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视阈下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建设的思考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ancuic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末,我们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的书中,曾感受到巨大的“冲击”。尼葛洛·庞帝对未来的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以及数字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将对人们生活、工作产生的影响和价值做了非常有前瞻性的阐述。时隔20多年后,我们真切体验到了什么是“数字化生存”。至今,數字技术已完全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成为“生存”之需。与此同时,基于数字技术的计算机科学催生了“人工智能”这一边缘学科,成为21世纪三大尖端技术之一。它属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涉及哲学和认知科学、数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信息论、控制论、不定性论等,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多学科的“交叉互融”。这对从事艺术创作和教学的工作者而言,大多都是陌生的学科,但我们可以从中体悟并引发对动画、数字媒体专业建设的思考。
  “新文科”的提出,正是顺应了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无论是学科内涵与外延都必须“更新升级”,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廖祥忠教授提出的“人文为本、科技为用、艺术为法”,准确地概括了动画、数字媒体的“新文科”特征。如动画,是相较于静态漫画而言的,动态漫画与数字技术联系更为密切,在声音、叙事方式、动态设计等方面都需要依靠数字技术来完成。数字技术对动画领域的影响,不仅是工具、材料方面的革命,更是艺术表达方式、艺术表达语言上的革命。尤其在动画电影领域,早期数字对电影影响的模式只是转换成数字影像,并非是艺术表达方式的革命;而交互技术的介入,完全颠覆了原来电影的概念。以VR技术为例,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感和交互性应用在动画领域中,使得观众可以在虚拟中感受真实,成为一个故事的真正参与者,这是以往时代所没有的。它的沉浸感、交互性,使得旁观者变成参与者,由一个被动接受者转换成叙事主体的角色,也就是所谓虚拟现实电影。除去表达方式和接受方式,在创作方面的机遇与挑战也较明显。由于观看方式的转变,对创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线性叙事的关系已经被打破,原有的习惯性创作的思维受到挑战。传统知识也具有了局限性,这就要求创作者要掌握不同专业的技术,或者是需要不同学科专业领域的人参与到创作中。有人认为,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但我觉得并非如此,不管它发展到何种程度,人的思维并不能靠编程完成,因为人的思维是极其复杂的因素构成的,有情感、情绪,有时甚至是非逻辑性的,如艺术创作。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模仿人的技术创作,但不会创作出独树一帜的作品。或许它能将所有优秀的案例进行自动分析,进而“创作”,但更为“高级”的艺术、设计作品它是难以完成的。例如,设计一个银行标志,计算机技术可以把全世界的银行标志进行统一分析,总结出共性、个性、受众群体等,但究竟使用何种元素进行表现,最终决定权还是在于人。
  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在明确终极判断者是谁的同时,也要注重判断能力的培养,这是需要通过系统锻炼、学习的。吴冠中先生曾提到“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美直接作用于心灵。如果我们看到世界上的东西都是丑的,人的心灵必会受到影响。因此,审美教育仍是我们在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同样,在动画设计与数字媒体领域,两者共同的核心都是“内容”,如果仅强调技术,急功近利,所创作设计的作品是没有灵魂的。并且,任何技术都具有伦理性,其背后更附有深层次的社会价值。如果我们忽略了比技术层面更高的东西,忽略了发展技术的真正目的,将会导致模式化的发展,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这也是廖祥忠教授所提出“人文为本”的意义所在。
  新学科都具有“边缘性”特征,“新文科”是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具体实施主要强调“交叉与融合”,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学科与专业的边界。每一门专业并非独立存在,它与其他相关专业必然有某种内在的联系或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而学科专业相关知识的交叠与相融,必然启迪思维的拓展和创新。以“新文科”为学科建设的目标,对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动画、数字媒体专业人才意义重大。
  作者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锡类散、云南白药、十六角蒙脱石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方法]将65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美沙拉嗪联合锡类散、云南白
目的:探讨复方芪参提取物对糖尿病足溃疡模型大鼠创面愈合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通路的影响。方法:建立糖尿病
目前,我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人,居世界各国之首,遭受被动吸烟危害的人数超过5.4亿,其中15岁以下1.8亿人,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吸烟导致的疾病。2010年10月我院被定为首家市级无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临床课程,学生应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及较强的实践运用能力。课题针对医学院校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成果为导向教育
咽喉恶性肿瘤治疗、护理过程延续时间长且复杂,术后病人语言沟通障碍,护理风险时有发生,各类护理工作,尤其是基础护理和院外护理不能更好地满足病人需求,目前国内外对该类疾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教育相关部门提倡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这样才能体现新时代的教学意义.在本文中,笔者将浅议小学语文教师可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制定培养学生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