(我们的公寓除外)。与我不同的是,RJ不想知道我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的任何细节,这意味着,我可以随心所欲地生活,与任何我选择的人发生关系,然后对此守口如瓶。我也不能向我丈夫取经如何与男人打交道,尽管我很想这么做——因为男人是一种令人捉摸不透的生物,碰巧你的丈夫是个男人,他也许能给你一些建议,但你也不能这么做。此外,家里的公用电脑上还不能出现相关的不雅照片。如果有,我必须自己收藏好。
  最后,我们双方都要遵守的一条规则是,我们必须做好安全措施,并且自始至终,不能动摇我们之间的爱情。我们并没有对这一条做明确说明——我们的感情不能动摇。我觉得可以这样理解:我们不能爱上别人;不能离开对方。
  我和丈夫实行开放式婚姻,并非完全因为他患有严重的神经免疫性疾病,但我觉得也有这方面原因。当一个人总是病病泱泱的,他会想在身体舒服一些的时候,抓住一切机会,享受那点残存的快乐滋味。当你的伴侣病了,你会更渴求快乐。结婚前,我不知道他的病会对我们的生活有何种影响;不知道我们将会穿越国土来到4000英里外的洛杉矶,只因为这里的气候更有利于他的健康;我也不知道,将有多少活动,我将只身出席,无人陪伴,虽然我已经结婚了。
  慢性病是一种单调乏味的存在,令人无聊透顶。得病的人可能因此抑郁,身边的人便也跟着抑郁起来。我想从疾病的黑暗和乏味中逃脱出来,无拘无束地享受生活,享受年轻的状态。我想拥有年轻的感受,而RJ 的病又大大加剧了我们之间10岁的年龄差。我想感觉自己很年轻,因为他的病让我觉得,我的时光也在无声无息地一点点溜走。
  “被允许”可以寻找其他伴侣的最初两年里,我并没有付诸行动。我觉得我从情感上还无法接受这种关系。我虽然有一个想恣意寻欢作乐的大脑,却有着一颗纯情的少女心。我还记得20岁出头,与RJ相遇前,我曾是一个黏人、痴情的小丫头。所以我认为,我根本做不到不动感情就开始一段关系。但是婚后,我不再在乎自己是否可以搞定这种不投入感情的交往方式。婚后的第二天,我就抑郁了。我抑郁不是因为我跟RJ结了婚,而是因为我成了一个妻子。我感到一切都完了。
  我從不看浪漫喜剧,我也从不觉得婚姻就是完美的幸福结局。我知道影视剧中的喜结连理并不意味着一切皆大欢喜,它也从不是我梦寐以求的理想归宿。所以,成为妻子并不是我的梦想,但是相比失望,我更感到困惑:成为妻子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个词听起来让人不舒服,又土又狭隘。我不想要这个结局。我开始付诸行动。
  起初大多数时候,不是年轻男人主动,就是我对年轻男人主动——我喜欢年轻的,因为我已经有一个老男人啦!如果对方有意,我会让他知道——他有机会,我对他感兴趣。当我主动时,我会很自信,因为作为有夫之妇给了我自信——即使遭到拒绝,我也不会觉得我对男人没有吸引力。我广撒网。我觉得男人不会拒绝性。我觉得我没被拒绝过。
  但进一步交往后,问题就出现了。如果我对对方没感觉,或者发生关系后,我感到失望,我就会觉得恶心,会后悔。但是如果那方面我们很合拍,对方又英俊性感,足够聪明,让我觉得他有天赋,才华出众,我就不想去找新目标。我确实动过感情。
  亨特是我第一个交往对象。他教我发裸照时不要拍脸,我觉得他人很好。与他交往的一个月里,我们在街上亲热过,在他的公寓里过夜两次。我很迷恋亨特,总是期待他的短信,在我心目中,他是一个天才艺术家——他家的天花板上有摄像头,他常在家里录视频——但事实上,他是搞IT的,有染发的癖好。有一天晚上我约他,被他拒绝了,原来他自己在打游戏。我意识到,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我会受伤。
  接下来是保罗,我们在创造性写作课上认识。起初我觉得他是同性恋。一天晚上等地铁时,我问他有没有男友,他很震惊,说他是异性恋。第二天,他就开始执着地追我,还在我的脸书上留言:我会让你知道我是直男。不过他从没试图跟我发生关系。我们断断续续地短信联络了几个月。他时常失去音信。他一失联,我就慌了神儿。我质问他,他说他不能跟有夫之妇在一起。我也不清楚他究竟是同性恋,还是个保守无聊的直男,抑或只是太有节操,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可能有下文。   然后是布兰登,他来自长岛,是个摩托车手。我们通过交友网站认识,这个网站的目标客户就是年长女性和年轻男子。虽然我只有30岁,算不上年长女性,但RJ的病让我有一种老迈的感觉,所以我来了这里。布兰登常常骑着他的摩托车带我去兜风,我们在他的皮卡上过夜。我幻想过搬到长岛和他一起生活,他经营他的汽修厂,我经营我们的小家。但我不认为他也这么想过。
  接着是汤姆。我是他的第一个女人。离开他时,我建议他,对待下一个女伴要温柔些。
  然后是内森。我很喜欢他。
  接下来是马修。我和他在大街上亲热,因为我想忘了内森。然后我就迷上了马修。
  再然后是本,一个漂亮可爱的男孩,其实他也是同性恋。我们经常吻上几个小时,然后谈论存在主义和那个他喜欢的加州男人。
  所有这些经历,让我仿佛又回到少女时代,时而兴奋不已,时而心碎神伤。其实我想要的是一个丈夫和一群对我俯首帖耳、随叫随到的男朋友。我知道那样做不公平,但只是想想没什么不公平的吧?你可以得到你想得到的一切。但是那些愿意与有夫之妇交往的男人,是不太可能俯首帖耳、随叫随到的。
  所有这一切并没有危及到我的婚姻,相反,它们使我的婚姻关系更牢固。传统的婚姻关系不允许已婚者与其他人交往,而我们完全跨越了这条鸿沟,我和RJ之间不存在任何与此有关的猜疑,比如是否爱对方、是否及时给对方回短信、是否讨对方的欢心。摒弃这些猜疑后,我们的关系更加紧密,更水乳交融。
  自从与别的男人交往,我越发觉得,与我的丈夫发生关系,甚至于有丈夫这件事,都只不过是多种可能性中的一种。我与不同的男人见面、告别,包括我的丈夫,他也是这些男人中的一个:他们的每一张脸都是不同的,所以当我见到我的丈夫时,这张脸对我来说,也是新鲜的。当我知道RJ与别的女人发生了关系。我也会像其他女人幻想他那样,幻想自己的丈夫。我喜欢想象别的女人想要我丈夫的感觉,那使我也更想要他。
  唯一一个险些危及到我的婚姻的男人是德米特里斯。他是我最后一个情人。他跟其他人都不一样。我俩并没有迅速擦出火花。我们身处异地,发调情短信和邮件传情达意,在纽约的酒店里会面,这样持续了一年。我对他极其依恋,对他的情愫甚至使我开始怀疑我和RJ婚姻存在的意义。
  我在RJ和德米特里斯之间摇摆,无从抉择。3个月才见一次面的人和一个天天见面的人如何比较?一个并不太了解的人和一个认识了11年的人又如何比较?见得少、不甚了解的那个自然增添神秘感,更有吸引力。你看不到他的缺点,你也没有机会看到。德米特里斯就给我这种感觉。我看到他的那一面,令人惊叹,虽然我知道那是一种幻象。当他不在我身边时,我心中的他近乎完美。我时常问自己,为什么RJ没带给我这种感受。理性一点时,我是知道答案的。但感性起来时,这个问题就非常折磨我。
  当初约法三章,RJ不想听我与其他男人的细枝末节,但我依然向他坦陈了我对德米特里斯的感觉。我对他说我可能爱上他了。用RJ的话来说则是“你被你心里隐藏着的那个贱人打败了。”实行了5年的开放式婚姻后,我们最终达成共识,终止这种状态。我同德米特里斯可能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公开讨论开放式婚姻给人一种安全感。我感觉我越开诚布公地討论这件事,我的那些异性恋女性朋友越会觉得我疯了,或说我太理想主义,或者全盘否定我。当她们的丈夫有欲望而不言,或者她们自己有欲望而不言时,人们就会觉得婚姻受到了威胁。人们口中常说的“婚姻本来就是那么回事儿”,表面上是那么回事儿,但事实未必如此。
  无论何时都有人搞婚外情,这可能就是一夫一妻制的附加选项。但是开放式婚姻未必就会放浪形骸、无法无天。规则是一定有的,也不必纵欲过度。开放不意味着一把年纪还在游轮上狂浪不羁,也不意味着整日在大麻的烟雾缭绕中醉生梦死。寻常如我般的普通人都可能“开放”。
  我的同性恋朋友们对此十分理解。他们欣赏我这种婚姻模式。他们觉得我“浪漫如法国人”,“思想很新潮、生活很前卫”,我简直是异性恋世界中的一根标杆、一座灯塔。当我跟朋友们说,我和RJ不再“开放”了,直男直女朋友们都表示赞赏,纷纷道喜,同性恋朋友们则表示很失望。
  我不觉得我和RJ会这样一直“不开放”下去。我们的关系仍然处于一种持续地进化发展中。恪守忠贞或是有所开放始终是有待讨论的议题。RJ健康状况的好坏是我们是否重新“开放”的关键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
  没错,开放式婚姻是一种令人舒适的保护性机制。由于我丈夫的病,我的婚姻永远不可能像我朋友们的婚姻那样,像寻常人的那样。我觉得这也没什么,不一样就不一样吧。我可能也不想要他们那样的婚姻:事无巨细,老夫老妻了还天天黏在一起。不过看看现在我的婚姻,我仍然觉得,我和RJ这样的人,会不适应传统婚姻。或许,对我们来说,做彼此相爱的人,好过做一对夫妻。
其他文献
食材(4人量):200克小扁豆550毫升鸡汤1个洋葱1根胡萝卜1束香料橄榄油3根葱,切片80克口蘑,切片100毫升白葡萄酒100克黃油400克多种蘑菇拼盘盐和胡椒3枝百里香,去梗4块鲈鱼,每块250克左右步骤:1. 冷水泡小扁豆1小时,控干后用150毫升鸡汤、洋葱、胡萝卜及香料束煮制。汤滚开后,转小火煨制30分钟或待扁豆半软。捞出扁豆待用,去除洋葱、胡萝卜及香料束,留下50毫升汤汁备用。2. 烧
食材(4人量):2个洋葱,1个切片,1个切丁4根芹菜,2根切段,2根切末半根茴香根,切碎橄榄油1束百里香、月桂叶香料(1香料包)2斤貽贝,洗净100毫升白葡萄酒80克黄油2根胡萝卜,切丁1根韭葱,切末2瓣大蒜5个西红柿,去籽,切丁700毫升鱼汤2撮藏红花150毫升高脂厚奶油盐和胡椒半根法棍,切块步骤:1. 以少量橄榄油煎洋葱片、芹菜及茴香根,加入香料束、贻贝、白葡萄酒,盖盖儿大火熬制。时而颠勺翻
食材(4人量):盐和胡椒1只整鸡,2斤半左右大小1汤匙黄油3根大葱,切碎1.5汤匙龙嵩醋100毫升白葡萄酒100毫升鸡汤350毫升高脂厚奶油2湯匙碎龙嵩叶烤土豆若干,装盘待上步骤:1. 预热烤箱到180C/Gas 4。将鸡置于耐热烤箱托盘中,加入调味料腌制并均匀上色,放入预加热好的烤箱,烤制50分钟,或烤至鸡身渗出油汁。从烤箱中取出鸡,盖盖儿焖置。2. 将盘中的油脂倒出,盘中放入黄油和葱末,小火
食材(4人量):175克砂糖600毫升稀奶油2根香草荚,刮籽待用3片吉利丁2汤匙朗姆酒2个芒果,切丁10个荔枝,去核,切丁2個酸橙的橙皮和橙汁8片罗勒叶,切碎8片薄荷叶,切碎步骤:1. 首先制作糖水。将75克砂糖倒入75毫升水中,轻搅溶解,待水烧开,放凉。2. 加热稀奶油、香草籽和100克砂糖。用凉开水把吉利丁泡软。奶油煮开后,从火上取下,置于朗姆酒和脱水的吉利丁中,均匀搅拌。用细筛过滤进烤碗或
食材(4人量):100克熏培根400毫升厚奶油盐和胡椒肉豆蔻籽750克土豆,去皮切薄片1瓣大蒜步驟:1. 培根切丁待用,先把奶油、盐、胡椒和肉豆蔻籽搅拌在一起,再搅入土豆片。2. 在烤盘四壁擦抹蒜瓣,先将1/3的土豆奶油拌均匀填入烤盘中,再将一半的培根丁点缀于奶油拌中,然后倒入另1/3的土豆奶油拌,再放入剩下的培根丁,最后将余下的奶油拌全部倒入,轻轻压平。3. 给烤盘盖上黄油箔纸,烤箱设定为16
食材(可供多人食用):500克面粉1湯匙盐20克鲜酵母80克去核橄榄1汤匙百里香和迷迭香叶4汤匙橄榄油步骤:1. 将盐撒入面粉中,用300毫升热水将酵母融解,加入面粉并揉成面团。揉制12分钟后,使用面团加工器令其成形。盖上盖子,放置45分钟待其膨松可用。2. 拿出面团,置于撒有面粉的桌面上,加入橄榄、香草及橄榄油,将面揉成球形,再擀成15毫米的厚度。3. 放入烘盘,用刀切6道,形成树叶的形态,盖
来自瑞士日内瓦的名匠“百达翡丽”以一支支钟表铸造了辉煌的历史。7月,纽约展出了其中的精品。来自瑞士的小物件运抵美国,这样史诗般的奢華庆典似乎前无古人。今年7月在纽约“The art of watches”(钟表艺术)的展会上,世界顶尖制表企业百达翡丽展现了高超的专业水平和卓尔不凡的品质。观众免费入场,可欣赏到稀世的腕表、怀表,了解其与政界、体育界、美国收藏界名人千丝万缕的关系。以下介绍几款最特别的
处女神牛松阪9:30楼下停车场。伴随着车子引擎的第一次启动,旅途就这样默默开始了。京都的天空飘荡着一种似霾非霾的物质,阴阴的却清新湿润。我心中满是对未知旅途的不安和渴望。车载GPS传来的不是熟悉的志玲姐姐的声音,右舵左转时让人晕头转向,百米一停,然而所有的不适应在四五个拐角后都烟消云散了。130km的车程居然开了近3个小时,因为日本的弯道实在是太多了!临近松阪市还有十几公里就可以看到路边的告示牌:
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印第安人的每一根图腾柱,都蕴含编码独特的信息。如果这些代码消失了,人类历史将丢失一部分文化。透过朦胧的薄雾可以看到长满青苔的大地,树根上也盖满苔藓,还有大片蕨类植物和浓密的灌木丛。这片森林位于北美洲太平洋西北沿岸的温带雨林。这样的森林极其罕见,在生物量上,没有一个生态系统能与之相比。这里生活着印第安人的部落:海德、特林吉特和钦西安人。但也只在这个世界边缘、鲜为人知的角落,你才能看到
倡导“所有人都可以结婚”的平等婚姻法案的出台激怒了德国保守派,而这对孩子而言意味着什么呢?在本文中,心理学家英格·赛福格-克伦克为读者讲述父母在家庭中扮演的不同角色、现代父亲的身份特点以及政治家特朗普的父亲形象。赛福格-克伦克女士,全国都在讨论所谓的“所有人都可以结婚”法案,在此之前同性伴侣不能共同收养孩子,理由是为了孩子的健康着想。在养育孩子上,同性伴侣真的不如异性伴侣吗?当然不是。研究证明,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