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电动土工合成材料(EKG)作为电极,采用电动导排间隙水装置,在室内模拟了氮素污染底泥修复过程,研究了间歇通电(12h On/12h Off)和持续通电2种工作模式下脱除底泥内源氮的效
【机 构】
:
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长江科学院流域水环境研究所,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地质局第七地质大队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79006,419074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电动土工合成材料(EKG)作为电极,采用电动导排间隙水装置,在室内模拟了氮素污染底泥修复过程,研究了间歇通电(12h On/12h Off)和持续通电2种工作模式下脱除底泥内源氮的效果,分析了底泥不同形态氮在修复过程中的迁移转化特征.实验底泥体积为0.06m^(3),含水率为72.82%,总氮(TN),氨氮(NH_(4)^(+)-N)和硝酸盐氮(NO_(3)^(-)-N)初始浓度分别为2350.16,1635.38和297.02mg/kg.在电压梯度为1V/cm条件下修复8d后,间歇通电和持续通电模式下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对256例服用吉非替尼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的过程、方法及其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肿瘤科住院的服用吉非替尼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56例
为验证水稻配方施肥效果,更好地指导当地农户科学施肥,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如下。1供试材料与安排1.1供试材料缓释肥(27-13-10)、尿素(46%)、磷酸二铵(18-46)、硫酸铵(氮20
为了提高传统活性污泥法脱氮除磷效率,改善污泥易膨胀等问题,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中,投加140目1.00g/L的磁性活性炭构建磁性炭基活性污泥系统(1#),同时,以不投加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