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职院校学制一般为三年,遵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道路”的办学方针,高职学生在校期间还要安排三至六个月的顶岗实习,也就是说真正能够面对面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考察的时间只有两年半。高职学生业余党校如何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按质按量完成教育培训任务,这就需要高职学生业余党校在推优、教学、考核、实践锻炼等教育和培训几个关键阶段和关键环节,建立起全程化教育培训模式,环环相扣,形成一个齐抓共管的管理与教育局面。
所谓高职学生业余党校建立教育和培训全程化模式,就是指学生业余党校在教育与培训的前期应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培训的“入口关”,中期应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过程的“培训关”,后期应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后的“锻炼关”。形成一个前期——中期——后期环环相扣的培养教育全过程,提高业余党校的培训教育质量。
一、前期——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培训的“入口关”
抓好入党积极分子要求参加培训的“入口关”,是提高教育与培训质量的前提。
1.系党支部要做好入党积极分子选拔工作。系党支部在接到学生业余党校下达的培训任务后,要按照通知精神,要求系党章学习小组认真做好推荐工作。参加业余党校培训的学员,原则上应该在递交入党申请书,申请时间不少于六个月的学生中挑选,因为只有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和考察,党章学习小组才能对申请学生思想认识、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生活作风,遵守纪律、团结同学等情况有一定的了解。
2.各系组织员要专门找入党积极分子谈话。当确定初步人选和业余党校开班前,系组织员要专门找被推荐参加培训的入党积极分子谈话,了解入党动机。通过谈话,一方面深入了解其对党认识的程度,对“为什么入党”是否有清晰的认识,为支部的培养考察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及时把了解的情况向业余党校教师反映,为业余党校教师有的放矢,解决认识上存在的问题,端正入党动机,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提供第一手资料。
3.要严格执行团组织推优的原则。高职学生业余党校在不能满足所有递交入党申请书学生的教育和培训愿望时,团组织“推优”关口要做到前移。凡是参加培训的入党积极分子,都必须经过所在班级团支部和所在系团总支推荐,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做到合格一个人推荐一个。推荐时以团支部为单位,在召开团员大会进行民主评议的基础上,确定初步人选,经系团总支审核后,向党支部推荐,凡是未经团组织推荐的,党支部不能列入推荐名单。认真执行团组织推优的原则,使“推优”工作成为党支部推荐参加业余党校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渠道,既可以充分发挥团支部了解学生、教育学生的作用,又可以进一步增强团支部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4.认真执行推荐名单公示制。党支部在确定推荐培训人员名单时,要进行公示。公示的内容主要包括:推荐对象基本情况、递交入党申请书时间、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和培养考察时间、推荐对象的现实表现、团组织推优等情况,经公示无异议后,才能确定参加业余党校培训。对推荐培训对象进行公示,一方面接受群众的监督,增加推荐的透明度,保证推荐质量;另一方面,对推荐对象也是一次教育,时刻警醒自己,不能混同于一个普通学生。
二、中期——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过程的“培训关”
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培训过程的“培训关”,是保证教育与培训质量的关键。
1.组建班委会,树立表率。高职业余党校办班尽管存在时间不集中,人员较分散等问题,但业余党校在加强党性锻炼、增强组织纪律性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却不能忽视,因此,业余党校要在培训学员中建立由学员自己选举产生的临时班委会,在党校班主任的指导下,让临时班委会在课堂教学、课后自学、社会实践、师生互动等培训环节中发挥自主管理的重要作用,把加强组织纪律观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等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业余党校的日常管理之中,既激发学员的自律意识,又给其他学生班级做出表率。
2.力求教育和培训的内容体现高职特色。高职学生业余党校教育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首先就要在教育内容上结合高职入党积极分子思想实际,突出鲜明的政治特色、时代特色和高职特色。所谓政治特色,就是业余党校必须姓“党”,必须是学习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阵地。所谓时代特色,就是党校教育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理论,时刻关注社会热点,解决思想难点。所谓高职特色,就是围绕高职的培养目标,结合高职学生中的入党积极分子在文化素养、认知能力、思想水平的实际,因材施教。高职学生业余党校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基本理论学习,所学内容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其中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及其相互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内容;二是党的基本知识学习,包括党章、党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这部分内容能够帮助对高职入党积极分子懂得中国革命和建设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提高对党的认识,端正入党动机方面,显得尤其必要;三是形势与政策教育,应选择《大学生时事报告》中的有关内容和党的重要会议文件,帮助高职入党积极分子正确认识当前形势,明确当前任务,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四是职业素质拓展教育,这应成为培训的重要内容,要针对高职教育特点,重视培养他们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使之成为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
3.力求教育和培训的方式体现互动性。业余党校教师在教学中要贯彻互动性,改变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单调的“满堂灌”和“一支粉笔”的传统做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这样有利于师生互动,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一是正面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指导学员采取党团组织活动和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学习讨论和心得交流,充分利用自我学习与自我教育这一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效果。二是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党课教育要建立报告会制度,请专家学者、企业领导、行业技术标兵、毕业生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等到业余党校作专题报告或讲座,使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另外,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和创造条件组织学员积极参加社会调查、顶岗实习等社会实践,加深学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体验。三是课堂教学与讨论、交流相结合。党课教学一般以课堂讲授为主,但要改变单纯“讲”的局面,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收看视频、录像等方式,增强党课感染力。教师在讲课中还可以辅之以提问、讨论等方式,突出重点、分析问题,交换意见、解决疑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严格把好结业关。业余党校教育和培训必须在出勤情况、学习总结、社会实践、结业考试四个方面严格把好关。一是学习态度和出勤情况严格考核。培训期间不允许请假、旷课,如果发现不经请假旷课的,一律不准结业。二是学习期间认真进行学习总结,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员在培训期间做好“四个一”,即向党支部进行一次思想汇报、撰写一篇心得体会、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撰写一篇调研报告,撰写学习心得和调研报告要作为考核成绩记入总成绩,如果完不成“四个一”,不允许结业。三是严把“结业考核关”。结业考试不合格者不发给结业证书,并推迟发展。业余党校严把结业关,避免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与学不好一个样,使之有效提高培训效果。
三、后期——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后的“锻炼关”
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后的“锻炼关”,是检验和考核教育和培训效果的基础。业余党校要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为入党积极分子接受培训后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平台,做好继续教育工作。
1.给业余党校学员提要求、压担子。参加业余党校培训的都是重点培养考察对象,都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既然是先进分子,那么就应该在工作、学习、社会生活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业余党校在结业时,要针对高职生存在的一些普遍性的问题,要求经过培训的学员率先做到“三要三不要”:即要模范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要有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要保持学习成绩处在班级前列,不要有考试成绩不及格的课程;要积极地承担班级、团支部工作,勇挑重担,不要不愿承担任何社会工作,拈轻怕重。这样给培训学员提出明确要求,有利于对他们加大思想压力,明确努力方向。
2.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为培训学员提供锻炼平台。党委应要求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为发挥入党积极分子的带动作用构筑工作平台。学工处在开展“创建文明宿舍”,团委在开展“党建带团建”,辅导员在开展“结对帮扶”等活动中要通过明责任、交任务、压担子等途径(包括担任学生干部、参加并组织活动、参与勤工助学),促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创建“示范寝室”“示范岗”和“一帮一”等活动中。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实践证明,针对高职班级功能弱化,学生的学习、生活都在宿舍里进行的实际,让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学生宿舍楼管理委员会”,让他们担任栋长、楼长等,既可以让他们在锻炼中提高,有利于团结同学和促进校园的稳定,也可以帮助党支部考察他们的现实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通过有的放矢的教育,使之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促使他们尽快成熟。
3.跟踪了解培训学员实习情况。由于高职专业大多与公司、企业签订了订单式培养协议,高职学生在最后一学年或一学期里,大都集中在这些公司、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或就业实习。这就为业余党校和党支部跟踪了解培训学员的表现创造了机会和条件。这可以采取专程了解和函调的办法,对培训学员进行跟踪调查,这样做既可以了解业余党校的培养质量,又可以进行市场对人才培养需求调查,为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提供第一手资料。
4.要建立学员培训档案。业余党校通过建立学员培训档案,关注培养教育全过程。档案记载的不仅有参加培训的情况,还有入党积极分子在实践中得到锻炼的表现。业余党校要安排专人负责培训档案,收集班主任、辅导员、学工处、团委的反馈意见。当支部发展党员时,培养联系人要查阅培训档案,要把学员培训档案一并归入到“入党积极分子考核材料”里,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起到互为补充的作用,帮助党支部更加全面地了解发展对象的情况,进一步提高学生党员发展质量。
综上所述,高职学生业余党校只要充分认识全程化模式在教育和培训中的积极意义,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断创新教育和培训方法,就一定能够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按质按量搞好教育培训工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所谓高职学生业余党校建立教育和培训全程化模式,就是指学生业余党校在教育与培训的前期应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培训的“入口关”,中期应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过程的“培训关”,后期应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后的“锻炼关”。形成一个前期——中期——后期环环相扣的培养教育全过程,提高业余党校的培训教育质量。
一、前期——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培训的“入口关”
抓好入党积极分子要求参加培训的“入口关”,是提高教育与培训质量的前提。
1.系党支部要做好入党积极分子选拔工作。系党支部在接到学生业余党校下达的培训任务后,要按照通知精神,要求系党章学习小组认真做好推荐工作。参加业余党校培训的学员,原则上应该在递交入党申请书,申请时间不少于六个月的学生中挑选,因为只有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和考察,党章学习小组才能对申请学生思想认识、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生活作风,遵守纪律、团结同学等情况有一定的了解。
2.各系组织员要专门找入党积极分子谈话。当确定初步人选和业余党校开班前,系组织员要专门找被推荐参加培训的入党积极分子谈话,了解入党动机。通过谈话,一方面深入了解其对党认识的程度,对“为什么入党”是否有清晰的认识,为支部的培养考察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及时把了解的情况向业余党校教师反映,为业余党校教师有的放矢,解决认识上存在的问题,端正入党动机,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提供第一手资料。
3.要严格执行团组织推优的原则。高职学生业余党校在不能满足所有递交入党申请书学生的教育和培训愿望时,团组织“推优”关口要做到前移。凡是参加培训的入党积极分子,都必须经过所在班级团支部和所在系团总支推荐,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做到合格一个人推荐一个。推荐时以团支部为单位,在召开团员大会进行民主评议的基础上,确定初步人选,经系团总支审核后,向党支部推荐,凡是未经团组织推荐的,党支部不能列入推荐名单。认真执行团组织推优的原则,使“推优”工作成为党支部推荐参加业余党校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渠道,既可以充分发挥团支部了解学生、教育学生的作用,又可以进一步增强团支部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4.认真执行推荐名单公示制。党支部在确定推荐培训人员名单时,要进行公示。公示的内容主要包括:推荐对象基本情况、递交入党申请书时间、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和培养考察时间、推荐对象的现实表现、团组织推优等情况,经公示无异议后,才能确定参加业余党校培训。对推荐培训对象进行公示,一方面接受群众的监督,增加推荐的透明度,保证推荐质量;另一方面,对推荐对象也是一次教育,时刻警醒自己,不能混同于一个普通学生。
二、中期——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过程的“培训关”
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培训过程的“培训关”,是保证教育与培训质量的关键。
1.组建班委会,树立表率。高职业余党校办班尽管存在时间不集中,人员较分散等问题,但业余党校在加强党性锻炼、增强组织纪律性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却不能忽视,因此,业余党校要在培训学员中建立由学员自己选举产生的临时班委会,在党校班主任的指导下,让临时班委会在课堂教学、课后自学、社会实践、师生互动等培训环节中发挥自主管理的重要作用,把加强组织纪律观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等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业余党校的日常管理之中,既激发学员的自律意识,又给其他学生班级做出表率。
2.力求教育和培训的内容体现高职特色。高职学生业余党校教育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首先就要在教育内容上结合高职入党积极分子思想实际,突出鲜明的政治特色、时代特色和高职特色。所谓政治特色,就是业余党校必须姓“党”,必须是学习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阵地。所谓时代特色,就是党校教育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理论,时刻关注社会热点,解决思想难点。所谓高职特色,就是围绕高职的培养目标,结合高职学生中的入党积极分子在文化素养、认知能力、思想水平的实际,因材施教。高职学生业余党校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基本理论学习,所学内容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其中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及其相互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内容;二是党的基本知识学习,包括党章、党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这部分内容能够帮助对高职入党积极分子懂得中国革命和建设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提高对党的认识,端正入党动机方面,显得尤其必要;三是形势与政策教育,应选择《大学生时事报告》中的有关内容和党的重要会议文件,帮助高职入党积极分子正确认识当前形势,明确当前任务,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四是职业素质拓展教育,这应成为培训的重要内容,要针对高职教育特点,重视培养他们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使之成为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
3.力求教育和培训的方式体现互动性。业余党校教师在教学中要贯彻互动性,改变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单调的“满堂灌”和“一支粉笔”的传统做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这样有利于师生互动,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一是正面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指导学员采取党团组织活动和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学习讨论和心得交流,充分利用自我学习与自我教育这一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效果。二是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党课教育要建立报告会制度,请专家学者、企业领导、行业技术标兵、毕业生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等到业余党校作专题报告或讲座,使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另外,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和创造条件组织学员积极参加社会调查、顶岗实习等社会实践,加深学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体验。三是课堂教学与讨论、交流相结合。党课教学一般以课堂讲授为主,但要改变单纯“讲”的局面,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收看视频、录像等方式,增强党课感染力。教师在讲课中还可以辅之以提问、讨论等方式,突出重点、分析问题,交换意见、解决疑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严格把好结业关。业余党校教育和培训必须在出勤情况、学习总结、社会实践、结业考试四个方面严格把好关。一是学习态度和出勤情况严格考核。培训期间不允许请假、旷课,如果发现不经请假旷课的,一律不准结业。二是学习期间认真进行学习总结,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员在培训期间做好“四个一”,即向党支部进行一次思想汇报、撰写一篇心得体会、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撰写一篇调研报告,撰写学习心得和调研报告要作为考核成绩记入总成绩,如果完不成“四个一”,不允许结业。三是严把“结业考核关”。结业考试不合格者不发给结业证书,并推迟发展。业余党校严把结业关,避免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与学不好一个样,使之有效提高培训效果。
三、后期——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后的“锻炼关”
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后的“锻炼关”,是检验和考核教育和培训效果的基础。业余党校要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为入党积极分子接受培训后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平台,做好继续教育工作。
1.给业余党校学员提要求、压担子。参加业余党校培训的都是重点培养考察对象,都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既然是先进分子,那么就应该在工作、学习、社会生活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业余党校在结业时,要针对高职生存在的一些普遍性的问题,要求经过培训的学员率先做到“三要三不要”:即要模范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要有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要保持学习成绩处在班级前列,不要有考试成绩不及格的课程;要积极地承担班级、团支部工作,勇挑重担,不要不愿承担任何社会工作,拈轻怕重。这样给培训学员提出明确要求,有利于对他们加大思想压力,明确努力方向。
2.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为培训学员提供锻炼平台。党委应要求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为发挥入党积极分子的带动作用构筑工作平台。学工处在开展“创建文明宿舍”,团委在开展“党建带团建”,辅导员在开展“结对帮扶”等活动中要通过明责任、交任务、压担子等途径(包括担任学生干部、参加并组织活动、参与勤工助学),促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创建“示范寝室”“示范岗”和“一帮一”等活动中。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实践证明,针对高职班级功能弱化,学生的学习、生活都在宿舍里进行的实际,让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学生宿舍楼管理委员会”,让他们担任栋长、楼长等,既可以让他们在锻炼中提高,有利于团结同学和促进校园的稳定,也可以帮助党支部考察他们的现实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通过有的放矢的教育,使之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促使他们尽快成熟。
3.跟踪了解培训学员实习情况。由于高职专业大多与公司、企业签订了订单式培养协议,高职学生在最后一学年或一学期里,大都集中在这些公司、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或就业实习。这就为业余党校和党支部跟踪了解培训学员的表现创造了机会和条件。这可以采取专程了解和函调的办法,对培训学员进行跟踪调查,这样做既可以了解业余党校的培养质量,又可以进行市场对人才培养需求调查,为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提供第一手资料。
4.要建立学员培训档案。业余党校通过建立学员培训档案,关注培养教育全过程。档案记载的不仅有参加培训的情况,还有入党积极分子在实践中得到锻炼的表现。业余党校要安排专人负责培训档案,收集班主任、辅导员、学工处、团委的反馈意见。当支部发展党员时,培养联系人要查阅培训档案,要把学员培训档案一并归入到“入党积极分子考核材料”里,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起到互为补充的作用,帮助党支部更加全面地了解发展对象的情况,进一步提高学生党员发展质量。
综上所述,高职学生业余党校只要充分认识全程化模式在教育和培训中的积极意义,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断创新教育和培训方法,就一定能够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按质按量搞好教育培训工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