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培养之我见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09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合理搭建水平均衡的合作小组、完善小组成员的合理分工、创设和谐的合作环境、教师适时有效地点拨与指导四个方面,对低年级学生小组合作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低年级学生 小组合作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应用最广泛、最多的学习方式,它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在系统利用组内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优标准,共同达到教学目标的组织形式。其目的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然而,不少的教师只学到了这种表面上的形式,却没有对这当中的联系做深放研究。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我们认为,必须从低年级抓起,为他们今后的合作学习、合作共事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需要我们在低年级教学中不断探索。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在这方面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与体会。
  一、合理搭建水平均衡的合作小组
  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中完成的互助性学习,小组成员的优化组合,是合作学习是否有效的关键。在小组搭建中,教师可根据儿童的性别差异、性格差异、思维差异、语言差异和动手能力差异,优化小组组合,形成互补型合作团体,便于发挥小组各成员的个性特长。需要说明的是,低年级的小组成员不宜太多,以三四人为宜,有利于积极的相互支持与配合,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发挥集体智慧,根据小组特色或组员期望为小组取名,如小鸟组、彩虹组、飞翔组、梦幻组,形成小组特色。
  二、完善小组成员的合理分工
  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让每个小组成员都从中有所收获。如果不作任何安排,任由学生自由发挥,就会出现只是几个好学生七嘴八舌,谁也不理会谁,整个合作过程如同一盘散沙,学生从合作中得不到任何的提高。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在成立小组时指导小组成员分好工就显得十分重要。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他们头脑中没有任何学习的模式,这时两人小组比较合适。三四个月后,再将班上同学分成3人或4人学习小组,并给每一个小组成员作以分工:一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与合作;一名操作员,负责具体的操作;一名记录员,负责记录、整理本组讨论或合作的成果;还有一名汇报员,负责将小组合作的情况在全班做出汇报。每次合作时,同学就能各尽其责,不用担心谁在里面无事可做,谁在里面“唯我独行”了。另外,各小组成员的分工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周期后调换一次,让每个学生对小组中的四个角色所担任的工作都有所了解,都会做,并明白每一项工作都是缺一不可的。
  三、创设和谐的合作环境
  和谐的合作环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学生在较好的气氛下才能坦诚交流,易于联想,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自由地发表意见。所以,小组合作学习要想发挥其合作功能,教师首先应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产生合作兴趣。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积极合作,共同学习。小组讨论的问题要富有思考性。过于肤浅直观的问题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过于深奥生僻的问题,超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无从下手,望而生畏,这些都会使小组学习流于形式。因此老师要在适当的时候,提出适合于学生合作、讨论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教师适时有效地点拨与指导
  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参与指导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应是袖手旁观、无事可做,而应该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等,指导学生的探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高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对不清楚任务的小组及时说明操作程序;对开展得很顺利的小组予以及时的表扬;对合作交流中偏离主题或遇到困难的小组提供及时的点拨;对完成任务的小组进行检查;对小组成员的各司其职进行监督,等等。
  如在一次《图形的认识》这一课中,我安排学生小组讨论:“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我们学过的这几种形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由于这个问题与生活联系很紧,学生讨论得异常激烈。老师也来到他们中间,这时老师发现有几个小组在说到教室里讲台上的粉笔盒时,都发生了争议,有的认为那个粉笔盒是正方体的,有的则认为是长方体的。我走过去仔细观察了一下粉笔盒,原来呀,这个粉笔盒的正面是正方形的,侧面则是一个长方形,严格来讲它应是长方体。这个争议的出现说明,还有很大一部分孩子不能正确区别正方体和长方体。于是,我立即决定将原定的下一个“有趣的游戏”环节取消,改为再一次深入探索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区别,采取让学生观察、触摸、比较等形式来辨别。又让学生观察他们带来的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牙膏盒、化装品包装盒、药品包装盒等特殊的长方体。当我再次举起那个粉笔盒时,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这是一个长方体!”由于教师的参与,及时从他们的讨论中发现了问题,并指导他们圆满地解决了问题,让学生真正掌握了知识,这才是我们小组合作探究的最终目的。
  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教师的参与、点拨、指导,避免了“华而不实”无效合作场面的出现,学生的合作才更得法、更有效。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便于开展的、效果较好的学习方式,只要我们从低年级起就规范、科学地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才能得到扎实有效地培训和锻炼,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其与人合作、与不同人共事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计算机辅助教学,因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诸多优点,而成为现代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广泛应用在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中。使用
介绍了黑曲霉固体培养生产植酸酶的发酵工艺,研究了培养基氮源、pH值、含水量、发酵时间等因素对产酶的影响,并确定了从发酵物中抽提植酸酶的方法.
讨论传统乡土聚落号观正在经历的价值提升以及相伴随的景观品质退化问题,并对二者矛盾共存关系进行深入剖析,同时指出:控制景观品质变化的方向和进程可以作为遗产保护工作的切入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在教学中有许多实验需要改进:(1)实验很难操作,实验效果达不到应有的实验效果。(2)实验需要的仪器多,学校的教学资源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3)课本中所设计的实验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需要适当添加一些学生喜欢的探究实验,以充分发挥实验的用途。(4)有些实验有危险,不便操作。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寻求改进的方法,不断创新实验。  一、替换某些实验,使实验更简单,易操作  课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