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成分质量抽检特征曲线方案探讨

来源 :中国输血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fengdetian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分析血液成分质量功能性指标抽检的最佳方案,保障抽检准确性.方法 基于抽样检验的特征曲线理论,绘制(4,1)、(6,1)、(8,2)、(10,2)、(12,3)5个抽样方案操作特性曲线,比较5个抽检方案的鉴别能力,并对抽检方案的错判和漏判风险进行分析.结果 5个抽样方案的鉴别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10,2)、(6,1)、(12,3)、(8,2)、(4,1),且在不合格率P<0.25时,方案(10,2)与(6,1)、(12,3)与(8,2)的操作特征曲线基本重合;5个抽样方案的错判风险均较低,方案(4,1)漏判风险高(0.738 3),方案(10,2)和(6,1)漏判风险最低(分别为0.525 6、0.533 9).结论 在严格控制采供血过程保证血液制剂质量的前提下,(4,1)的抽检方案能够有效监控采供血过程的稳定性,但对于不合格率偏高的血液制剂,应适当增加抽样量,建议可采取(6,1)或(10,2)抽检方案.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与烧伤患者住院期间输血相关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个体化的输血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月~2019年1月纳入本研究的火焰烧伤患者116例、高压
高校德育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首抓的重点,是高校保持先进性与教育性的重要途径,是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完善学生价值观、道德观的思想手段。因此在德育中必须坚持先进、科学的教学策略,加强德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作用,才能保证高校德育工作有序开展。   一、研究概述   (一)研究背景   首先,当前正处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各种思潮与意识形态相互碰撞,对我国固有的主流社会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