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现实与出路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zishu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以人的创意为主要经济增长模式的产业,人才是保证文化创意产业顺利发展的重要支柱。北京作为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正在着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振兴与发展,它已经成为拉动北京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
  一、培养规模
  北京具有全国最为丰富的大学教育资源,这些高等院校是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不可否认,高考招生依然是反映社会人才需求和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近四年来,北京文创核心专业在校生人数占在校生总人数比例不断提高,2009年在校生总人数为577154人,其中文创核心专业在校生人数达到52319人,占当年总人数的9.1%。2007年和2008年文创核心专业招生人数基本持平。在招生人数总体放缓的大环境下,2009年,文创核心专业招生人数较上一年却增加约十个百分点,数量可观,突显了文创核心专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专业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反映出社会对文创人才的需求依然旺盛。
  二、专业分类
  我们对46个文创核心专业在北京市的开设数量进行了统计分析。以2009年为例,北京开设数量排在前十位的文创核心专业依次是:艺术设计、新闻学、广告学、表演、动画、传播学、音乐学、绘画、数字媒体艺术、建筑学。这些专业涵盖了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目录中的大多数内容。
  纵观2006—2009年各专业开设的高校数量,有一些专业连续几年开设的高校数量较少,甚至没有,例如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装潢设计与工艺教育、广播影视编导等专业在2009年均无学校开办,而休闲体育、媒体创意、雕塑、艺术设计学、舞蹈编导、戏剧学、影视学、书法学、中国画、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景观建筑设计、景观学、风景园林、服装设计与工程、图书馆学、档案学等专业近年来开办的高校数量屈指可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业过于狭窄,产业内所需人才较少,培养方式较为特殊,限于特色性高校培养;二是市场需求不足,不适应文化创意产业的实际需要,就业前景不乐观;三是专业定位模糊,一些专业设置不够鲜明,培养方案陈旧。
  三、培养模式——以动画专业为例
  我们清醒的看到,当前文化创意产业部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过于注重形式主义,培养内容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例如动画专业人才的培养就十分典型,它本身反映出的问题基本涵盖了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专业的大多数突出问题。
  (一)忽略市场需求,培养模式同质化
  动画产业链条上包括了动画形象设计、动画影像制作、动画市场营销、衍生品开发等多个主要内容。在不同的节点上,所需要的动画专业人才是不尽相同的,甚至差别很大。同样,不同类型的培养机构所培育的动画专业人才也应该是有所差别的。例如,理工类院校培养的动画类人才应该偏重于动画影像制作的技术领域,美术类院校培养的动画类人才应该偏重于创意领域。目前很多院校在不具备动画的科研能力和实践条件的情况下纷纷开设动画专业,培养的人才就难以符合动画产业的要求。
  (二)轻视实践能力学,内容与市场脱节
  动画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专业水平如何要拿到市场上去检验。可惜的是,我们很多动画专业人才因为缺乏实践操作经验、知识结构陈旧等因素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需要。这与我们很多高校在培养过程中忽略实践环节相关。此外,还缺乏专业的学术机构对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进行指导和控制。
  (三)师资队伍匮乏,实际经验欠缺
  大多数动画专业的培训老师都是“学院派”,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缺乏一线工作的经验,其自身还存在知识面狭窄,广度不够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从技术范畴讲授相关知识,对人才的创意启迪和思维培养关注不够。这样的教育方式,只能培育出技术上的熟练工,而非该领域的开拓者。
  四、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出路
  (一)要把握市场认清自我,分层级培养文化创意人才
  不同的市场需求决定了人才的多样性,不同上午办学地位和办学条件决定了其培养人才的特性,如研究型大学要培养高端文化创意产业技术型人才,应用型大学培养出文化创意产业实际操作型人才。只有把握好办学定位,才能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培养计划与培养方案,培养出不同层级的文化创意产业所需要的人才。在专业开设上避免盲目跟风,开设远离办学方向的专业,缺乏开办基础和教学经验,不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上要做到量体裁衣,培养方案要符合高等院校的生源和办学定位,更要符合文化创意产业不同层次的需要,避免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和紧缺。
  (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要改变当前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实践能力较弱的缺陷,就要按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要求和规律,改革创新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计划中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实现以项目带动教学的实践教学,建立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性特色教学模式,重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此外,就业部门也要加强对就业实践环节的引导。
  (三)注重培育师资力量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和保持创新精神的关键及载体。师资力量的培育也不仅仅是培养机构的事情,更应该受到相关政府部门和相关行业机构的重视和支持,从制度设计的层面予以政策倾斜。文化创意产业是实践性很强的新兴产业,在师资引进和培育上,决不能“闭门造车”。要吸收业内人士参与相关专业的教学工作,此类人士在师资队伍中比例应该占到一半以上。同时,鼓励专业教师到社会上兼职,担任相关学术领域的社会职务,加强高校在文化创意产业的话语权和参与权。另外,还要鼓励专业教师参加进修培训,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加强业界的学术交流。
  (四)成立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
  目前,无论是从文化部还是从北京市文化局的角度,都缺乏一个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专业指导机构。但是对于文化创意产业来说,设立这样一个指导机构十分必要。建议由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牵头组织,吸收行业协会共同参与,面向文化创意企业和人才双向服务,成为发布人才需求、指导培养模式、开展人才研究、培训师资力量、举办相关活动的权威机构和重要平台。■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和北京市教委项目(项目编号:SM201010012006)〕
  (何侃侃,北京联合大学广告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管理。朱光好,北京服装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
其他文献
为进一步规范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的逮捕工作,有效解决逮捕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严格依法适用逮捕措施,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于2006年8月联合部署开展了对2005年逮捕工
本文对四川省外出农民工承包土地流转问题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完善土地流转机制提出了几点建议.①明确指导思想,对土地流转正确进行导向;②确保农户和业主双赢,
【摘要】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筑产品设计的功能和质量,因此,对建筑结构设计提出更高更严格的标准。结构设计中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在结构设计工作时要注意全面性和系统性,设计者的工作目标就是涉及高质量高水准的建筑物,本文针对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做了简单的分析探讨,并提出一些相对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问题分析;措施  引言: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断追求更好的
反贫困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由于各种原因 ,贫困问题仍困扰中国社会发展 ,影响十六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我们必须掌握城镇贫困群体的基
建筑光设计是建筑艺术体验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人们当前对建筑当中自然光和人工照明共同构建了光环境,当前光环境对建筑体验的影响也成为了人们非常重要的一个关注点,不同的
当前高层建筑的数量越来越多,在处理高层建筑转角窗的过程中,首先应该从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其次是要遵循住户的要求进行设计,这样设计出来的转角窗结构才能满足工程的质量要求,目
【摘要】建筑设计管理对于整个建筑工程质量、进度、安全和成本有着直接关系。优化设计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工程施工成本,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完善建筑使用功能,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因设计不合理引起的进度延误现象。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设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设计管理;问题;对策  要实现对建设工程的全面有效掌控,要求建筑管理者参与到整个建筑设计的过程。下面将深入
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中的基本原则对于中国的刑事诉讼法修改具有重要的影响,已经成为中国进行刑事诉讼法修改时参照的一个主要标准,并成为衡量中国刑事司法正当化与否的尺度。
历史建筑在不断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体现了丰富的人文价值,而且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中,历史建筑能够拓宽视野,展现不同的文化背景。在新建筑坐落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历史建筑的位置及
“碰瓷”的传统形态是指手托瓷碗,故意与他人碰撞导致瓷碗破碎,借机索财的行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利用汽车等交通工具,故意制造交通事故以索取对方财物的“碰瓷”事件时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