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0.66%布比卡因重比重溶液在腰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ASAⅠ~Ⅱ级患者,全部采用0.66%布比卡因重比重溶液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观察麻醉效果和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麻醉,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没有高于其他用药的麻醉。结论:0.66%布比卡因重比重溶液可安全可靠地用于常规腰麻。
【关键词】 麻醉; 布比卡因; 重比重液; 脊柱; 浓度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7.089
布比卡因属长效局麻药,现临床上已用于神经阻滞麻醉、硬脊膜外腔麻醉和蛛网膜下腔麻醉(腰麻)。笔者近年来采用上海天丰药厂生产的0.75%盐酸布比卡因自配成0.66%布比卡因重比重液用于腰麻100例,通过临床观察其麻醉效果满意且安全,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中,男86例,女14例;年龄14~68岁,50岁以上者24例,无严重高血压、心脏病及肝肾功能障碍,ASAⅠ~Ⅱ级。手术种类:主要用于下腹部、腹股沟区、会阴部及下肢手术。其中,阑尾切除术13例,腹股沟疝修补术11例,肠梗阻手术5例,膀胱切开取石术2例,睾丸鞘膜翻转术4例,坐骨结节囊肿切除术2例,臀部脓肿切开引流术2例,痔瘘切除术8例,下肢骨折切开复位术53例,其中股骨干18例,髌骨12例,胫腓骨及其他23例。
1.2 麻醉方法 局麻药的配制:取0.75%盐酸布比卡因4.4 ml加入50%葡萄糖0.6 ml混合即成0.66%布比卡因重比重液5 ml(其中葡萄糖浓度为6.0%),该液不含肾上腺素或麻黄碱,室温20 ℃时溶液比重为1.031。
麻醉前常规用药:阿托品0.5 mg、鲁米那0.1 g手术前30 min肌注,下肢手术肌注鲁米那0.1 g。
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双侧腰麻、单侧腰麻或鞍麻。下腹部、腹股沟区手术一般采取双侧腰麻,下肢手术采取单侧腰麻,臀部及会阴部手术采取鞍麻。自L2~3或L3~4椎间隙穿刺,穿刺成功后根据患者情况(即年龄、身高、体重及病情),选择麻药用量。本组患者麻醉用药量为1.2~2.5 ml,注药速度15~20 s,注药后单侧腰麻需侧卧位10~15 min(患侧肢在下),鞍麻则需坐位10~15 min,并根据手术需要及患者情况及时调节麻醉平面,下腹部手术麻醉平面控制在T6以下,腹股沟手术在T9以下,下肢手术在T10~12以下。本组100例中,双侧腰麻35例,单侧腰麻53例,鞍麻12例。
2 结果
2.1 麻醉效果评价 本组布比卡因重比重液用量为1.2~2.8 ml (7.92~16.5 mg),脊神经根阻滞出现时间为30 s~2 min,阻滞完善时间为10~15 min,阻滞有效时间为30 s~10 h,其中,鞍麻时间最长(6~10 h),單侧麻腰次之(4~7 h),双侧腰麻较短(3~6 h),100例中无一例出现麻醉失败和麻醉不全,麻醉止痛完全,肌肉松弛良好,效果满意。
2.2 并发症及处理 (1)对呼吸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呼吸抑制和血压下降,脉搏无明显改变。本组100例中有32例(32%)麻醉平面T6~9出现血压下降,<20 mm Hg,经加快输液后血压恢复,未作特殊处理。有4例(4%)由于麻醉平面过高达T3~4,在给药6~15 min内出现血压下降28~43 mm Hg,静注麻黄碱10~15 mg和加快输液后血压恢复到原来水平。上述4例中2例出现轻度呼吸困难、胸闷、无发绀,SpO2 96%~98%,经给氧后症状缓解,余无明显呼吸改变。单侧腰麻对呼吸循环几乎无影响。(2)寒颤:11例在麻醉开始10~20 min内出现不自主肌肉震颤或寒颤,无发热,血压脉搏及呼吸无明显变化,其原因不详,经观察可能与室温有关,室温低于15 ℃~18 ℃时易发生,经静脉注射杜氟合剂2~4 ml或曲氟2~4 ml后缓解。(3)迷走神经反射:在应用布比卡因中比重液初期,有2例下腹手术在探查腹腔时由于牵拉内脏出现胸痛、肩痛、心率减慢、恶心、无呕吐及血压下降,经给杜氟合剂2~4 ml或曲氟2~4 ml静脉推注处理缓解,以后下腹部手术在进腹前常规杜氟合剂或英诺佛给强化麻醉后无一例出现牵拉反应。(4)头痛和尿潴留:5例(5%)出现腰麻后头痛,均与过早抬头、坐起或下床活动有关,经去枕平卧及输液治疗后头痛消失。7例(7%)出现尿潴留,术后尿潴留原因很多,但经观察可能与麻醉时间过长有关,3例经解释、热敷后处理自解小便,4例经导尿一次后缓解。本组100例中无局麻药中毒反应、过敏反应、神经损害等发生。
3 讨论
盐酸布比卡因属胺类长效局麻药,其麻醉作用强,是利多卡因的4倍,作用维持时间长,一般为3~6 h,其中浓度在0.5%以上时有良好的肌松作用[1]。过去由于局麻药如奴佛卡因、地卡因等麻醉时间有限,用于腰麻只适合一些短时间手术,影响手术开展,布比卡因重比重液用于腰麻,其麻醉时间可维持在4 h以上,且肌松效果好,从而使需良好肌松效果的下腹部手术或需长时间麻醉的手术得以顺利完成。
布比卡因对组织无刺激性,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98%,通过血脑屏障速度慢,除非将药误注入血管内,故临床上很少引起中毒反应,因此布比卡因用于腰麻是较安全的。
布比卡因对呼吸循环影响小,通过本组100例观察,麻醉平面在T9以下时,出现血压下降,尤其在老年及体质较差者易出现,血压下降<20 mm Hg,加快输液血压可恢复,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当麻醉平面过高,﹥T6时才出现明显的呼吸循环抑制。因此,对老年或体质较差者,麻醉时布比卡因用量要偏少,并严格控制麻醉平面 ,合理选择麻醉方法[2]。
术后头痛和尿潴留是腰麻后常见的并发症[3],本组发生率分别为5%和7%,与其他用于腰麻的局麻药相比无明显差异 。
总之,0.66%布比卡因重比重液用于腰麻,其麻醉确切、作用维持时间长、止痛完全、及时、效果满意,对呼吸循环影响轻微,副作用和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局麻药。
参考文献
[1] Edward M,Maged S M, Michael J M. 摩根临床麻醉学[M].岳云,吴新民,罗爱伦,译.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33.
[2] 汪卫兵,张劲军,孙来宝,等.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连续腰麻的效果[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9,10(9):819-820.
[3] Ben-David B,Rawa R.Anesthesia related complications.Gan TJ(editor) [J].Anesth Clin North Am,2002,20(27):669.
(收稿日期:2012-03-19) (本文编辑:陈丹云)
【关键词】 麻醉; 布比卡因; 重比重液; 脊柱; 浓度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7.089
布比卡因属长效局麻药,现临床上已用于神经阻滞麻醉、硬脊膜外腔麻醉和蛛网膜下腔麻醉(腰麻)。笔者近年来采用上海天丰药厂生产的0.75%盐酸布比卡因自配成0.66%布比卡因重比重液用于腰麻100例,通过临床观察其麻醉效果满意且安全,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中,男86例,女14例;年龄14~68岁,50岁以上者24例,无严重高血压、心脏病及肝肾功能障碍,ASAⅠ~Ⅱ级。手术种类:主要用于下腹部、腹股沟区、会阴部及下肢手术。其中,阑尾切除术13例,腹股沟疝修补术11例,肠梗阻手术5例,膀胱切开取石术2例,睾丸鞘膜翻转术4例,坐骨结节囊肿切除术2例,臀部脓肿切开引流术2例,痔瘘切除术8例,下肢骨折切开复位术53例,其中股骨干18例,髌骨12例,胫腓骨及其他23例。
1.2 麻醉方法 局麻药的配制:取0.75%盐酸布比卡因4.4 ml加入50%葡萄糖0.6 ml混合即成0.66%布比卡因重比重液5 ml(其中葡萄糖浓度为6.0%),该液不含肾上腺素或麻黄碱,室温20 ℃时溶液比重为1.031。
麻醉前常规用药:阿托品0.5 mg、鲁米那0.1 g手术前30 min肌注,下肢手术肌注鲁米那0.1 g。
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双侧腰麻、单侧腰麻或鞍麻。下腹部、腹股沟区手术一般采取双侧腰麻,下肢手术采取单侧腰麻,臀部及会阴部手术采取鞍麻。自L2~3或L3~4椎间隙穿刺,穿刺成功后根据患者情况(即年龄、身高、体重及病情),选择麻药用量。本组患者麻醉用药量为1.2~2.5 ml,注药速度15~20 s,注药后单侧腰麻需侧卧位10~15 min(患侧肢在下),鞍麻则需坐位10~15 min,并根据手术需要及患者情况及时调节麻醉平面,下腹部手术麻醉平面控制在T6以下,腹股沟手术在T9以下,下肢手术在T10~12以下。本组100例中,双侧腰麻35例,单侧腰麻53例,鞍麻12例。
2 结果
2.1 麻醉效果评价 本组布比卡因重比重液用量为1.2~2.8 ml (7.92~16.5 mg),脊神经根阻滞出现时间为30 s~2 min,阻滞完善时间为10~15 min,阻滞有效时间为30 s~10 h,其中,鞍麻时间最长(6~10 h),單侧麻腰次之(4~7 h),双侧腰麻较短(3~6 h),100例中无一例出现麻醉失败和麻醉不全,麻醉止痛完全,肌肉松弛良好,效果满意。
2.2 并发症及处理 (1)对呼吸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呼吸抑制和血压下降,脉搏无明显改变。本组100例中有32例(32%)麻醉平面T6~9出现血压下降,<20 mm Hg,经加快输液后血压恢复,未作特殊处理。有4例(4%)由于麻醉平面过高达T3~4,在给药6~15 min内出现血压下降28~43 mm Hg,静注麻黄碱10~15 mg和加快输液后血压恢复到原来水平。上述4例中2例出现轻度呼吸困难、胸闷、无发绀,SpO2 96%~98%,经给氧后症状缓解,余无明显呼吸改变。单侧腰麻对呼吸循环几乎无影响。(2)寒颤:11例在麻醉开始10~20 min内出现不自主肌肉震颤或寒颤,无发热,血压脉搏及呼吸无明显变化,其原因不详,经观察可能与室温有关,室温低于15 ℃~18 ℃时易发生,经静脉注射杜氟合剂2~4 ml或曲氟2~4 ml后缓解。(3)迷走神经反射:在应用布比卡因中比重液初期,有2例下腹手术在探查腹腔时由于牵拉内脏出现胸痛、肩痛、心率减慢、恶心、无呕吐及血压下降,经给杜氟合剂2~4 ml或曲氟2~4 ml静脉推注处理缓解,以后下腹部手术在进腹前常规杜氟合剂或英诺佛给强化麻醉后无一例出现牵拉反应。(4)头痛和尿潴留:5例(5%)出现腰麻后头痛,均与过早抬头、坐起或下床活动有关,经去枕平卧及输液治疗后头痛消失。7例(7%)出现尿潴留,术后尿潴留原因很多,但经观察可能与麻醉时间过长有关,3例经解释、热敷后处理自解小便,4例经导尿一次后缓解。本组100例中无局麻药中毒反应、过敏反应、神经损害等发生。
3 讨论
盐酸布比卡因属胺类长效局麻药,其麻醉作用强,是利多卡因的4倍,作用维持时间长,一般为3~6 h,其中浓度在0.5%以上时有良好的肌松作用[1]。过去由于局麻药如奴佛卡因、地卡因等麻醉时间有限,用于腰麻只适合一些短时间手术,影响手术开展,布比卡因重比重液用于腰麻,其麻醉时间可维持在4 h以上,且肌松效果好,从而使需良好肌松效果的下腹部手术或需长时间麻醉的手术得以顺利完成。
布比卡因对组织无刺激性,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98%,通过血脑屏障速度慢,除非将药误注入血管内,故临床上很少引起中毒反应,因此布比卡因用于腰麻是较安全的。
布比卡因对呼吸循环影响小,通过本组100例观察,麻醉平面在T9以下时,出现血压下降,尤其在老年及体质较差者易出现,血压下降<20 mm Hg,加快输液血压可恢复,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当麻醉平面过高,﹥T6时才出现明显的呼吸循环抑制。因此,对老年或体质较差者,麻醉时布比卡因用量要偏少,并严格控制麻醉平面 ,合理选择麻醉方法[2]。
术后头痛和尿潴留是腰麻后常见的并发症[3],本组发生率分别为5%和7%,与其他用于腰麻的局麻药相比无明显差异 。
总之,0.66%布比卡因重比重液用于腰麻,其麻醉确切、作用维持时间长、止痛完全、及时、效果满意,对呼吸循环影响轻微,副作用和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局麻药。
参考文献
[1] Edward M,Maged S M, Michael J M. 摩根临床麻醉学[M].岳云,吴新民,罗爱伦,译.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33.
[2] 汪卫兵,张劲军,孙来宝,等.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连续腰麻的效果[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9,10(9):819-820.
[3] Ben-David B,Rawa R.Anesthesia related complications.Gan TJ(editor) [J].Anesth Clin North Am,2002,20(27):669.
(收稿日期:2012-03-19) (本文编辑:陈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