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循良的特点及养成——以清代甘肃籍循良官吏为例

来源 :青海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_19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正廉明是清代甘肃卓异士人共有的特质,重视民生是他们始终铭记的信条,刚正不阿、处事平允是他们为官的准则。他们或被誉为“青天”、或被赞为“循良”,或被“生祠以祷”,成为中国古代优秀官员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循良的养成不仅与儒家民本主义思想、清朝统治者的重视与提倡、完备法令的约束与激励、家庭教育的培养等客观环境息息相关,更与士人传统儒家修齐治平等自我约束、自我期许关系更大。
其他文献
中亚如今已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也是中国对外知识视野与知识需求日益关注的区域。古代中国在"西域"认知层面的长期传统以及二战之后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对于"中亚"认知中占
利用小麦穗离体培养技术和SDS-PAGE技术,研究了不同氮素浓度处理下小麦籽粒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的表达和积累规律。研究显示:氮素浓度不影响HMW-GS组成和表达顺序,各处理
《中国建设》(China Reconstructs,现为《今日中国》)杂志创刊于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有影响的对外刊物之一。在新中国民族政策开创并初步形成体系的时期(1949~1965),《中国建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人口和耕地是构成农业经济的基础要素,在相当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国时期青海人口和耕地呈快速增长之势,并且耕地的增长率远远大于人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