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作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研究

来源 :安徽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ysb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园合作,构筑家园合作的教育模式对幼儿成长大有裨益。但在提倡家园合作的今天,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家园合作方面的误区和问题,使得家园合作无论在理论深度还是实践广度上,现状都不甚理想。
  关键词:家园合作问题对策
  一、家园合作概述
  家园合作的实质,就是联合对幼儿成长影响最大的两个机构——家庭和幼儿园的力量来对幼儿进行教育。
  在家园合作的理论研究中,许多专家曾提出过多种合作方法。例如马卡连柯曾指出“学校应当领导家庭”,即幼儿园应位于主导地位。他认为幼儿园的教师,更懂得科学适宜的教育方法,以及儿童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和变化规律,从而能有效地帮助幼儿全面发展。
  二、家园合作的价值
  1.利于家庭教育,助力幼儿全面发展
  家庭是人出生后最初接触的环境,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效果甚至高于幼儿园教育的效果。在以家庭教育为前提和基础的学前教育过程中,及时得到最了解幼儿的家长的帮助,能够及时找到幼儿发展的最佳时期,帮助幼儿找到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点。
  2.帮助家长树立育儿的信心
  对许多父母来说,生活中新生命的到来,除了带来极大的幸福和甜蜜之外,还会急速增加育儿压力。幼儿入园后,茫然无措的父母能够及时在幼儿园老师的引领下,拨开育儿路上的层层云雾,找到教育的前进方向。大量实践表明,家长参与幼儿在学前教育机构中的活动,能够帮助家长减轻育儿压力,进一步增强家长育儿的信心。
  3.激发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
  由于家庭背景的千差万别,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很大。虽然日积月累中,教师积淀了观察和解读孩子的方法和能力,但对于个别特殊的孩子,则需要与其家庭进行接触才能深入了解孩子。而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积极支持与帮助,能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在我曾带过的一对插班的双胞胎兄弟身上,家长的参与就曾带给我极大的教育支持。
  在兄弟俩刚转入我班时,经过观察,我发现兄弟俩可能出现了新环境的适应困难,出现社会性交往方面的问题,如攻击性行为、破坏行为,而且弟弟表现出不友好行为的频率更高。基于此,我和孩子妈妈针对该问题进行了多次沟通,在妈妈的反馈中,我了解到兄弟俩对之前幼儿园的感情很深,面对新环境,可能有点抗拒和排斥。此时妈妈及时告诉我,两个孩子在之前的幼儿园,老师经常会用拉拉钩和贴贴画的方法强化他们的好行为和好习惯,而且兄弟俩还会比谁跟老师拉钩多,所以他们每天都很高兴能上幼儿园。经过沟通,我结合家长的建议,适时改变教育策略和方法,以孩子喜欢的“石头剪刀布”、“拉拉钩”等游戏为桥梁,走进孩子的世界,帮助孩子熟悉并适应周围环境,果然大大缩短了孩子对于新环境的适应期,孩子的亲社会行为逐渐增多,如乐于分享、愿意等待等。这让我倍感欣慰,同时也非常感谢家长的及时帮助。
  4.有利于探索家园合作的新模式
  学前教育机构和家庭的合作,有利于家园联合探索家园合作的新模式,充分发挥家园教育的合力功能,形成育儿共同体。
  三、家园合作中的常见问题
  家园合作是当下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在现实中家园合作仍存在着许多误区和低效的问题。
  1.家园合作浮于表面,不够深入。家长参加幼儿园活动时,以局外人、旁观者心态进入园里,认为自己只是来参观环境、参加活动,而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进来。园所开展的家委会、伙委会等会议,家长入园最多也只是听一听或记一记,而不能更深层地参与园所活动。
  2.家庭和幼儿园在育儿过程中,教育内容的断层、脱节,容易造成幼儿的无所适从和茫然无措。如幼儿园组织的家长开放活动、亲子游园活动等,家长参与后深受启发,可回到家却无法将规则和习惯坚持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所以取得的效果无法让人满意。
  3.家园合作中存在陈旧传统的互动方式,如有些园所,家园合作仅限于家长会或者家长帮忙收集教育教学以及区域布置材料。
  4.在学前教育发展步伐不断向前的过程中,仍有部分家长的育儿理念停滞不前,想当然地以为只要孩子入园,教育的责任和教育的主体就全在于幼儿园和老师,自己只要做“甩手掌柜”和旁观者就可以了。这样的观念在老人身上出现得更多。而这容易导致家长对幼儿园工作出现消极应付和不理解甚至不配合的现象,这也是当下幼儿园家园合作过程中一个比较严重和棘手的难题。
  四、家园有效合作的策略
  1.家园双方转变观念,促进家园合作
  《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幼儿园应当主动与幼儿家庭沟通合作。由此,幼儿园方面必须率先做出改变,明确家园工作是园所发展的重要工作,创设宽松的沟通环境,同时注重提高教师素质,引导教师充分认识家园合作的重要性,提高教师与家长交流的能力与技巧,想家长之所想。如此,家园沟通中的很多误解就能迎刃而解了。
  家长方面,要与时俱进地转变教育理念,更新育儿知识,同时以尊重、信任、平等的方式和老师交流,做积极的支持者。由此而形成的家园互动模式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幼儿园巧借多彩活动,促进家园合作常态化
  幼儿园应根据园所发展计划,结合家长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注意提高幼儿教师组织和开展家园合作工作的能力,在开展家访、家长会等活动时,抓住教育契机,吸引家长走进园所,促进家园合作深入发展。在园所发展过程中,我园“家长进课堂讲故事”活动,就是具有园所特色的家园合作方式。此项活动,一直吸引着来自各个家庭的家长走进园所,通过为孩子分享故事和心得体会,进一步实现了家园换位思考与深度合作。
  3.提高家长参与管理的意识和水平
  幼儿园应以“尊重、平等、合作”为原则,激发家长参与园所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家长参与管理的意识和水平。在此过程中,幼儿园要注意保护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而不能从专业的视角对家长提出过高的要求。
  4.借助于网络力量,探索家园合作的新模式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现代化网络技术为家园合作打开了全新的大門。借助于网络,家长群、家长邮箱、网站等,为家长和幼儿园之间架起一座高效便捷沟通的桥梁,共促家园联系进一步发展。
  结语
  进入学前教育新时代,家园合作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和重视,但家园合作并非朝夕之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园教师要真正将家园合作视为重要工作,与家长共谋育儿之道;同时家长要与时俱进、积极主动地更新教育理念,为幼儿园的发展建言献策。家园双方要树立双向互动的观念,合作共筑家园育儿共同体,积极探索最佳的家园合作方式。
  参考文献:
  [1]汪秋萍,陈琪.家园沟通实用技巧[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李平.如何走出家园合作的误区[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7(7).
  责任编辑:陆晨阳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在刑法的结果归责中,存在着归因-归责二分说。这种框架对于归因的定位过于简单,运用于刑事案件的处理漏洞较多。在探讨归因与归责两者的关系时,应当从支配与义务两大维度去把
高等农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是"立德树人"与课程融合的教学实践,体现立足立德树人,围绕"三农"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实现课程教学和学生培养的系统过程
摘 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00例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的护理方法,疗效及有无并发症进行總结。结果:本组294例患儿均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如能采取正确的治疗手段及护理措施,能较快的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蓝光治疗 护理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数字印刷分会理事长沈海祥 此次大奖赛中很多作品创新的形式很好,有很多新的技术的应用,但是通过作品也反映出了现在数码印刷业存在的一些问题。中国的数码印
该研究通过比较中医儿科学教学中引入标准化病人情景模拟教学模式与原有传统实践教学的差异发现,后期临床实习教学中加入设置情景和标准化病人教学方式,可显著提升学生对疾病
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目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评价中存在评价层次不全面、评价方式不科学、评价内容单一等问题。教师要妥善处理这些问题,采取各种措施改进阅读教学评价的策略,以有效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课堂评价 评价策略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重视并正确发挥教
脱贫攻坚战是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各地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工作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完成了脱贫摘帽的阶段性目标.但脱贫攻坚中也存在许多难点问题,影响着各个贫困
随着国家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的日益完善,不法分子利用专用发票偷骗税的空间已越来越小,而利用收购发票作案则呈上升趋势。目前农产品收购发票应用相当广泛,一些收购企业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