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方法分析

来源 :名城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ie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保障性住房是政策性住房,是未来建筑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发展的走向,在保障性住房融入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能够不断提升保障性住房的节能环保性,能够实现建筑行业与生态环境的平衡。保障性住房主要是服务于困难或者低收入家庭的,为了使保障性住房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有效进行保障性住房的绿色设计。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随着国家越来越关注民生问题,越来越注重社会平衡与稳定,特别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保障性住房的建筑规模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在我国建筑行业中,绿色建筑是发展的走向和趋势。将保障性住房与绿色建筑有机融合,既能够符合社会政策,同时也能够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等协调发展。
  1、保障性住房的主要类型概述
  (1)经济适用房。经济适用房具有一定的社会保障性,拥有经济适用房的居民有着有效的产权限制,并且经济适用房是我们国家政府对实行优惠政策下的房源的一种,其主要适用于经济收入低,还具有一定支付能力的住房困难的家庭。
  (2)廉租房。所谓的廉租房主要是有政府进行出资建筑的,在房屋租用过程中,政府相关管理部门收取较低的租金,廉租房主要适用于收入相对比较低,并且急需租房的家庭。
  (3)公共租赁房。公共租赁房也是政府建设进行出租的一种房源,与廉租房有着一定的区别性,表现为适用对象不同,公共租赁房建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能够缓解外来人员住房困难以及就业大学生住房困难的问题。
  (4)定向安置房。定向安置房主要是城市在进行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为了能够给被拆迁的住户提供必须的补偿所建造的房屋。
  (5)安居商品房。其主要是经济适用房中的一种变现形式,主要是为了实现安居工程所建筑的房屋,其主要是通过地方自筹资金以及国家安排贷款而建筑的房屋。
  2、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中的绿色建筑规模越来越大,绿色建筑的设计水平也在逐步提升。在此基础上,作为建筑行业中的一支重要的分支,保障性住房中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也在不断深入。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保障性住房设计中,绿色建筑的设计程度仍处于比较低级的状态,保障性住房设计中,绿色设计仍在起步阶段,绿色建筑的总量仍较小。
  其实,保障性住房与绿色建筑是可以同为一体的,但现实是,由于保障性住房中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仍处于初级阶段,保障性住房与绿色建筑之间的交叉部分比例较小,在保障性住房中,只有约3%-5%的部分为绿色建筑,其余保障性住房仍属于传统建筑。鉴于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越来越不平衡,建筑行业成为经济领域中能耗最大的行业的背景下,保障性住房作为建筑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必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但扩大其中绿色建筑的比例,甚至保障性住房规模能够全面实现绿色建筑。
  3、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3.1实用优先原则
  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中,要考虑到建筑的实用性。运用到保障性建筑中,就要采用成熟的绿色环保技术。在合理布局、设置地下室等空间、优化防护结构、采用节能设施等方面进行设计。要节省土地资源,需要进行空间设计,将空间利用率提高上去,也就增加了地面单位空间的效益。对于保障性建筑的地下空间,也要合理利用,让地面以上,地面以下连接成为有机的互相协调的系统。对于不同地区的建筑,要根据建筑的情况,采用合理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提高资源利用率。
  3.2被动优先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包括主动原则与被动原则,在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方面应该考虑采用被动优先原则。被動设计技术投资较少,资源使用较少,适宜人们居住,对环境的影响介入较小。在进行具体设计时要对项目背景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例如周围环境的温湿度、降雨量、日照量等资料。对于保障性住房实际情况,结合周围环境,进行设计方案制定。
  3.3经济优先原则
  保障性住房是我国城市建设中较为特殊的住宅,由政府规划、投资、建设,提供给收入较低或者其他特殊人群居住。对保障性住房的建筑要求和标准,以及销售价格,和租金标准都有严格的限制。保障性住房向绿色建筑方向发展考虑到要长期节约能源,减少资金投入,同时在建设初期,也要考虑到建筑成本。建设绿色建筑型的保证性住房,要选用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环保材料。
  4、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4.1选址及景观设计
  在项目选址过程中,要对建筑场地进行实地勘察,保证项目建设完成后,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绿色建筑的要求是要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绿色建筑的选址要根据这一原则,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条件等,实际问题实际分析,选择合适的场地。绿色建筑的选址和景观应该遵循相应的原则:设计与建造要保护当地的生态特性,对生物多样性不能破坏;减少建筑对于水土的影响,避免因暴雨洪水等情况造成更多的水土流失;绿地配置根据当地情况进行调整,不能影响当地水土利用,降低环境污染,隔绝噪音。
  4.2保障房平面设计
  保障房平面設计主要包括房屋合理的间距设计、平行布置以及朝向设计,合理的进行保障房设计能够使得房屋获得大量阳光。此外,在同等条件下,保障房的体型越大,其单位空间内的散热面积也相对比较大,这时所产生的能耗越高。在保障房建筑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分散性布局形式要以集中式布局形式所消耗的热量更大,从节能角度上看,在保障房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采用中高层以及高层建筑形式,在实际的设计中必须要对层高进行合理的控制,尽量减少外墙的面积。在保障房层高确定后,对于房屋的建筑面积,需要与节能的楼层原则相互适用。
  4.3重视软环境建设
  虽然保障性住房是提供给收入低群体的特殊房,但是绿色建筑设计方案中软环境的建设必不可少。在目前的保障性住房中,小广场、道路绿化等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基于保障性住房的实用性特点,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不应当过分追求一些名贵的花草树木及装饰材料等,不过分追求建筑环境“山水俱全”,应当注重空间的清新和宽敞,使建筑环境能够满足住户之间交流和活动的需求。   4.4环保方面的合作
  许多绿色建筑涉及到的节能,环保,生态技术,都具有商業价值,采用的各种材料也不一定是价格昂贵的。在绿色建筑设计方面需要多种技术,多个部门共同协作。采用围护结构降低热能消耗,回收利用雨水等行动让保障性住房区域的资源利用率和能耗都比普通住宅要有优势。以绿色生态理念和技术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使用的运营费用较低,居住环境良好,并且保持的时间交久。保障性住房与绿色建筑相结合,需要在热能,光能,风能利用,绿色节能等方面,运用先进技术,因为保障性住房的特殊性,采用的技术需要是经济效益较好的成熟技术。
  4.5自然资源的利用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可以设置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①通过初期的弃流装置将雨水分流至不同管道,并将水质较好的水进行收集;②将雨水渗透作为地下水的补充渠道;③通过竖向设计,将屋面雨水与地面雨水收集,并经过分流系统分类利用,如景观补水、绿化用水、道路清洁用水等。但这项技术是一项推荐性技术,对于建筑经费足够的建筑可以采用该技术。此外,太阳能热水系统是目前最经济合理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建筑的整体运行费用,对于保障性住房来说,有效利用太阳能是非常合理且有效的。
  4.6在建筑设计中要全面采用节能技术
  在保障性住房的绿色建筑设计中,为尽可能地减少能源的消耗,建筑节能设计就变得十分的重要。在建筑物电源设计中,要尽可能的采用太阳能技术,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等。通过合理开发地热能来减少建筑物热能的消耗,减少建筑物空调的使用。此外,在建筑物内墙、外墙及门窗等设计中,要采用科学环保的节能材料,墙体材料要选择阻热效果较好的材料,门窗设计要尽可能地封闭,避免室内温度的流失。
  5、结束语
  我国城市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以及绿色建筑,应该提高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的实用性,提高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在城市建筑中的比例,提升人们对于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的关注度。以绿色、环保、生态为设计理念的绿色建筑,必将影响城市中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规划,为城市建设和节能环保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研究[J].徐东.四川水泥.2016(04).
  [2]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方法探讨及实践[J].杜永庆.建设科技.2015(21).
  [3]保障性住房的设计研究与实践[J].耿建,周海珠.住宅产业.2013(04).
  [4]田慧峰等,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方法探讨及实践[J],住宅科技,2013,04.
  [5]安晓晓等,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及目标体系研究[J],绿色科技[J],2011.
  (作者身份证号:41270219820915746x1
  作者身份证号:4127021979100650912 )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患儿下呼吸道分离的革兰阴性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自该院新生儿科送检标本分离
在"互联网+"的概念大行其道的今天,很多中小企业都面临转型升级,但同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建立并运营自己的品牌或产品社群,成为众多中小企业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颁布后,农业部为贯彻落实该法,相继出台了《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农业机械质量调查办法》《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和标志管理办法》等规章,四川省农业机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企业发展逐渐趋向国际化和市场化。国企也在大形势下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做出了很大改变,更加适应市场经济。但与我国其他类型的所有
摘要:煤矿主通风机作为煤矿耗能的关键,主通风机运行的合理性以及效率的高低都影响着整个煤矿耗能的水平,可以说,煤矿主通风机就是保证矿井是否安全的主要设备之一,它能为矿井输送最新鲜的空气并及时的排除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为工作人员与设备都提供了最为健康、安全、可靠的环境。然而在主通风机选型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如:电能浪费严重,由于在煤矿生产的初期需要的风量很小,但是主通风机的风量很大,因此会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