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曲线内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腹膜破裂的防治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wpc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学习曲线内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术中腹膜破裂的情况及处理措施。

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7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和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22例在主刀医师学习曲线内行腹腔镜TEP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行腹腔镜TEP,术中补片放置好以后,采用医用胶水固定。观察指标:(1)术中情况:手术方式、手术时间、补片使用情况、术中腹膜破裂情况。(2)术后情况: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流质饮食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住院时间。(3)随访情况:获得随访的患者例数、随访时间、随访期间疝复发、腹股沟区疼痛、肠粘连及肠梗阻引起的腹痛、切口感染情况。患者术后10 d内采用电话和门诊随访,术后10 d后均采用电话随访。随访内容为术后腹股沟疝复发、腹股沟区疼痛、肠粘连及肠梗阻引起的腹痛、切口感染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5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s表示。

结果

(1)术中情况:120例患者中,112例施行腹腔镜TEP,5例中转为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3例因疝囊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分离时出血而中转开放手术。120例患者总体手术时间为(71±13)min,其中106例单侧疝手术时间为(63±7)min,14例双侧疝手术时间为(79±11)min。120例患者术中均使用补片,补片规格为10.0 cm×15.0 cm和16.0 cm×10.8 cm。120例患者中,48例术中发生腹膜破裂,建立腹膜前间隙时破裂10例,分离腹膜前外侧间隙破裂11例,器械操作不当及疝囊处理时破裂27例。48例腹膜破裂患者中,40例使用气腹针于脐旁刺入腹腔放气继续完成手术,然后行腹膜缝合修补,其中5例复发腹股沟斜疝(前次行组织修补术)主动行疝囊切开后修补腹膜完成手术;8例术中中转其他手术或开放手术。(2)术后情况:120例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18±4)h,首次进食流质饮食时间为(15±6)h。120例患者中,14例发生术后并发症,阴囊气肿6例,24 h后自动消失;腹股沟区及阴囊血清肿8例,均行穿刺治疗后消失。120例患者术后2 d均出院。(3)随访情况:120例患者中,术后11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6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1个月,随访期间患者均未发生疝复发,无腹股沟区慢性疼痛,无肠粘连和肠梗阻引起的腹痛、无切口感染发生。

结论

主刀医师学习曲线内行腹腔镜TEP,术中腹膜破裂发生比例较高,术中避免解剖层次的错误、正确认识关键解剖标志、合理处理疝囊,腹膜破裂发生后选择正确的处理方式补救,可保障腹腔镜TEP早期顺利开展。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2月至2016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95例行腹腔镜TAPP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由同一组医师完成,患者均行腹腔镜TAPP治疗。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4)影响腹腔镜TAPP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门诊、电话等方式
目的探讨肌瘤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MHAML)的CT和MRI检查影像学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收治的22例MHAM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行CT、MRI平扫、增强扫描检查。行手术切除或穿刺肝脏肿瘤后,行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观察指标:(1)CT、MRI检查表现。由两名放射科医师独立阅片。(2)两名放射科医师诊断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