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的预后因素分析(附21例报告)

来源 :外科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Mag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原发腹膜后平滑肌肉瘤(retroperitoneal leiomyosarcoma,RLMS)病人的临床和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与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21例RLMS病人,分析临床和病理特征对疾病无进展(freedom from progression,FFP)时间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标记CD34,对18例病人肿瘤计数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中位随访24(4~39)个月,13例病人出现复发或疾病进展,中位FFP时间20个月,18例病人的中位MVD为每10个高倍视野94个。单因素分析发现,就诊时转移(P<0.000 1)、FNCLCC评分分级(P<0.000 1)、是否手术完整切除(P<0.000 1)、MVD(P=0.009)与FFP时间相关;多因素分析仅显示FNCLCC评分和手术完整切除是FFP时间的独立预后因子(P<0.05)。结论:FNCLCC评分、RLMS是否完整切除与病人的预后相关:低MVD的病人可能有较好的预后。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