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體育特长生作为高考考生中的一支特殊队伍,规模数量日益壮大,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但高中体育特长生面临的问题是:在巨大的文化课学习压力下,还要接受严格的体育训练,从而出现一系列的学习和训练的矛盾。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访谈法、数理分析法对高唐县第二高级中学2016届114名体育特长生进行调查,分析体育特长生学习和体育训练的矛盾关系,得出结论:高中体育特长生的体育训练时间安排较密集,休息时间较少,训练强度总体偏大;体育特长生学习成绩偏低,整体表现中等,成绩较差和差的学生比例过高,个体之间成绩差异较大;体育训练对体育特长生的学习效率、学习态度、学习时间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且影响范围广,程度较重。
关键词:高级中学 体育特长生 学训相关性
中文分类号:G807.3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2(a)-0240-0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文以“高级中学体育特长生学训矛盾”为调查对象,以“高唐县第二高级中学2016届114名体育特长”为实验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检索,收集到有关体育特长生学训矛盾的文章30余篇。比较系统的收集体育特长生学训矛盾的专著、教材,为此次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1.2.2 访谈法
通过对高唐县第二中学体育老师、训练队教练以及2016届体育特长生的访谈,收集了宝贵意见与建议,该文提供了有益思路。
1.2.3 问卷调查法
分别对实验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14份,有效回收114份,有效率100%。
1.2.4 数理统计法
将调查问卷用Excel2016进行数理统计,并用SPSS 22分析学习与训练的相关性。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高中体育特长生体育训练时间与强度的描述性分析
高中体育特长生为备战高考体育测试,必须根据测试时间调整和保持竞技状态,为此,体育特长生在高考体育测试之前必须常年进行体能和专項训练,寒暑假和节假日也不例外。调查结果表明,114名体育特长生中:上课周,63.16%每周需要训练4次,36.84%每周需要训练6次,每次训练时间持续2~2.5 h;假期,100%参加寒暑期集训,且2次/d,每次训练时间持续2.5~3 h。
体育特长生日常训练需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并且克服疲劳和伤痛的干扰,坚持保质保量完成教练员布置的训练任务。调查结果显示,上课周体育特长生的训练主要集中在下午,参加调查的114名体育特长生中,每次训练后有24人感觉训练强度很大,身体非常疲劳,占调查总数的21.05%;有36人感觉训练强度偏大,身体疲劳,占调查总数的31.58%;有37人感觉训练强度正常,占调查总数32.46%;有11人感觉训练强度偏小,训练态度积极,占调查总数的9.65%,有6人感觉训练强度很小,对训练充满自信和渴望,占调查总数的5.26%。
综上所述,高中体育特长生的体育训练时间安排较密集,疲劳休息时间较少,同等训练强度下体质不同的同学表现出的疲劳差异显著,训练强度总体偏大。
2.2 高中体育特长生学习情况的描述性分析
2.2.1 高中体育特长生学习情况调查指标
为了调查高中体育特长生学习情况,经过有关专家认可,在北京教育学院钟祖荣老师所编的《学习情况调查问卷》1的基础上修改后制定出高中体育特长生学习情况评价体系,得出《高中体育特长生学习情况测评表》。确定高中体育特长生学习情况调查指标由学习观、学习动力、学习的自我管理、具体学习方法、考试技巧、学习的物理环境和人际环境、身心健康、课外学习、学习素质九个因子组成。采用问卷计分评价方式,总评分108~201分为差,202~291分为较差,292~381分为中,382~471分为良,472~562分为优。
2.2.2 高中体育特长生学习情况调查分析
114名体育特长生学习情况测评平均得分336分,标准差为74。其中优为2人,占调查人数1.75%;良为18人,占调查人数15.79%;中为53人,占调查人数46.49%;较差为26人,占调查人数22.81%;差为15人,占调查人数13.16%。
综上所述,参与调查的114名体育特长生平均分偏低,整体表现中等;成绩较差和差的学生比例过高;标准差较高,个体之间成绩差异较大。
2.3 体育训练影响高中体育特长生学习情况的调查分析
分别调查体育训练对体育特长生学习效率、学习态度、学习时间的影响。
调查结果表明,选择体育训练对学习效率有影响和有非常大影响的学生一共占总数73.68%,选择体育训练对学习态度有影响和有非常大影响的学生一共占总数88.60%,选择体育训练对学习时间有影响和有非常大影响的学生一共占总数75.43%。综上所述,体育训练对体育特长生的学习效率、学习态度、学习时间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且总体来看,影响范围广,程度较重。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高中体育特长生的体育训练时间安排较密集,疲劳休息时间较少,训练强度总体偏大。
(2)高中体育特长生学习成绩平均分偏低,整体表现中等;成绩较差和差的学生比例过高;标准差较高,个体之间成绩差异较大。
(3)体育训练对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学习效率、学习态度、学习时间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且总体来看,影响范围广,程度较重。
3.2 建议
(1)科学合理的安排体育训练。作为高中体育特长生,既要提高体育成绩又要提高文化水平,根据不同学生不同体质从训练时间和训练强度上分类训练,保证学生有较好的精神面貌面对文化学习,做到因材施教。
(2)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针对高中体育特长生学习基础差,学习进度慢的特点,文化课老师应制定适用于体育特长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加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讲解,做到提升总体体育特长生成绩的同时,缩减体育特长生内部学习差距。
(3)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指导。面对老师认真教体育特长生拿体育训练做理由逃避学习的状况,任课老师和教练员应对体育特长生进行严格要求的同时,还要通过思想教育提高体育特长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对学习的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1] 钟祖荣.学习知道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赵江鸿,刘志强,龚建亭,等.普通高校体育特长生学训矛盾调查分析[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5(2):73-75.
[3] 袁军,袁泽彬.綦江区高中体育特长生文化学习现状与发展策略[J].求知导刊,2016(1):29-30.
[4] 原鹏程.中学体育特长生培养的几点思考[J].运动,2012(2):120-121.
[5] 钟祖荣.学习知道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高级中学 体育特长生 学训相关性
中文分类号:G807.3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2(a)-0240-0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文以“高级中学体育特长生学训矛盾”为调查对象,以“高唐县第二高级中学2016届114名体育特长”为实验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检索,收集到有关体育特长生学训矛盾的文章30余篇。比较系统的收集体育特长生学训矛盾的专著、教材,为此次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1.2.2 访谈法
通过对高唐县第二中学体育老师、训练队教练以及2016届体育特长生的访谈,收集了宝贵意见与建议,该文提供了有益思路。
1.2.3 问卷调查法
分别对实验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14份,有效回收114份,有效率100%。
1.2.4 数理统计法
将调查问卷用Excel2016进行数理统计,并用SPSS 22分析学习与训练的相关性。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高中体育特长生体育训练时间与强度的描述性分析
高中体育特长生为备战高考体育测试,必须根据测试时间调整和保持竞技状态,为此,体育特长生在高考体育测试之前必须常年进行体能和专項训练,寒暑假和节假日也不例外。调查结果表明,114名体育特长生中:上课周,63.16%每周需要训练4次,36.84%每周需要训练6次,每次训练时间持续2~2.5 h;假期,100%参加寒暑期集训,且2次/d,每次训练时间持续2.5~3 h。
体育特长生日常训练需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并且克服疲劳和伤痛的干扰,坚持保质保量完成教练员布置的训练任务。调查结果显示,上课周体育特长生的训练主要集中在下午,参加调查的114名体育特长生中,每次训练后有24人感觉训练强度很大,身体非常疲劳,占调查总数的21.05%;有36人感觉训练强度偏大,身体疲劳,占调查总数的31.58%;有37人感觉训练强度正常,占调查总数32.46%;有11人感觉训练强度偏小,训练态度积极,占调查总数的9.65%,有6人感觉训练强度很小,对训练充满自信和渴望,占调查总数的5.26%。
综上所述,高中体育特长生的体育训练时间安排较密集,疲劳休息时间较少,同等训练强度下体质不同的同学表现出的疲劳差异显著,训练强度总体偏大。
2.2 高中体育特长生学习情况的描述性分析
2.2.1 高中体育特长生学习情况调查指标
为了调查高中体育特长生学习情况,经过有关专家认可,在北京教育学院钟祖荣老师所编的《学习情况调查问卷》1的基础上修改后制定出高中体育特长生学习情况评价体系,得出《高中体育特长生学习情况测评表》。确定高中体育特长生学习情况调查指标由学习观、学习动力、学习的自我管理、具体学习方法、考试技巧、学习的物理环境和人际环境、身心健康、课外学习、学习素质九个因子组成。采用问卷计分评价方式,总评分108~201分为差,202~291分为较差,292~381分为中,382~471分为良,472~562分为优。
2.2.2 高中体育特长生学习情况调查分析
114名体育特长生学习情况测评平均得分336分,标准差为74。其中优为2人,占调查人数1.75%;良为18人,占调查人数15.79%;中为53人,占调查人数46.49%;较差为26人,占调查人数22.81%;差为15人,占调查人数13.16%。
综上所述,参与调查的114名体育特长生平均分偏低,整体表现中等;成绩较差和差的学生比例过高;标准差较高,个体之间成绩差异较大。
2.3 体育训练影响高中体育特长生学习情况的调查分析
分别调查体育训练对体育特长生学习效率、学习态度、学习时间的影响。
调查结果表明,选择体育训练对学习效率有影响和有非常大影响的学生一共占总数73.68%,选择体育训练对学习态度有影响和有非常大影响的学生一共占总数88.60%,选择体育训练对学习时间有影响和有非常大影响的学生一共占总数75.43%。综上所述,体育训练对体育特长生的学习效率、学习态度、学习时间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且总体来看,影响范围广,程度较重。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高中体育特长生的体育训练时间安排较密集,疲劳休息时间较少,训练强度总体偏大。
(2)高中体育特长生学习成绩平均分偏低,整体表现中等;成绩较差和差的学生比例过高;标准差较高,个体之间成绩差异较大。
(3)体育训练对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学习效率、学习态度、学习时间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且总体来看,影响范围广,程度较重。
3.2 建议
(1)科学合理的安排体育训练。作为高中体育特长生,既要提高体育成绩又要提高文化水平,根据不同学生不同体质从训练时间和训练强度上分类训练,保证学生有较好的精神面貌面对文化学习,做到因材施教。
(2)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针对高中体育特长生学习基础差,学习进度慢的特点,文化课老师应制定适用于体育特长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加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讲解,做到提升总体体育特长生成绩的同时,缩减体育特长生内部学习差距。
(3)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指导。面对老师认真教体育特长生拿体育训练做理由逃避学习的状况,任课老师和教练员应对体育特长生进行严格要求的同时,还要通过思想教育提高体育特长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对学习的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1] 钟祖荣.学习知道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赵江鸿,刘志强,龚建亭,等.普通高校体育特长生学训矛盾调查分析[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5(2):73-75.
[3] 袁军,袁泽彬.綦江区高中体育特长生文化学习现状与发展策略[J].求知导刊,2016(1):29-30.
[4] 原鹏程.中学体育特长生培养的几点思考[J].运动,2012(2):120-121.
[5] 钟祖荣.学习知道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