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将卖给我们什么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co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实,在没几年以前,你才将索尼磁带式Walkman等一众随身听束之高阁。可能你至今还记得当初买回来时奉若圭臬,却不一定在意抛弃它时的那种毅然决然。
  也有可能你记得,2010年索尼Walkman宣布停产,苹果iPod正好九周年庆典。
  “几乎每一天都会传来日本电子行业的坏消息”,除了佳能等极少数例外,日本电子业巨头们在本财政年度将亏损170亿美元,标准普尔给出索尼和夏普的信用评级“仅比垃圾级高两档”。2012年3月27日,《参考消息》转载《华尔街日报》的文章:“日本电子业缘何由盛转衰”?
  深感危机的不止是日本电子产业,或许还有其他曾经强势的传统行业。比如,日系车的现实危机已显而易见。
  “除了这些传统的产品,日本能卖给中国什么?”日本各界正积极寻找拉动经济的方略,答案或许是——“生活消费文化”。
  是的,提前富裕的日本人正试图以其“消费文化”来教授中国人怎样生活,当然,主 要是怎样消费。
  日本官方推介“酷日本”
  也许很多人会问,我们还用得着日本人来教怎样生活、消费吗?日本公司曾经风光无限的消费类音视频产品和半导体产品韶华已逝,索尼、松下和夏普家电王国三大巨鳄在经营困境中越陷越深。
  《华尔街日报》的文章说:“曾推出晶体管收音机、随身听、CD和录像机的(日本)电子公司似乎已经失去灵感”。
  东京经济大学教授周牧之评述说:“曾经风靡全球的日本电子产业由于没有及时赶上网络革命列车,在网络服务和终端的开发上输给了苹果、谷歌、亚马逊等美国势力,在生产上又输给三星、富士康等亚洲新兴企业。”
  “所幸东方不亮西方亮,日本的动漫、游戏、音乐、影视、小说等创意产品开始赢得追捧。”周牧之说。
  消费文化及其蕴含的丰富内容好像是个不错的卖点。2012年3月24日,在中国科学院学术会堂举行的“中国消费文化创新与日本发展借鉴” 国际研讨会上,日本官方和消费产业代表明确地表露出这种兴致。
  此次研讨会是主题为“JAPAN NEXT”中国宣传的第三站,属日本政府“COOL JAPAN”战略的组成部分。“COOL JAPAN”包含了战后几十年日本形成的以动漫、游戏、时装、食品、设计、传统文化等为代表的文化消费产业。
  日本政府试图将消费文化产业打造成全新出口产业,拉动日本经济,以减轻电子、汽车等传统强势产业如今面临的严峻挑战。
  “COOL JAPAN”的此轮海外推广被日本政府视为助推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之一,此前也在上海展示了日本生活文化产业“COOL JAPAN”的魅力。
  2012年3月24日,日本《读卖新闻》的一条简短消息或许也可以呼应日本竞争策略的变化:日本经济产业省近日提出了一项新的日本旅游宣传方案,计划把原宿、涩谷、银座等享誉海外的时尚购物街复制到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为了让外国年轻人更近距离接触日本时尚文化气息,所有时尚商品店、动漫玩偶店、餐饮店尽可能做到原样复制到海外国家的商业中心内。
  “扩大内需”让其闻到蛋糕香味
  有分析认为,过去十年是中国历史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十年,对生活质量诉求的急剧高涨,似乎在掀起一场“生活大革命”。事实上,这些年也是“扩大内需”被提及越来越密集的几年。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在这个研讨会上表示,经过30多年发展,中国从过去“供给能力和规模不足,生产满足不了需要”,反转为“供给总规模大大超过需求总规模,国内供需失衡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平衡”。
  但是,他认为“作为一个经济大国,长远来看这种依靠外部市场来实现内部平衡的模式,有可能被打破,风险很大。”事实上,今后一段时间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和增长模式调整并行的形势变化,也给我国扩大内需带来“倒逼机制”。
  日本也是一个生产大国,在战后相当长时间内以扩大生产能力、扩大出口为主。“日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走过弯路,最初没有重视消费,没有重视内需。”日本7银行董事长安斋隆说。
  杨伟民看重城市化在扩大内需中的作用,“城市化是中国最大的内需”,但目前有1. 6亿在城市没有完全落户的农民工的潜在需求没有转化为现实需求,“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城市化快速推进并没有同步带来消费扩大的重要原因”。
  显然,有过类似发展经历的日本产业界,也从我国“扩大内需”战略中闻到了蛋糕的香味。
  尤其是随着近些年来网络革命的深化,日本的动漫、游戏和音乐正在成为抢眼的出口产业,但是日本内容产业收入的海外比率只有4. 3%,远低于美国的17%。游戏和音乐在近14兆日元规模的日本内容产业中合计只占22%。
  银泰百货(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裁陈晓东也提醒说,应借鉴日本企业的教训,“日本的‘酷’固然好,但如果在中国不适用,就不要扮酷。”
  第二名的自信
  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至今让日方嘉宾表述起来偶感不适应,说出去的话也不得不当作口误来更正。
  但是,他们说起来很自信的是以音乐、游戏、影视、出版等为代表的“内容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二位。“美国占到全球内容产业40%的份额,日本占10%,中国只占3%。”
  全世界播放的动漫有60%是日本制作,其中《口袋怪兽》的放映国家和地区多达68个,相关产品的累计销售额超过3兆日元,游戏软件的海外市场达到7000亿日元……
  日本角川控股集团董事长角川历彦在罗列了上述一连串数字之后,也没忘记在中国专家面前“谦虚”一下:“拥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具有创发内容产业的巨大的潜力,如果真正下决心下力气来做的话,我们日本不是对手。”
  “但是不能光靠传统,依赖传统文化必定像欧洲一样衰退。只有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加以创新才能使其得以复兴。重视文化的包容力、多样性,进而引导激发民间力量,这才是确保文化传播力的关键。”角川历彦说。
其他文献
如果单纯与一个个的中国人交往,会觉得他们直爽健谈。但是每当触碰到中日之间的历史和政治伤疤时,就不一样了:遮遮掩掩,吞吞吐吐,得过且过。日本人或许亦如此。  我供职的日本公司,前段时间为与中国某大学合作的研究中心办公楼装修捐助了一部分资金,从而得到了建筑物的命名权。虽说是命名权,也只不过是将刻有“某某公司捐助出资、某年某月”的石碑放在入口处。  石碑放置好的那个周末,就被人涂写上了“中国万岁!日本x
引言  身处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中国人对汽车仍然爱恨交加:汽车放大了人的生活辐射半径,也放大了人们的欲望,改变了城市---拥堵、灰霾、消失的人行道、肆无忌惮的冲撞、枯竭的能源。  其实,汽车不过是一个放大镜。人性有多美好,汽车就有多可爱;人性有丑陋一面,汽车就有可怕之处。我们需要一个汽车的城市,还是需要一个人的城市?答案是:我们要的是一个以人为尺度的城市,而人类需要汽车。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汽车
“南海是世界油气资源富集地区之一,是第二个波斯湾。”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网站这样评价南海蕴藏的丰富资源。近两年来,南海周边一些国家掀起新一轮“主权主张”浪潮,美国等西方媒体也不断热炒所谓“中国强硬引发南海问题”。在这一轮“南海问题热”的背后,则是一些国家在南海大肆加紧石油开采活动:南海油气产值占越南国内生产总值的24%:马来西亚在南海开采的油气使其国内95号汽油价格长期保持每升约4元人民币;石油工业
日本在建筑设计和装修材料上有严格的法律法规约束,而且对建筑和装修工人有明确的上岗证考核制度,也没有毛坯房销售的概念。房子出了问题,肯定是开发商的事  我来上海工作十几年,换了无数次的房子,从开始的租房到后来自己买房,折腾不少,所带来的麻烦更是令人恐惧。  租房的时候,最常遇到的是水管漏水、堵塞和通讯线路故障,其次可怕的是煤气管道漏气,还有客厅吊灯落下,墙面裂开等等,几乎是一月一小闹、半年一中闹、一
编者按  没有横空出世,没有石破天惊,也没有一石激起千层浪,规模更大、规格更高的“珠三角金改”,在市场一片审慎情绪中,款款走到前台。  两个月前,“温州金改”时,舆论和市场多少有些狂热。两个月后,当“殊三角金改”时,市场呈现的是对于“金改”更多的理性追问:  谁来改?政府、市场,到底谁是改革的主体?  改什么?制度、产品、技术,到底哪个是改革的重点?  怎么改?寄望顶层设计,还是自下而上实施技术性
怕肥:  “去年我花2元钱吃4个苹果,现在花4元钱吃2个苹果,生活质量下降了1倍,GDP却增长了1倍。”这就是CPI、GDP与普通百姓之间的真实关系。这也是我永远算不对的关系。  理自己的财:  请看100元的购买力变迁:上世纪50年代:100元=800斤大米;上世纪70年代:100元=685斤大米;上世纪80年代:100元=476斤大米;上世纪90年代:100元=330斤大米;2000年:100
在中国名人姚明收购美国纳帕谷酒庄、赵薇偕丈夫购买法国葡萄酒庄的时候,国际顶级酒商却反向而行,悄悄落子中国国内,筹建中国酒庄。  2012年4月底,宁夏银川黄羊滩。法国酩悦轩尼诗集团在正式为旗下的起泡酒著名品牌“夏桐”(Chandon)宁夏酒庄奠基。酩悦轩尼诗集团在美国加州、澳大利亚、阿根廷和印度拥有夏桐酒庄,此次则把目光对准了中国宁夏,购买了贺兰山东麓66公顷(1000亩)葡萄园,并预计于2014
清代每到乡试之时,京官就会举行考试,考中者被任命为各省乡试主考。  几乎所有京官都对做乡试主考梦寐以求,盖因它既有面子又有里子。成为主考,衔命抡才,是一种荣誉。  除了面子上的光荣,里子的实惠更大。首先,主考官是举人们的“座师”,可以收许多门生,成为官场上潜在的人脉。其次,乡试结束时,主考官会获得数笔收入:一是地方官场要公送给主考官员的“程仪”。这笔钱多由一省的督抚或学政来转交。二是除了公送之外,
经过观察和比较,就会发现,中国现在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很像美国的150年前,很像日本的100年前  从我到美国到现在差不多一年了,首先我是力图了解美国社会的。从过去讲,因为我们改革开放就是学习西方的这些东西,从制度到市场到文化。不管你骨子里是不是会产生一种本能的抵抗,但本质是在开放是在学习。在这之前应该更多看人家的优点看我们的缺点,是这样一个学习方式,我有哪些不足,哪些不如别人,怎么样能
故事一:我是一只蘑菇  有一个人相信自己是一只蘑菇,整天举着一把伞蹲一个角落里,不动也不吃。  心理治疗师很为难。  有一天,这个人发现,治疗师也打着伞在他身边蹲了下来。他很惊讶:“你怎么……·”  治疗师说:“我是一只蘑菇呀。”  病人说:“你怎么也是一只蘑菇·”  治疗师理直气壮地说:“我怎么就不可以是一只蘑菇·”  病人想了想,也是呀,他怎么就不可以是一只蘑菇呢·他很高兴自己身边有了另一只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