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整合时事政治资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ed_wee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丰富、拓展课程资源”,“主动开发课程资源”。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推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日益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也成为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内容。在思想政治课程资源中,时事政治类课程资源以其鲜活性、时代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兴趣,同时也有助于贯彻思想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培养青年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优化整合时事政治资源,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培养学生关注世界、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的能力,是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优化整合时事政治资源的现实意义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
  学生对于时事政治都有较浓的兴趣。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比较间接、抽象;而时事政治资源的内容比较直接、具体,是鲜活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强的中学生来说,接受时事政治资源相对容易。发生的国内外时事政治身边出现的鲜活事例是上好思想政治课、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宝贵素材。时事政治形势具有很强的新鲜感和吸引力,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把时事政治政治教育纳入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视野之内,使之真正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教学中引用时事政治政治,析理论理,事理交融,有利于学生积极探索,掌握理论知识,锻炼分析能力,提高思想觉悟,既增强说服力,又活跃课堂气氛,不但使学生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还能激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看报纸、电视,了解国家大事的学习兴趣。
  通过多种教学途径、形式、方法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政治,培养他们对思想政治课的喜爱之情,唤起他们对政治学科的浓厚兴趣。这样,既拓宽学生的视野,又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2.强化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掌握,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学习效率。
  当代高中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强烈的参与意识促使他们关心时事政治,参与社会生活,因而充分利用时事政治课程资源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中的抽象理论知识。时事政治材料与教材理论之间是相互统一的关系。时事政治材料体现着基本理论,基本理论寓于时事政治材料之中。要理解基本理论,就必须从具体材料出发,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同时将时事政治材料引进课堂,化解了教学难点,培养了学生联系实际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克服死记硬背、不求甚解、不善于把知识与实际问题相联系的弊病。
  实例分析:
  新闻背景:2012年,一个又一个“最美”震撼着我们。“最美教师”,“最美司机”,“最美90后”,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让文明的春雨滋润每一片空间,愿道德的和风吹遍每颗心灵。利用这些“最美的人”的先进事迹涤荡学生心灵,同时也可以运用《文化生活》中的“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些理论知识进行实例分析;结合《生活与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和价值观的相关知识分析这些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这样的事例既形象又使学生容易理解接受教材内容,在教学中把时事政治新闻等有关内容引入课堂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拓宽学生的事业,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以致用。
  优化整合时事政治资源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掌握和拓展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如中日“钓鱼岛”争端、中菲“南海问题”,我国依法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变化,是由历史、意识形态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从本质上看,国家利益是决定性因素。这样有助于学生准确认识抽象概念,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拥护党的领导,把理论教学与时事政治政治热点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国内外的热点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
  二、运用时事政治课程资源的特点,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
  1.运用时事政治资源的过程性,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时代的发展,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适时地引用典型生动或意义深远、振奋人心的时事政治材料,创设一个与时事政治相关的教学情境。
  如:“神九”飞天会“天宫”载人航天启新程、香港回归十五年紫荆花开更鲜艳等。
  2.运用时事政治资源的时效性,发展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高中政治教材阐述部分内容存在相对滞后的问题,教师要及时捕捉时事政治热点资源,挖掘鲜活的时事政治资源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例如,当前的欧债危机、食品安全问题、国家的经济政策等时事政治,可以很有效地融入高一的《经济生活》教学中,这样,利用时事政治资源的时效性,使学生既能用教材知识阐释时事政治热点,又能依托具体的时事政治热点,理解教材抽象的原理,既能发展教材中相对滞后的内容,使教材内容鲜活起来,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运用时事政治资源的生活性,以热点问题为背景,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
  教师作为新课程实施的主体,应当尽可能地进行“二次创作”,将思想政治课内容与时事政治教育联系起来,引领学生由对自身的关注,拓展到对社会和时代的关注。时事政治教育紧贴时代的脉搏,突出国内国际重大的热点问题,其内容正是每天发生在学生身边“活生生”的事例,是成长中的高中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将学生感兴趣的诸如美国总统竞选、残酷的中东局势、日本政局变幻等时事政治热点有效地融入课堂教学,是贯彻落实“回归生活”原则和要求的重要体现。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时,我们首先考虑的是“今天学生对什么时事政治和社会问题最感兴趣”,并以此作为教学的起点。
  4.运用时事政治资源存在的时空性,延伸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思想政治课堂将更加开放和多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时事政治资源存在时空性的特点,拓展政治课堂的时空范围,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引导学生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做一个关注时事政治的有心人,随时发表见解,评论时事政治要闻。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视野宽了,知识丰富了,课堂教学因此得以延伸,良好的思考习惯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
  社会在发展,时事政治在变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更要与时俱进。所以,我们要对变化的时事政治进行优化整合,并与课堂教学充分结合,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所谓反思,就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多层次、多角度地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考查、分析和思考,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揭示问题本质,探索一般规律,沟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教师教学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呢?  一、将故事融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  将故事融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不但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吸收新知识,增长智慧,而且能通过故事中的寓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达到会学、乐学的功效。比如:我在新授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求有余数的除法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又是考试的重头戏,然而在实际作文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大多数学生害怕写作,面对作文题,往往迟迟下不了手,觉得无话可说,也吃不准自己准备写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其原因很多。为了使作文教学走上正轨,真正达到语文教学大纲的目的和要求,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多做探索,努力探求。  一、一起游戏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是孩子们最正当的行为。让游戏渗入作文训练中,或者说让学生在游戏中作
摘 要: 学生活动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引导恰当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意识和合作意识,进而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关键词: 学生活动 小学数学课堂 动手意识 合作意识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行,许许多多的有识之士在不断地探索、改进教学方法,很多种“经验”和“体会”也在不断地涌现。在二十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涯中,我深深感受到学生活
摘 要: 作者结合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探讨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问题。  关键词: 高职高专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学生口语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入世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学生运用语言交流的机会增多,社会对各行业人才语言使用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英语口语能力成为了社会人才标准的指标之一,也成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也
口语是有声的语言。口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和训练学生语言知识转换能力,即让学生通过读和听等输入手段获取语言信息,经过思维对获取内容和语言进行加工和重组,然后以语言形式输出;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的能力。口语评价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于一身,它的出现促进学生口语的提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语言的信心。我在英语教学中,尝试进行口语评价,效果不错,现将一些体会写出来与大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中心,主要靠教师向学生灌输的模式,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调动。而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既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与促进者。任务驱动教学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学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