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教育中幼儿社会性的培养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yong850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从自然人过渡到社会人的过程。家庭在幼儿社会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家庭培养幼儿社会性的重要性,提出了家庭培养幼儿社会性的一些途径。
  【关键词】家庭教育 幼儿 社会性 培养
  
  幼儿社会性是指幼儿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会社会角色,获得社会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适应社会环境,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所形成的心理特征。社会性与幼儿的品德、个性、智力发展等密切相关。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家庭是幼儿的主要生活环境,是培养幼儿社会性的第一场所,因此,幼儿社会性的培养,不仅仅是教育机构的任务,也是每位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社会性培养方面,家庭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守社会公德是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幼儿经验浅薄,思维能力低下,知识贫乏,势必以自己为中心来进行思考、感知和行动,因此,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和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
  在养成日常行为习惯的过程中,首先要利用榜样的激励作用。幼儿具有好模仿的特点,社会上的一举一动,成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比单纯的“告诫”影响大得多,因此,父母在现实生活中应该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文艺影视作品是孩子的精神食粮,其中有许多形象生动、富有创造性,极易被孩子接受并产生共鸣的角色,比如动画片中的人物。现在,动画片已成为绝大多数孩子必看的节目,许多动画人物也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的偶像。如果父母能给予正确的引导,这对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其次,应从生活小事做起,把良好的习惯渗透在日常生活中。例如要养成饭前饭后要洗手,吃饭时不玩玩具、不看电视,睡觉要按时,起床能叠被子等等。
  再次,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学会社会公德中最基本的内容,并不失时机地指导、要求幼儿做到,使其在无数次练习中接受并转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
  
  二、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及助人的行为
  
  同情别人、助人为乐对于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为其日后进行良好的社会交往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家庭中可以从以下方面人手进行培养:
  (一)让孩子学会孝敬父母
  中国的父母大部分只关注孩子衣食住行等方面,在物质上无止境地满足幼儿的欲望,把他们宠成“小皇帝”,因而造成了孩子只会关心自己,不会关心他人。因此,培养孩子孝敬父母,关心他人的习惯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可以从以下方面人手:问候上下班的父母,为祖父母捶背,父母生病时让孩子端一杯开水、说上几句宽慰的话,家里有人休息时让孩子小声说话,让稍大的孩子吃饭时摆碗筷等等。
  (二)帮助孩子理解别人的想法
  由于自我中心思维,幼儿一般都不善于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对于同一个问题,也不知道别人会有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与情感。因此,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助人行为,让孩子理解别人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是社会性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为此父母要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教育契机,让孩子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问题,感受别人的快乐与痛苦,如和小朋友吵架而告状时,告诉孩子如果你是那位小朋友,你会怎样想等。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如扶盲人过马路,扶起跌倒的弟弟妹妹等,让孩子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三、教给孩子基本的交往方式
  
  儿童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和水平是衡量其个性和社会性成熟的重要标志。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摆脱对父母和家庭的依赖,走向同龄人的社会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家长应教给孩子交往的技巧,如分享、轮流、协商、合作等。
  家长应重视培养孩子分享的情感和行为,如吃东西时,家中有老人的应教育孩子先让老人;没有老人的应教育孩子和父母共同分享,哪怕这东西很珍贵、很稀少。情感分享是联接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纽带,因此,日常生活中孩子的微小进步,都应该得到父母的赞扬和鼓励;父母在工作中获得的成绩,也可以告诉孩子。这样不仅加深父母与孩子间的感情,而且可以让孩子渐渐学会赞赏别人,当别人遇到困难或失败时能给予同情、理解和帮助。
  轮流、协商和谦让在家庭中也同样重要。举个例子,每天晚上看电视,选什么频道就有轮流、协商和谦让的问题。播放儿童节目时通常让孩子们看,但到了新闻节目时就应给大人看,大家轮流,互相谦让。
  儿童到了五六岁以后,合作的意向和愿望会十分明显地表现出来,这时家长要适时引导,使儿童学会为同一个目标而合作。如家长修理玩具或电脑时,可以让孩子帮忙当小助手;经常让孩子和同伴或大人一起共同完成某件事,可以让孩子从中懂得齐心协力力量大的道理,从而培养他们合作的精神,为以后和小朋友的交往奠定基础。
  
  四、让孩子获得担当责任的经验
  
  家庭培养幼儿社会性的另一任务是让孩子也承担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因此,把家庭必要工作的一部分加以简化,让他们来分担,使幼儿获得担当责任的经验。
  (一)让孩子参与家庭的决策
  让孩子参与家庭的决策,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建议在家庭事务中实施时,就会产生成就感,同时也在参与的过程中取得了作为家庭成员关心家庭、共创家庭幸福生活的经验。因此,凡是参与过程和结果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家庭决策,都可以让其参与其中,如父母平时谈论问题或商量事情时都要有意识地问问孩子,使孩子关心家庭的事情、关心父母,这样长大后才能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
  (二)让孩子参与家庭劳动
  让孩子参与家庭劳动,使其感到自己是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员,也能使孩子获得担当具体工作责任的经验。孩子在家庭里分担的工作要适合幼儿身心内发展的各个阶段,最好是从身边简单的事情做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穿衣服、叠被子、收拾玩具和图书、帮忙洗菜、晾衣服、倒垃圾等。
  总之,幼儿社会性的培养,应发挥家庭的优越性,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密切,家庭成员在一起生活时间长,父母对孩子起潜移默化的影响等等。这些优越性如能有效运用,并能和其他途径有效结合,就一定能把幼儿的社会性培养好。
其他文献
【摘要】柔性管理是现代人文科学管理的体现,如何在人性化管理的基础上落实教师的考勤制度,首先管理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发挥情感激励功能;寻找契机充分关注教师的情感需要;筑建快乐健康的园所文化;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养,运用柔性管理策略落实考勤制度。  【关键词】柔性管理 教师    考勤制度中所谓的柔性管理即人性化管理,是一种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发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
编辑无疑职业,专业乎?所谓编辑学,20世纪80年代方有人提出.rn于学无所不窥,乃编辑职业特质,故称“杂家”.“家”为一门,“杂”出多头.许地山说:“为学有三条路向:一是深思,二
随着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传统电视媒体受到了极大冲击.特别是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更是受到了冲击.如何让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节目进一步赢得受众,关乎着地方电视台未来发展
对远程开放教育课程实现网络考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网络考试的各环节管理,提出可行的运作方式和进一步提高网络考试管理水平的构想.
【摘要】本文主要就网络背景下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进行探究。根据自己在教学上的实际经验,认为教师应充分认识网络对学生思想道德起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打造一批精通网络技术的德育工作者,利用网络媒体技术丰富德育内容。开展多种德育活动,寓教于乐,有力促进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网络 资源 未成年 思想道德建设    当我们乘着网络时代的春风,尽情享受信息阳
唐诗中以“夜”为题的诗特别多,多达千余首。本文拟从“夜”题诗与唐代诗人情感世界联系的角度探讨诗人的情感变化,从而把握这一类诗歌所蕴含的独特的情感意蕴和价值取向。
作为一种新兴的口译形式,电视同传使得新闻报道变得更具时效,也使得访谈类电视节目等更富多样化,因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与传统的会议同传相比,电视同传又具有特殊性
树立法治思维,是公民素质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每名军人干部良好素质的体现.正确运用法治思维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是每名干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
期刊
纳西语存在动词有以下几类:“有”字类;部分表存在的动词;名词叠音做存在动词;“u031”字作存在动词.
目的探讨烧伤病人抗疤痕康复护理的方法.方法对20例大面积烧伤病人实施综合抗疤痕康复护理.结果20例病人追踪6~8个月,经系统综合康复护理处皮肤可捏起,瘢痕厚在5mm以下,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