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研究者发现运动可以降低青光眼患者的眼压。不同的运动方式、不同的运动强度及运动后的时间对降眼压的效应不同。青光眼患者和正常人运动后的降眼压幅度和持续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运动降低眼压的机制与去甲肾上腺素浓度降低、胶体渗透压增加、一氧化氮与内皮素及β2受体基因多态性等因素有关。临床眼科医师在对青光眼患者进行药物和手术治疗的同时,应鼓励患者尝试运动疗法,如散步、慢跑、骑单车等。
【机 构】
:
香港中文大学眼科学与视觉科学系,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2006年级,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河北邯郸眼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研究者发现运动可以降低青光眼患者的眼压。不同的运动方式、不同的运动强度及运动后的时间对降眼压的效应不同。青光眼患者和正常人运动后的降眼压幅度和持续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运动降低眼压的机制与去甲肾上腺素浓度降低、胶体渗透压增加、一氧化氮与内皮素及β2受体基因多态性等因素有关。临床眼科医师在对青光眼患者进行药物和手术治疗的同时,应鼓励患者尝试运动疗法,如散步、慢跑、骑单车等。
其他文献
Leber先天性黑矇(LCA)是一种严重的先天性致肓遗传性视网膜疾病.近1O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及基因治疗技术的进步,以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的LCA基因治疗研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尤其是对LCAⅡ患者进行的RPE65基因治疗的Ⅰ期临床试验的成功使其成为眼科遗传性疾病基因治疗领域中的先行者,为今后进行其他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基因治疗开辟了光明的前景.本文就目前LCA基因治疗的临床前研究及Ⅰ期临床
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由上海市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华东六省及湖南、湖北、河南、河北等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学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共同主办;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和浙江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共同承办的第12届国际眼科学和视光学学术会议(C00C2012)将于2012年3月29日至4月1日在杭州海外海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
由河南省眼科研究所陈祖基研究员主编的《眼科临床药理学》(第2版),已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一部全面、系统地阐述眼科药理学和眼科药物治疗学的大型参考书。
患者女性,23岁。因双眼抗青光眼术后眼压持续不降9个月,于2010年5月19日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就诊。患者曾因左眼视力下降2~3年,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双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于2009年7和8月分别行左眼和右眼小梁切除术。术后1个月,双眼眼压升高,滤过泡发生瘢痕化倾向,当地医院主管医师给予针刺分离联合滤过泡旁结膜下注射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浓度0.025%
患者女性,47岁,因"双眼红伴结节增生4个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眼科门诊.据外院病例记载,4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红,结膜充血水肿,并且明显结节增生,较多灰白色角膜后沉积物(keratic precipitate,KP).诊断为"双眼巩膜炎及葡萄膜炎".长期使用口服和局部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消炎药及复方托品咔胺等药物治疗,无明显疗效,遂来就诊。
感染性结晶状角膜病变(infectious crystalline keratopathy,ICK)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角膜感染,1983年Gorovoy等[1]首次报道该病,Meisler等[2]在1984年命名,迄今为止全球已有70余篇相关文献,我国尚未见该病例报道。2010年武汉爱尔眼科医院诊治1例ICK患者。
葡萄膜炎基础研究虽已获很大进展,但尚有许多问题和难题未解决,如机体防御葡萄膜炎机制(前房相关免疫偏离)形成的分子和细胞学基础、人类葡萄膜炎与动物模型在临床病程上差异的原因和机制、感染因素引起自身免疫反应与葡萄膜炎的机制及葡萄膜炎易感基因等尚不完全清楚.利用我国Behcet病、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患者资源优势,整合力量,集中对它们的发病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有望为葡萄膜炎防治研究寻找到新的切入点。
恶性横纹肌样瘤(malignant rhabdoid tumour,MRT)是好发于婴幼儿的具有高侵袭力的恶性肿瘤,临床较为罕见,近年来关于恶性横纹肌样瘤的报道不断增多,但儿童眶、颅沟通恶性横纹肌样瘤少见报道。现报道1例,并结合光镜、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表现,讨论其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预后。
膨胀气体应用于玻璃体手术对提高手术成功率有作用,其中全氟丙烷(C3F8)是膨胀气体的主要代表之一[1].有研究结果表明[1-2],23%以下的C3F8为不膨胀气体,能在玻璃体腔维持一个相对恒定的压力,对眼压的影响较小[1-2].我科曾接诊1例玻璃体切除后填充15%C3F8气体,13 d后因气压快速变化诱发高眼压的患者。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抗青光眼联合治疗的理念和临床管理水平,为眼科医师展示学术水平提供交流平台,最终让更多的青光眼患者获益,中华医学会中华眼科杂志将于2011年5至12月举办2011年“关注青光眼患者,让世界更明亮(concerned treatment for glaucoma makes the world brighter, NEED)”病例评选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