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入园常见疾病常识

来源 :山西教育·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u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到秋季入园时,又有一批小宝贝要上幼儿园了。按照往年经验,春秋两季入园都是幼儿生病的高峰期。
  学龄前儿童刚进幼儿园适应力差,幼儿园人群密度大,孩子之间容易因为病毒交叉感染,总是特别容易生病,作为家长要了解以下幼儿园常见的疾病常识。
  一、流行性感冒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多发于冬季和冬末春初。感冒的幼儿会变得畏寒、高热、全身酸痛乏力,流涕咳嗽又鼻塞,一般持续一周左右。
  護理策略:在家休息隔离至退热、症状消失后2天,要保证幼儿的休息质量,要注意开窗通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方面,还需要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感冒虽小却易引发小儿肺炎、小儿哮喘等多种疾病。由于幼儿园小朋友较多,幼儿很容易受到肠道病毒感染,引发手足口病。所以,儿童流行性感冒千万不能忽略。
  二、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多数幼儿急性发病、发热,在幼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
  5岁以下的幼儿都是高发人群。手足口病一般多发于夏秋。
  护理策略:首先要隔离患儿两周。其次要对幼儿的鼻涕、粪便等物作消毒处理,注意开窗通风。饮食要注意清淡,口痛的幼儿我们可以为其准备流食或半流食。
  三、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通过唾液和飞沫传播。患病时,幼儿的腮腺会肿大疼痛,常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有微热、触痛,不发红,无化脓。颊粘膜腮腺管口红肿,张口或咀嚼酸性物时疼痛加重,并伴随发热症状。
  护理策略:幼儿患了腮腺炎后,一定要与健康儿童隔离,以免传染。一般来讲,要隔离至腮肿完全消退为止。
  常因张嘴和咀嚼食物而使疼痛加剧,适宜给宝贝吃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或软食。
  四、水痘
  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症状有发热、头痛、咽痛等,全身分批或同时出现散在的红色斑疹、水疱、结痂。
  护理策略:在家隔离,隔离期为从水痘出现开始,至皮疹结痂脱落为止。幼儿的衣物、毛巾、被褥、玩具等要视情况采取煮沸、暴晒等方法进行消毒,以免病菌通过空气传播。
  跟其他疾病护理不同的是,幼儿患上水痘,护理重点是止痒以预防水痘被挠破而发生感染,并留下瘢痕。为了防止这一情况的发生,家长要注意把幼儿的指甲剪短,同时注意保持患儿皮肤的清洁、干燥,避免出汗过多而使皮疹发痒,在给患儿皮肤清洁后可在长水痘的地方涂抹一些炉甘石洗剂止痒。全身性疱疹比较严重甚至破损时,也可以用金银花之类的中草药煮水洗澡,以起到消炎抗菌的辅助作用。
  建议家长入园前一定给幼儿接种水痘疫苗。水痘疫苗目前在国内属于二类疫苗,可以选择接种或者不接种,但是对于这种疫苗我们推荐接种,保证幼儿对水痘的抵抗力是很好的防范。
  五、猩红热
  猩红热多由飞沫通过患儿的玩具、书本、毛巾、衣服等传播,会导致幼儿发热头痛,咽部疼痛,发热后的24小时内出现皮疹,遍布全身。皮疹为弥漫性针尖大小猩红色小丘疹,疹间无正常皮肤,很痒。幼儿面部会潮红,可见“口周苍白圈”“杨梅舌”。
  护理策略:每天采用盐水漱口,对患儿应马上进行隔离治疗,一般治疗7天后方可解除隔离,以免传染给别的幼儿。可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
  【总结】幼儿初入园,总有一段适应的时间,这段时间可能会三天两头就要在家养病,但家长不要过于担心。平时可以准备一些常见备用药,要保证均衡营养、充分休息,多带幼儿锻炼。在幼儿在幼儿园度过前半年后,后半年抵抗力会大大增强,大大减少患病几率。
  (摘编自“太平洋亲子网”)
其他文献
本文以近年来甘肃打击黑恶势力犯罪的情况为线索,分析、总结黑恶势力犯罪的状况和特点,指出了“打黑除恶”工作存在的问题,科学地预测了甘肃现阶段黑恶势力犯罪的发展趋势,并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血清白介素-8(IL-8)水平与不同Child分级关系,探讨IL-8与肝硬化病情演化关系.方法:利用ELISA法测定35例不同Child分级肝硬化患者血清IL-8水平.结果: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