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双语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及意义

来源 :校园英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lag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双语教学是当今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历史双语教学的开展,除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水平,更主要在于促进国际间的文化认同,引导学生了解世界文明,传播中华文明;同时也有利于历史学科教学。在历史双语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运用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中国历史也是历史双语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初中历史双语教学 国际文化认同
  一、“双语教学”的定义
  双语教学的英文是“Bilingual education”。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对“双语教学”的定义是: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中文意思为“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
  探究其内涵,双语教学应有三个层次。一是渗透层次,比如教师在上课时可以用英语讲述重要概念、定理等,学生可以多一些接触英语的机会;二是整合层次,教师讲课时交替使用中英文,让学生学会如何用英语表达中文内容;三是双语思维层次,让学生学会用母语和英语来思考解答问题。实现第一层次并不难,要提高到第二和第三层次,则需教师的不断探索。
  二、开展初中历史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1.双语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水平
  英语,作为世界最通用的语言,已经成为我们认识世界、接纳世界、走向世界的一种工具。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若仅仅通过英语课的课堂学习,则难以掌握英语,而各学科的双语教学则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因此,我们要积极推动英语教学和学科双语教学共同发展,促进英语学以致用。
  同时,学生们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必然会接触到许多有关历史方面的知识,如描述古代、近现代的科技、经济、文艺的文章。若历史课已在坚持双语教学,同学学习英语的兴奋点将被激发,学习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2.历史双语教学有利于国际间的文化认同
  经济全球化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同文明地区之间的碰撞与冲突。纵观当今世界各国间的冲突,不难发现其根源大多是不同文化的冲突。认识和理解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是促进全球化进程、避免国际争端的一项重要议题。而对于21世纪的新人才,不仅仅在于单纯地提高英语交际水平,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与多元文化交融、与多元社会交融”的综合能力。历史双语教学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对此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特殊性,属于人文社会学科,涉及人类的衣食住行、宗教、艺术、文学、社会变革等方方面面,这些皆可成为课堂上谈论的话题。自古以来,“以史为鉴”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历史学科的重要意义。
  3.历史双语教学有助于推动历史教学自身的发展
  历史双语教学与历史学科教学相结合,可以起到丰富历史学科教学,开阔视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首先,历史学科知识与双语教学相结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们在历史课堂上讲授“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等知识点时,在旁边附以“the Bronze Age”、“the Iron Age”,学生马上耳目一新,对该知识点留有深刻的印象。
  其次,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双语,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分析俄国身为战胜国但没有参加巴黎和会时,中国教材认为是俄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遭到了英、法、美的排斥,而在一些国外教材上则提出,是由于俄国忙于国内战争,所以没有参加。像这样在历史双语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接触国内外不同的史学观点,既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分析历史现象,也可以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
  第三,历史双语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学生学习、学生认知、学生研究是教学的主线。历史研究方法也是学生的一个重要的能力目标,其中一项就是观察分析史料,提取历史信息。学生现在所接触到的西方文字或实物史料,以英语撰写的居多,这时他们的学科英语就有用武之地了。
  三、多媒体在历史双语教学中的应用
  许多同仁都认为历史双语教学很难操作,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科知识本身就琐碎复杂,再要求运用英语思维,对于这些学生们而言更是难上加难。同时历史教学对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历史双语课不仅仅停留在知道一些历史事件,还要引导学生运用英语思维对历史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这样历史课很容易被上成为“花瓶课”,“好看但不中用”。
  在历史双语课上,笔者比较热衷于使用Power Point。PPT是历史双语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那些生僻的历史专用名词可以通过PPT直观地书面展示,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形象思维,便于他们记忆和运用。其次,PPT的合理利用可以丰富历史双语教学课堂。PPT可以融合图片、影音、动画等各种多媒体于一体,为教师提供了广泛的发挥空间。充分的感性认识是获得理性认识的基础。在学生具备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尝试运用英语思维分析问题,学习“论从史出”的历史研究方法。
  四、中国历史在历史双语教学中不应被忽视
  历史双语教学难操作,中国历史双语教学更难操作,这是许多从事双语教学的同仁们一致的看法。笔者认为最大的障碍是语音障碍,汉语拼音不可能简单地融化到英语中去。例如:“秦”在英语中直接音译为“Ching”,“毛泽东”则直接音译为“Mao Tsetung”。但这并不从根本上影响中国历史双语教学的开展。一些西方学者剖析中国历史的视角颇为独特,教师同样可以引导学生加以学习、研究,多方面客观地看待、研究历史。
  更应当注意的是,若是中国历史双语教学缺失,则会使得历史双语教学意义“玉中存瑕”。历史双语教学有利于促进世界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理解。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我们不仅要通过双语教学了解世界文明,同时也需要把自己的文明介绍出去,让世界各地了解中华文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文明,是身为中国人最为自豪的,也是外国友人所深深向往的。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作为世界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中国历史文化,应该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将其推向世界,为促进世界和谐贡献力量。
  当前,历史课的双语教学仍然处在探索阶段,笔者以上的个人体会希望能为各位同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希望在各位同仁的努力下,共同推进历史课的双语教学。
  参考文献
  王厥轩.开展双语教学:上海二期课改的一个突出“亮点” .上海教学研究,2003(6)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治疗严重脓毒症(severe sepsis)的疗效.方法 28例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例,均给予早期目标导向(early goal-direc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