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民歌进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实践探索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音乐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树立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歌的自豪感,通过了解民歌文化背景,对比欣赏不同体裁的民歌演唱,结合地方方言学唱,融合多种形式的表演等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中国传统民歌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产生传承中国传统民歌的责任感。
  [关键词]课堂教学传统民歌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30070
  中国传统民歌作为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最主要的形式之一,经过千百年的传承与改编,流传下来的作品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骄傲。可在现实的生活中,作为音乐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望者,青少年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歌却并没有太多的关注和热情。即使在音乐课堂上进行教学欣赏,他们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不是说“不好听”就是说“不想唱”,让教师深感焦虑和心痛。“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作为新旧两版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求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教材也加大了民歌教学的内容,作为音乐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对中国传统民歌进课堂进行积极的教学实践探索。
  一、博古揽今,拓展资源,以文化为背景,让学生了解民歌
  激发学生学唱民歌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建立民族意识,关注民歌文化背景是在课堂教学民歌的基础,这些可以扩大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并辐射到其他学科知识。比如在学唱歌曲《牧歌》时,可以先让学生聆听音乐,根据音乐的速度、力度、结构以及歌曲演唱的内容,运用“联觉”,尝试判断歌曲是哪里的民歌,并说出判断依据是什么。学生们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会很认真地去聆听,去想象,当能感受到是蒙古族民歌时,教师可以结合蒙古族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历史发展等背景去讲解蒙古族民歌,讲解长调短调的特点和区别,引导学生去演唱蒙古族民歌,感受歌曲结构中的文化、内容中的文化以及加工表演里的民族文化。学生学习的兴趣很浓厚,演唱起来自然激情饱满,而且很快就能把这类歌曲牢记在心。
  二、精心选材,巧妙设计,以欣赏为基础,让学生对比民歌
  中国传统民歌有很强的地区性特点,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各地的风俗人情、地理历史情况各不相同,即使同一主题同一内容的民歌艺术,在劳动人民口传心授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的差异。所以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让学生单独去欣赏感受评价表现一首民歌,学生就会感觉十分的单一和枯燥,而且很多想法都不知道如何去表达。但是,如果把两首或者多首民歌放在一起,通过对比欣赏,学生们便能够有条不紊地对作品进行评价分析。比如在中国传统民歌中有很多时令小调,比如鲜花调、绣荷包调、孟姜女调等等,如果你让学生单独说说每一首小调的特点,学生的答案肯定不会让你满意,而如果让学生对比欣赏我国各地不同的鲜花调(《茉莉花》),比如江苏的、山西的、河北的、东北的,学生自然而然就能够结合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地理位置以及人文历史等等说出他们各自的特点。
  三、融入情境,用心教学,以方言为媒介,让学生“说”民歌
  江苏民歌《杨柳青》,歌曲短小,曲调欢快,学习起来非常轻松。可是真正进行演唱时我却发现学生们的积极性并不很高。于是,我就让学生“学方言,唱民歌”。学生们反映方言演唱的民歌虽然听不懂,但是好听,很欢快跳跃,而普通话虽然听得懂,但感觉比较生硬,没有民歌味。于是我就和学生一起根据艺术家的范唱分析对比方言演唱的歌词,比如“早(啊)晨(这个)下田露(啊)水多”这一句,按照方言演唱就变成了“早(啊)cen (ze 个) 下 ti 露(啊)sui 多” ,以此类推,我们发现扬州方言有许多特点,如音平舌翘舌互用、个别字声调、读音与普通话存有差异等等,运用模仿过来的方言我们再去演唱这首民歌,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立刻不一样,不停地要求再来一遍,教学效果很好。我认为借学说方言的平台去学习演唱中国传统民歌是值得实践的。你不一定要学得很像,要说得很好,只要结合着我们要学唱的民歌去学习练习就可以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语言表一方风情,东北话的豪爽、河南话的质朴、江浙话的秀丽,结合着方言演唱这些地方的民歌,民歌的情、民歌的味在演唱中自然会被表现得酣畅淋漓。
  四、集思广益,互动合作,以“守望”为目标,多种形式“演”民歌
  在音乐课堂上教学中国传统民歌,要想取得实效,音乐教师必须集思广益,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理念和策略。上课时,可以调整学生们坐的位置,围成圈或者分成组,师生不再是传统的师生关系,而是在林间“打”号子的同伴、在山间“喊”山歌的朋友、在街头巷尾“唱”小调的邻人。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互动地“演”民歌。可以听录音自学,可以互帮互助小组学,可以改编一首民歌的歌词并加入情境表演,还可以边唱边加入节奏和律动表演,如演唱《催咚催》时可以加入扇子表演,唱《跑旱船》时可以加入秧歌表演等等。
  总之,只要我们用心设计,精心准备,就能够利用自己音乐课堂教学的平台让我们的传统民歌艺术发扬光大、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韦淑红)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在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的同时还不断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了满足和符合新课标理念的要求,教师应不断革新和完善生物实验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实验氛围,努力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关键词]初中生物 实验教学 有效性[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60121生物与其他学科相比,比较注重以实验为基础进行教
高职生是适应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亟需大量高级技术人才的现实而大力培养的,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对象。要培育合格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离不开职业素养及其提升。文章首先
【摘 要】内部审计是供电企业进行自我监督的一种手段,也是保障供电企业运营安全的一个屏障。内部审计的职能是监督职能、控制职能、经济评价和鉴定职能。内部审计的主要方法是顺查法、逆查法和抽查法。内部审计在供电企业财务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保障供电企业财务安全,还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使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更加合理、安全。  【关键词】内部审计;供电企业;财务管理  内部审计是现代
[摘要]课外实践活动,是寓教于乐的好形式,是突显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途径,是德育工作“润物无声”的好做法,是传递正能量、全面锻炼学生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实践活动德育作用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70105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学校德育工作只重视校内课内这一主要渠道,而忽视了校外课外这些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实践证明,一些针对性强
“两化”互动是劳动分工深化和社会交换扩大的必然结果,是现代经济活动追求最少生产成本和最低交易费用过程中出现的自然的、历史的现象。统筹城乡和两化互动的实施是一项系统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校引进了“杜郎口小组合作式教学法”,在这个教学法中提倡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从很多课堂实例看,小组合作学习即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以及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互助,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下面我谈谈自己对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一点思考。  一、 小组的划
网络舆论受众面广,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但它又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正面的舆论可以为反腐败斗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另一方面也会致使一些消极扣负面的舆论散播,影响社会稳定
[摘 要]处于小学初中衔接阶段的初一学生在英语学习上面临诸多挑战,文章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进行有效的初小英语衔接教学,以促进初一学生形成正确的英语学习观、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良好的意志品质与学习习惯。  [关键词]初小衔接 学习观 学习策略 文化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不同程度的达到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分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