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脱氮除硫燃料电池的电化学特性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ng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步脱氮除硫工艺以硝态氮作为电子受体,硫化物作为电子供体,通过以废治废,去除氮硫污染物.本文构建了双室型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将同步脱氮除硫工艺与MFC相结合,在处理废水的同时生产电能.与化学对照组相比,该同步脱氮除硫MFC具有高基质去除性能和产电性能.当进水硝态氮和硫化物的浓度分别为95.54和540 mg·L-1,反应时间为20 h时,硝态氮和硫化物的去除率分别高达96.50%和99.64%;最大电流密度达457.20 mA·m-2,稳定电流密度为30.33 mA·m-2.通过循环伏安法、极化曲线法和电化学阻抗分析,探究了同步脱氮除硫MFC的电化学特性.结果表明,在同步脱氮除硫MFC电极上,同步发生了脱氮除硫反应,该MFC最大功率密度为75.70 mW·m-3,内阻约为2474Ω,其对同步脱氮除硫MFC电化学性能具有制约作用.
其他文献
无人机目标跟踪可应用于消防、军事等重要领域,已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热门研究课题之一.现有的无人机目标跟踪算法大多基于传统RGB相机结合深度学习算法,但此类算法一方面无法避免无人机机体抖动造成的运动模糊,另一方面因传统RGB相机在低光照或过曝光场景下成像质量较差,难以跟踪目标,为此提出采用无人机搭载DAVIS事件相机的方法进行目标跟踪.设计了基于事件与灰度图的双模态融合跟踪网络,用Vicon运动捕捉系统制作了无人机视角下的目标跟踪Event-APS 28数据集,实现了在复杂光照场景下对目标物的有效跟踪.
基于杭州市1914—2018年间6期近代地图与遥感影像数据,通过目视解译数字化的近代地图,使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式对CORONA、Landsat TM和OLI影像进行分类并提取建设用地数据,计算扩张速度、重心变化、景观格局指数和增长类型,分析建设用地的扩张过程与扩张模式.结果表明:(1)近百年来杭州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明显,扩张过程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后.(2)杭州城市重心经历了“北—西北—北—东南—南”的变化过程,由向单一方向扩张转变为多方向均衡发展的态势.(3)建设用地扩张过程基本符合“扩散—融合”假说;城市
河口近海海域的海表温度分布特征对于深入理解海洋热力、动力过程及海气相互作用等自然过程及综合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卫星数据重构是精确获取动态大面积海表温度数据的重要手段,采用非线性系统的动态模态分解(dynamic mode decomposition,DMD)数据分析方法,利用2003年1月至2016年7月的MODIS\\SST数据,经剔除异常数据、填补空白数据后,重构了2016年8月至2019年12月长江口海洋表面温度数据,并评估了重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时序数据充足的情况下,DMD算法能很好地解决动
期刊
通过检索古籍文献,整理了明代(公元1368—1644年)长江流域人口大量死亡事件(mass death events,MDE)10 a尺度的频次与县次序列,利用自然断点分级法、空间分析法等分析了MDE的时空特征及发生原因.结果表明:276 a间,长江流域有158 a发生MDE,明代后期发生频次和影响规模最大;季节上,表现为夏季多发(44.3%),春、秋季次之;空间上,集中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且呈从各省交界处向各省中心扩散的趋势.“未记录原因的饥荒”和“旱灾+其他灾害-饥荒”是造成明代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