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教学策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lql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现今的时代中,知识以着人们想象不到的速度在更新,为了不使得被淘汰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自身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进行改进,从而使得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其中一个策略便是对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加强培养。本文就结合一些相关的资料,来分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主体参与意识;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039-02
  在高中教学中,数学所占的地位是很重要的,由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围绕着提升教学效果展开。相比于初中数学知识,高中数学内容更加具有抽象性、学生在理解起来的时候不是太过容易,而且一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课堂学习兴致缺乏,那么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也会下降,甚至会对最终的学习效果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高中数学内容的时候,需要将学生的兴趣爱好、实际学习情况以及教学内容结合起来,然后根据教学目标,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来使得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有效地提升。接下来,本文将以高中数学教学内容为例,探讨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有效策略。
  一、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因为新课改理念的继续深入,导致在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上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具体的情况如下。其一,便是教师没有将学生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对于学生而言,在理解一些比较抽象的内容的时候,如果这些内容能够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相联系的话,那么他们在理解起来的时候会更加容易一些。而且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还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其二,便是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不够灵活。以往教师很少使用多媒体,但是现在的部分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而且还喜欢一直使用。任何教学方式在用的长久之后,都会使学生感觉到厌烦、枯燥,为了避免这样一种情况的出现,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使自身的教学方式更具灵活性。其三,便是教师对于整个课堂的教学情况把握的不够熟练。最为有效的,便是需要既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水平得到提升,还需要将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最后,便是学生的独立认知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过多,会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锻炼与提高。
  二、在数学教学中培养主体参与意识措施
  1.将学生学习兴趣视为课堂教学的中心。
  为了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有效的激发出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将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中心,由此,在实际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激发。其一,便是要使学生对数学的魅力有充分的认知;其二,便是需要教师创设出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得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能够被引发出来。
  例如,以“几何图形”这个课时的内容为例。在这个课时的教学中,其中有一个内容便是让学生能够对几何图形的三视图进行观察,为了使学生对这个知识点有更加深刻地认识,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彩色三视图作画,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来对数学的魅力有所体会。借由这样一种来将原本比较枯燥的讲解教学变得更加生动起来,进而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被激发出来。其次,便是可以结合这个课时的内容进行情景创设,如“同学们,在初中阶段你们就已经对几何图形有所感受,那么在看了这个课时需要讲解的知识后,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个课时的一些几何图形其实在实际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说.....”在经过这样的情景创设后,使得学生能够在这样的氛围中继续探究,从而将给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引发出来。
  2.将教学方法视作为培养的辅助性措施。
  学生是否参与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其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师如果能够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的话,最终的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由此,教师需要借助有效的教学方式这一辅助性工具,来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出来,进而使得整个数学课堂的氛围能够有所活跃,进而使得最终的数学课堂能够充满活力。
  例如,以下面这个函数题为例,即“请将y=|x-2|(x+1);y=10|lgx|这两个函数的图像作出来。”在解答这个题目的时候,教师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因为函数图像是比较复杂的,而且还需要学生做两个,为了不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打击,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对这两个函数进行分析,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横向联系,采用“由已知求未知”的方式,来将函数解析式进行等价变形。当然,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进行探讨的时候,教师不能够干预过多,要懂得让学生在探讨过程中使自身的数学思维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一旦学生从中获取成就感,他们便会对数学学习更加感兴趣,进而使得自身的主体参与意识得到提升。
  3.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誘发学生学习灵感。
  在教学中善于捕捉学生的灵感是极为重要的,通过将学生的学习灵感诱发出来,并且对他们给予一定的肯定,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得更加积极。比如说,在解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即“已经知道1ba-1进行求证。”当学生无从下手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对这个不等式的结构形式进行观察,然后进行引导,使他们能够从“指数”中去寻找解决办法。有的学生会说,可以将其“化成对数式”,此时教师需要肯定他们,然后让他们以此去进行探究。当然,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其稍加提醒与指引,来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启发,使得学生的灵感能够被诱发出来。在经过这样的教学之后,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也会得到有效的培养。
  三、结语
  总的来说,在现今的环境下,教师需要对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加以改进,以此来使得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能够得到提升。由此,教师可以通过采用将学生学习兴趣视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将教学方法视作为培养的辅助性措施以及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诱发学生学习灵感等方式,来使得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进而使其在学习中变得更加积极。
  参考文献
  [1]高凤林.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有效教学策略浅析[J].考试周刊,2017(48):125-125.
  [2]刘小华.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6(05):89-89.
  [3]赵亚兵.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教学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12):34-34.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探索柏木属(Cupressus L.)植物在南京中山植物园的引种成活率与来源地各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1976年以来的档案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气象因子参数进行降维处理,得到2个相互独立的主成分;以主成分为自变量,平均成活率为因变量,利用回归分析法建立引种成活率预测模型。[结果]引种成活率预测模型为:Y=88.480+0.028Z1-0.10Z2,其中主成分Z1温光条件因
摘要利用天水常规观测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从产生雹暴天气的背景条件和气象要素上入手,分析2015年5月30日天水地区发生的一次区域性冰雹过程的雷达反射率因子及其产品的特征和环境场的特点。结果表明,此次降雹过程是在西北气流控制下,小股冷空气补充南下,冷锋过境产生的;冷锋、露点锋是此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雷达反射率因子有明显的钩状回波;强回波有明显的回波悬垂结构;较强的垂直上升运动和深层的垂直风切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和重视职业院校的教育,职业院校招生、培养以及就业联动机制的构建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以及职业院校学生共同关注的焦点,因此,如何建立完善的招生、培养以及就业联动的机制成为了当前职业院校所面临的十分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职业院校 招生 培养 就业联动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7.3;F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
【摘 要】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应于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是教学经验卜升为教学理论的软化环节。部分教学经验可以通过教学模式的生成而进一步得到提升,升华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指导。由于高中阶段课程多,课时紧,再加上传统对实验不重视思想,学生通过实验应掌握的一系列相关技能包括操作技能、科学探究一般技能,比较、判断、分析和推理等思维方式的培养只能在实验课堂上完成。构建物理实验课教学模式或以帮助教师从整体上去认识
摘要以安徽省江淮地区14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3年逐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气象数据为基础,采用线性趋势法,分析了江淮地区高温热害发生次数和日数、时间分布、极端最高气温等变化特征,并分析高温热害发生日数对水稻结实率、千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3年安徽省江淮地区水稻高温热害发生次数、日数均无明显变化趋势;水稻高温热害开始时间主要在7月中下旬,结束时间主要在8月上中旬;极端最高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
【摘 要】赏识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可以是一种教育手段,它的激励作用具有显著性和多样性,赏识与激励教育的恰当运用能够对学生管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赏识教育;赞美和鼓励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282-02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赞赏,如同人人都需要吃饭一样。赞赏属于精神食粮,属于满足,人性中最深切的素质,是
基于对北京市二环到五环之间的20个城中村村干部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将城中村城市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归结为3个方面:村域发展方面、组织和人才引进方面、村务管理方面。分析表
卡特兰为兰科卡特兰属植物的统称,茎通常膨大成假鳞茎状,纺锤形或棍棒形,直立。具气生根。顶端具1~2枚叶,叶革质或肉质,长椭圆形。单朵或数朵排成总状花序,生于假鳞茎顶端。
摘要[目的]测定青海班玛藏茶和云南普洱茶茶叶中的咖啡因含量。[方法]采用索氏抽提法提取咖啡因,并对提取出的咖啡因含量进行粗略评价。[结果]班玛藏茶平均回收率为36.3%,咖啡因总量极少(0.000 7 g);云南普洱茶平均回收率为34.3%,咖啡因总量为0.207 5 g。[结论]不同生境的茶叶咖啡因含量各不相同。  关键词班玛藏茶;普洱茶;索氏抽提法;咖啡因  中图分类号TS272文献标识码A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