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309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这无疑对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然而新的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物教学又提出了许多新的目标和要求,高中生物教师要使课堂教学的效果达到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同时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就必须设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认为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高中生物有效教学中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在生物学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能力等方面的进步或发展;更要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即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还要关注可测性或者量化。在有效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参与者,教学活动是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自主活动、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在有效教学中,教师是以研究者的心态致力于教学中的,以研究者的目光审视和分析生物学教学中的多种问题,不仅反思教学中的自身行为,还对学生中出现的多种问题进行反思,及时总结和上升已有的认识。
  二、教师应认真备课
  课前认真备课是教师与学生掌握知识的前提,是上好每节课的基础。备课的目的主要是找到一套适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以使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理解和掌握,备课应做到备教材、备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还应备学生,即要做到在上课之前深研教材、吃透教材、消化教材、掌握课本中的基本知识,以及学习目标、重难点。并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明确主攻方向,把握中心和关键,同时又要围绕中心任务学会统筹兼顾。也要对所进行教学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他们有什么样的基础,学习情况怎样,用什么样的方法更适应他们。达到对症下药的目的。
  三、教师要构建轻松的、愉快的课堂氛围
  好教师要有一颗爱心,要热爱自己的学生,与学生做朋友,和谐相处。尊重每个学生的进步。分享学生的成功喜悦。教师要有设置了多元的目标测验评价标准,对学生用进步与否来衡量,不用优与差来评价。重视课堂提问的针对性、思维容量、技能。教师要善于与学生交流,学生也乐于与老师交流。只有做学生信任的、喜欢的老师,才能将课堂效率提高到实效。
  四、课堂教学的及时反馈
  在课堂教学中,反馈练习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反馈练习作为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交叉点,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能力最常用的一项实践活动,是学生在学后自我巩固深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教师用来了解教学效果,帮助学生进一步升华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对反馈练习这个环节,我在教学过程中精心选择一些较为典型的题目,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再抽几个学生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以及和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并得出结论,最后我进行归纳总结。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既参加了实践活动,又将本节的知识得到了及时的反馈。
  五、运用探究式学习法
  新教材倡导对学生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培养和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教材中增加了许多学生观察、探究、实验、生物调查、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课堂和课下真正的活起来、动起来。通过教学实践,针对教材中的探究活动总结指导学生探究活动的方法,认为探究活动能够顺利实施的关键是使学生懂得,探究活动起源于问题发现,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才能提出问题(要让学生知道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假设是问题解决的前提,要善于提出多种假设),针对问题作出假设,继而讨论、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研究方案,预期得出的结果和达到的目标,对问题解决的全过程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得出分析结果,组间交流,讨论问题结论,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其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记录和分析→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通过以上一系列活动达到了实践生物学、研究生物现象的目的。通过多次的探究训练,会使学生对探究活动逐渐习惯和认可,使其成为一种一贯性的学习行为,使学生习惯于观察周围的生物现象,善于去主动的探寻和发现,提出问题。培养了生物学情感,学生会更加热爱生物学。
  六、培养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技能
  首先,要加强学生对合作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加强学生对合作学习技能的训练和合作交流习惯的养成,教师再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通过训练,使学生将在小组内和小组间的合作形成一种默契,训练时应坚持“由易而难,由意识到行为,循序渐进”的原则。
  其次,要重视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形式,在人数上一般以4~6人为宜,在组员的组成基本做到“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基础上,既要保持一段时间的相对稳定,同时又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变换学习小组,使学生学会与不同个性的同学进行合作和交流。
  最后,要重视班级规模不宜过大,同时考虑合适的教室桌位摆放要适于小组内的学生交流和讨论,最好让学生面对教室的侧面相向而坐,这样便于汇报和讨论。所有这些都是搞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条件。
  七、改变评价,使学生有信心参与
  课堂教学评价应具有一定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传统的教学评价用统一的模式标准去要求,用预定答案或现成的结论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是封闭的。开放的教学评价应当是打破“教师中心、知识中心、书本中心、应试中心”的评价体系,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由教师独自评价为师生共同评价,自由评、互评、组评、师评综合评价相结合:评价的标准应变分数制为等级制,由只重视结果变为既重视结果又重视过程,使整个评价体系达到完善、和谐的统一。
  总之,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还与教具的使用、教师的表达能力、教师的感染力和个人魅力、和谐的师生关系等许多因素有关。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总结,尽可能地发挥教学中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影响,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就一定能不断地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兆山.教育学[J].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邓卫民.论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生物教学[D].郑州:河南大学,2007.
  [3]母云光.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J].读与写杂志,2007,(8).
  [4]李瑶.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J].新课程,上旬,2012.01.
其他文献
在新一轮物理课程改革中,要求大力倡导探究式教学模式,而物理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中第一条就是提出问题。具体要求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教学过程中去,即“在做中学”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对于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重要意义,也是新课程改革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的必然要求。  一、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挑战是培
高中物理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的人才,它主要体现在培养观察和操作能力,归纳和演绎、类比和推理的能力,使用工具、查阅资料的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上。在诸多能力的培养中,创造能力是核心,而创造能力的培养关键是科学方法的教育。物理教学加强科学方法的教育,不仅能使学生体会、认识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法,而且还能逐步养成学生的科学态度,树立科学观念,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各种基础能
期刊
教学心境是教师和学生特有的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微弱的、平静而持续时间较长的的情绪状态。教师的教学心境外显于教师的神态举止和音容笑貌,教学心境影响着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整个的行为表现。教师在授课过程具有良好心境时,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解决问题迅速,对教学内容阐述精确,语言富有情感,婉转动听,面部表情自然,常带微笑,手势表情适度,授课艺术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但是在现实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教师在低沉,郁闷,心
期刊
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教师非常关注的一个课题。许多教师进行了大胆的教学改革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出现了新的问题。有人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对现在的教材改革、教学改革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养,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里就此问题愿和同仁们商榷。  一、提高教师素养是前提  高素质的化学人才,来源于化
期刊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它要求学生由原来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自主式学习”,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自主学习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一、自主学习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老师讲、学生听,也就是所谓的填鸭式的灌输教学,在这种模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