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为根 润为径 品为果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所在学校现有三个校区,都位于城郊接合部。学校周边既是一个拥有巨大人流、车流、物流的商圈,又聚集着很多小作坊、食肆、出租屋。近年来,学校周边积聚了十几万外来人口,很多学生的家长都是新城市人,不少家长都是靠经商或出租房子为生,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学校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特别是在行為规范、文明礼仪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因此,学校提出了“以雅为根,以润为径,以品为果”的教育理念,致力于构建实施适合孩子成长的德育活动体系,使每个孩子都能拥有高雅的爱好、儒雅的举止和文雅的气质。
  一、确立“根、径、果”的“树型”德育内涵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其实就是树人的过程,没有根基,树就不可能成长;没有树干,树就不可能成“材”;没有“果”,树就不可能再生。因此,我校一直坚持“雅为根润为径品为果”的德育理念,以雅育雅,润育心行,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文化土壤让校园氛围彰显教育情怀
  校园文化具有润人细无声的作用,是具体德育活动无法替代的。鲜明的文化物象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学校以“书香校园 成长乐园 心灵家园”为文化建设目标,决心把学校打造成一个温馨的乐园。我们对学校的文化物象和环境进行了整体规划,努力营造“绿化、美化、净化、艺术化、教育化、人文化”的校园环境,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使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三、德育课程承载雅品
  学校的德育课程以“德才兼备,内外兼修;静则专注,动则活跃;开朗乐群,善良乐助”为目标,按照课程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分类,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习到体验、从心灵到行为,形成“经典养心、书画怡情、习惯立品”三个模块。为了强化课程的育人功能,我们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体验活动上,以“经典养心”奠定学生的认知基础,以“书画怡情”“习惯立品”体验活动培育学生的高尚情操。
  四、德育活动润化雅品
  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拥有高雅的情操。
  1.“快乐大课间”活动
  “快乐大课间”是学校营造良好校园氛围的一个重要抓手。根据学生的成长需要,我们设计了独特的活动内容,不但使学生的身体得到了锻炼,而且还愉悦了孩子们的心灵,校园气氛更活跃了。
  2.“我与小树同成长”活动
  作为孩子们的“成长乐园”,学校应该是一片净土和润土。因此学校努力坚持营造绿色校园,让孩子们通过“植树节”等活动,绿化校园。
  3.“雏凤扬声展才艺”活动
  “雏凤扬声展才艺”活动至今已举行了十届。该活动全员参与,既要让每个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又能让优秀学生脱颖而出,这已经成了我校的一项传统活动。
  4.“国学经典大讲堂”活动
  每学期举办一次“国学经典大讲堂”活动,将学者、专家请进校园,引领师生及家长深入学习国学经典。除了名家讲座之外,还采取了以下的活动形式:(1)引领学生诵读《弟子规》,并确定一诵、二背、三解、四用的学习策略。(2)开设《弟子规》诵读赏析课,要求人人都能背诵《弟子规》,每天下午课前齐背,每周升旗仪式和班会上结合实际解释《弟子规》,用其中符合现代生活的内容影响孩子。(3)每年组织以《弟子规》为主题的文艺汇演,让学生能通过表演,更好地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力。(4)每学期都要开展诵读成果展示活动,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在国学经典的熏陶下,学校学生努力践行“存雅思,汇雅言,践雅行”的行为准则,他们从国学经典中吸取精华,学会尊重教师和同学、孝顺父母、爱护动植物,学生还把自己的学习体会写成了日记,装订成充满童趣的作文集。
  围绕着“雅为根润为径品为果”的德育纲领,全校师生一起行动,经典诵读书声琅琅,书香浸润着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校道、操场都留下了孩子们成长的足迹,校园里到处都有学生施展才艺、展现自我的身影。多方面的磨炼,让学生拥有了高雅气质、良好行为和学习态度,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作者单位:广东广州市白云区汇侨第一小学)
其他文献
<正>近年来,素有足球王国之称的巴西,大胆进行基础教育领域的改革。2016年,巴西政府推出了一项由巴西总统米歇尔·特梅尔签署的新的、更加弹性化的教育模式。此项新的教育模
<正>罗曼·罗兰说:"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师有知识,才有底蕴,有底蕴,才有底气,有底气,教学中才有灵气,而这些,唯有读书可以实现。为了突破阻碍教师
《国际教育新理念》;《大学的逻辑》;《教育为何是无用的》。
期刊
河南将加快推进“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到2018年,“双师型”教师(含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占专任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要达到70%以上。  “双师型”教师是指同时具备教师资格和职业资格、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有助于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水平。作为职业教育大省,河南省今年投入近1亿元,依托35个省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采取“学校 企业(行业)”的模式,将3472名职业院校教师送到企业生产一线进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