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成为文言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ssiemaa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是中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与现代文保持相通的同时,却因时空的差异晦涩难懂,但文言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017年秋,部编教材在全国中小学统一使用,这套教材的亮点之一就是强化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初中古诗文选入124篇,占所有选篇的517%,比原来人教版每个年级增加40篇左右,体裁丰富多彩,从《诗经》到清代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河南中考卷文言文阅读部分占14分,古诗歌赏析部分占4分,古诗文默写占8分,经典篇目的考察占分比37%,中考的指揮棒引导着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向。
  中学语文教师在文言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中一直未停止脚步,笔者结合多年的文言文教学经验,同时借鉴新课改理念认为,以读代讲发挥学生主体功能的六步读书法教学模式,效果较为理想。
  一、读准字音
  “学者观书,务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多读一字,不可倒读一字,不可牵强硬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朱熹的这句话强调了诵读要求。一篇文言文到手,首先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主要体现在多音字,如“项燕为楚将,数有功”中“数”字读音有三个,这里是“屡次,多次”的意思,读音应为“shuo”;古音字“一食或尽粟一石”中“石”读古音“dan”;通假字,如“同舍生皆被绮绣”中“被”通“披”,读音“pi”;生僻字“毳”读“cui”。只有读准字音,才会读出抑扬顿挫,书声琅琅就是语文课堂的味道。
  二、读顺句子
  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意和句式上差别较大,能否正确的断句和流利阅读是关键。《晏子使楚》中“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不能读成“其实/味不同”,应该读成“其/实味不同”。“其实”在这句话中的意思是“它们果实”,而非现代汉语中的“实际”意思。读一个句子要注重连贯性,不能把固定的词组、短语分解开,不能把句子读得支离破碎。若想把句子读通读顺,跟一个学生的语感分不开,而语感的形成也在于多读,在教学中可以尝试着把古文中的标点符号拿掉再反复朗读训练语感。
  三、读出节奏
  古人读书留给我们的印象是摇头晃脑,拖长声调。我们指导学生朗读文言文时可以借鉴古人沉浸在古音古韵中的拖音,教会学生将较长的句子划分出若干词义完整的短句,读出节奏感和音乐美。“自/三峡七百里中”,“自”作为首字并且后面停顿,在读时拖长声音加重读。停顿并非音止,应做到声断气连。文言文和现代文相通之处都是用来表情达意的,在反复诵读中指导学生调整语气语调,读出文章的声韵美。
  四、读懂句意
  学文言文为什么不直接学译文呢?原文和译文的区别在哪里呢?学习文言文的难度在哪里?一切问题的关键都指向了“文言”二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教给学生翻译的方法:留,保留人名、地名、物名、时间;删,删除没有意义的文言虚词;补,补充省略句中省略成份;换,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代词汇;调,调整倒装句语序。在读懂环节中要让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学会归纳总结语法要点,如通假字,一字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常见虚词的用法与意义;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反问句等特殊句型的翻译。只有熟练掌握住这些规律,在阅读材料中才具有辨别的能力,进而准确把握文意。
  五、读品结合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读古典诗文,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让学生在诵读中自然而然步入诗文意境,最终得到思想的启迪,提高审美情趣。”流传千古经久不衰的名句,要教会学生抓角度品析。《记承天寺夜游》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让学生从修辞和写作方法角度进行品读:语句连用两个比喻,月光如水,竹柏影子如水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光的清澈皎洁。写法上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点染出一幅摇曳多姿、亦真亦幻的画面。文言文中品读练习更能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六、对比阅读,拓展迁移
  比较阅读是近几年中考文言文阅读的新题型,将两篇在内容上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加以对比分析,《湖心亭看雪》和《江雪》同样写雪,同样提到“独”,《记承天寺夜游》和《世说新语·任诞》两篇都是写月夜月色的;《晏子使楚》和《晏子谏杀烛邹》都是写晏子的故事,将这些有一定关系的文章在阅读中对比求同求异,提高学生迁移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创造力。
  叶圣陶说:“语文课的目的之一,便是学生阅读的时候能够自求了解。”文言文教学要把握好这六步读书法,让读成为文言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在教学中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从怕学文言文到会学文言文就不是神话。
  作者单位:河南驻马店西平县第五初级中学(463900)
其他文献
本文从移动网络端到端容灾的角度对网络容灾建设思路进行探讨,论文主要分析了基础网络、业务网络、支撑网络等不同层面的网络容灾需求,以基础网络为例对端到端的网络容灾进行
从泛在图书馆起源和国内外研究与发展、泛在图书馆的新含义及其泛在服务、泛在服务的条件特点、泛在服务的主客体特点、泛在服务的时空特点、泛在服务信息资源的类型格式特点
服务质量评价是图书馆改进服务的基本依据。设计了学科化服务评价工作的流程,包括评价方案制定、评价过程实施和评价结果分析等,并从评价反馈内容和反馈方式等方面分析了学科化
情感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关键要素,也是人在社会关系中形成自我意识的重要内容。情感教学是我国教育教学的重点内容,初中语文教学是进行情感教学的关键时期,初中生处于思想意识、独立人格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情感教学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内心世界,对学生整体素质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教师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时,既要完成基础知识的传授,也要兼顾学生的思想情感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品质、人格,引
信息集成是信息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基于SOA的信息集成平台构建的必要性、构建目标、体系结构等3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