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结构分解的中国碳排放驱动因素研究

来源 :吕梁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san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2007、2012和2017年投入产出表进一步处理后,通过IO-SDA模型将碳排放量分解为能源强度效应、里昂惕夫技术效应、最终需求结构效应和最终需求总量效应四个驱动因素。结果显示,能源强度效应呈现出显著的负效应,是促进碳排放减少的主要因素。里昂惕夫技术效应和最终需求总量效应表现为正效应,而且最终需求总量效应是导致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最终需求结构效应的影响不太显著。此外,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结果表明:金属冶炼及压延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煤炭采选业和石油天然气采选业等行业是高耗能产业,但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动态血压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基于东吴卒中数据库回顾性研究目的:目前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最佳血压管理目标
通过对4种关国牧草品种在高寒地区的生产性能及经济性状的测定表明,LMS-SLSWG-04(贫花鹅观草)长势好,越冬率高,产草量高,是适宜青海省高寒地区草地建设和生态治理工程的牧草品种之
列举是一种朴素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方法起点低、适应范围广,能解决很多看起来完全不同的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列举出发,逐步走向推理,培养学生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