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加强海峡两岸职业卫生学术交流与合作,为劳动者提供更健康的工作环境,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与台湾职业卫生学会将于2012年4月27—29日在台湾高雄共同主办第3届海峡两岸职业卫生学术交流会,征文内容包括:化学性有害因素、生物性有害因素、物理性有害因素、环境卫生学、职业病学、流行病学、健康促进、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职业工效学、个体防护装备、工业通风、毒理学、职业应激等。会议接受未发表过的论文摘要,限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加强海峡两岸职业卫生学术交流与合作,为劳动者提供更健康的工作环境,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与台湾职业卫生学会将于2012年4月27—29日在台湾高雄共同主办第3届海峡两岸职业卫生学术交流会,征文内容包括:化学性有害因素、生物性有害因素、物理性有害因素、环境卫生学、职业病学、流行病学、健康促进、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职业工效学、个体防护装备、工业通风、毒理学、职业应激等。会议接受未发表过的论文摘要,限300字,中英文均可。
其他文献
20世纪30年代早期,在苏州东吴中学读书时的许国璋。 许国璋这个名字太响亮了,响亮到有英国英语、美国英语、澳大利亚英语,在中国似乎还有一种英语叫“许国璋英语”。这个名字又太陌生,陌生到不同于他的西南联大外文系同学查良铮、巫宁坤等,人们对他一无所知,仿佛这是一个符号而不是一个真人。 而他自己最不愿意被人定义为“英语专家”。他说,专什么呀?英语不是学问,英语是工具。英语学得好就是学问,那英国美国街
检验血中血小板数对职业病健康体检及诊断至关重要.而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EDTA-dependent pseudothrombocytopenia,以下简称EDTA-PTCP)是由采血管中所用抗凝剂EDTA-K2诱发血小板聚集,以致用血球仪测定血小板时所得数值偏低的一种血小板假性减少的现象,往往会给职业病诊断工作带来误导,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我们现对我单位体检人员中出现的一例EDTA-PT
我国目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传统的职业病危害尚未得到根本性控制,职业应激导致的健康、安全、工作效率不良效应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健康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勇于迎接这种新的挑战,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防治工作.检索Pubmed 2000年以来收录的职业应激方面的论文约480篇.我国研究人员发表论文72篇,约占15%,内容主要包括职业应激调查及职业应激与心理健康、职业倦怠、工作能力的关系等.而工业化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深化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推进乡村学校体育教学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切实提高乡村体育教育教学水平。2021年5月20—22日,由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主办,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苍南县教育局承办,苍南县宜山镇第二小学协办的浙江省乡村学校体育推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集中处理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医疗用品及无菌物品供应中心,供应室工作人员长期接触致病菌、锐器、粉尘、化学消毒剂、噪音、高温、潮湿等职业危害因素,因此,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应得到充分的关注.我们对某市11所综合医院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了调查,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以提高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危害防护意识,保护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健康。
人类自从有了生产活动,就有可能接触粉尘、噪声、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性危害因素,就有可能导致职业病,相应的就需要用人单位、政府、社会、职业病防治工作者等多方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自新中国成立以来,20世纪50年代开始立法,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至20世纪80至90年代,许多地方都制定了劳动保护条例.2002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下称《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工作有法可依.专业的
目前我国受职业危害人数超过2亿,截至2009年底,累计报告职业病722730例,其中尘肺病652729例(57%的尘肺新发病例分布在中小型企业),职业中毒45 044例,我国职业病患者累积人数、死亡人数及新发病人数均居世界首位.作为保护职工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personal prorective equipment,PPE)在实际应用中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
近几年来,百草枯急性中毒病例报道明显增多,但尚无特效的救治方法,病死率为50%~70%,是当前急性中毒临床救治的难点.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联用可以降低患者病死率[1].但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可增大真菌感染机会,增加患者的死亡率.我们应用综合救治措施,成功治疗1例急性重度百草枯中毒并发肺曲霉菌感染患者,报道如下。
尘肺的发展是一个慢性渐进的过程,部分尘肺观察对象可以发展为Ⅰ期尘肺,因此,要控制尘肺病的发生,尤其在尚不能完全消除粉尘危害的今天,尘肺观察对象仍在继续接尘的情况下,保护他们的健康尤为重要。
在新冠疫情出现近两年之后,抗新冠病毒口服药物的研究开始进入收获期。11月4日,美国药企默克宣布其小分子药物Molnupiravir获得英国药监局批准上市,成为全球第一款获批用于治疗成人轻度至中度新冠感染的口服药物。 仅一天之后,美国辉瑞制药披露其研发的新冠口服药Paxlovid临床试验结果,在出现症状早期服用,该药可降低新冠患者89%的住院或者死亡风险。消息一出,市场上新冠疫苗、中和抗体、检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