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活动式教学略谈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ke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标的基础教育。中学英语素质的内涵应该是: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口头和书面上初步应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学习一门外语能够促进人的心智发展,有助于学生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在体验中外文化的异同中形成跨文化意识,增进国际理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提高人文素养。”但在应试教育下,教师总是围绕着“语法——结构”的教法在兜圈子,教学思想总是摆脱不了陈旧落后的结构语言主义的影响,教学方法是填鸭式、满堂灌、语法翻译和题海战术。这种教法严重违背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原则,扼杀了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语言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日常会话中70%的信息是通过非语言的方式传递的。非语言包括触摸、眼神、微笑、沉默、手势、体距、时空的运用等多种形式。另外,英美文化和中华文化差异巨大,这种跨文化的语言现象只有在交际活动中才能体现。因此,应试教育无法让学生真正提高语言素质。为什么相当多的学生听说能力很差?为什么很多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说不成英语,听不懂英语,写不出英语?解决这些问题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改革教法,实行教学活动化,活动教学化,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活动式教学过程的主体,它包括两个转换:一个是自然语言的自然运用事实转换为知识,另一个是把教材中所有知识转换为语言行为,使之回到活生生的交际事实。教材是信息的载体,教师要活化教材,把文字转化为声情并茂的语言活动。活动式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同时汲取了活动理论的精华。现行教材非常重视语言的交际性,非常有利于活动式语言的开展。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单元及课文的要求将教学内容设计为一个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进行语言实践,让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活动式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训练为主线,以小组活动为主要方式。要搞好活动式教学,首先要处理好教师的“导”和学生的“演”。教师要在“导”学上下工夫,注意活动的设计并控制好活动进程。在活动过程中避免讲语法,因为语法不是情境,讲语法不是交际活动。活动式教学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从悠扬的英语歌曲旋律到朗朗上口的英文律诗,从风趣幽默、引人深省的英文故事到紧张激烈、妙趣横生的情境表演等,这些活动无不蕴含着活动式教学的生命力。现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一谈我在实施活动式教学中的点滴做法。
  如七年级英语下册关于打电话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英文打电话的习惯与我们平时不同,学生易受到母语的干扰。在教这一单元时,我通过与一个学生进行表演,让其他学生仔细聆听,找到示范对话中与平时用汉语打电话的不同,然后抓住这几点反复操练,待学生初步了解并能表演后再组织学生进行打电话表演比赛。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纷纷上台“献艺”,在一片模拟电话铃声中掌握了新内容并能应用自如。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我还向他们介绍了如祝福、节日问候、同学郊游方面的交际用语,让学生真正掌握英语交际用语。上课时我既注意鼓励学生好动、爱表现的天性,在表演中让他们掌握知识,还注意控制课堂秩序并掌握活动的进展和深度,使活动按原先的设计进行,这就体现了活动式教学中教师的“导”的作用。
  为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七年级起我就在所教班级开展“每周一歌”活动。听、唱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融洽了师生关系,还提高了他们的听觉分辨能力和正确的发音能力,甚至开发了他们的音乐才智。当然,教师应在歌曲选择上下工夫,所选歌曲不仅要生动、活泼,让学生感兴趣,难度适中,而且还要对教学有促进作用。
  英语教学不能仅限于课内传授英语知识,也不能只限于教材和教法,更重要的是要处理好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及组际关系。只有处理好这些关系,才能形成一个团结、和睦、奋进的集体。活动式教学是一种双向交流、多方配合的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本身不仅是知识交流而且是情感交流的过程。
  总之,活动式教学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这正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尝试运用活动式教学,实行教学活动化,活动教学化,能够迅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非常必要的学习自信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形成外语教学的极为有利的非智力因素。而这种潜在的因素,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雄厚的心理基础,对以后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成功也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责任编辑 陈剑平)
其他文献
职高计算机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有良好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这样才能促进发展和就业。如果没有过硬的实际应用能力,那么就业方面就会处于弱势。而自主探究能力,也是一种自主学习能力,是新时代每个人都应当拥有的一种基本能力。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一种实际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就是以实际操作的项目为中心,让学生根据项目的指导完成一定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实际动手
在班主任工作中,笔者认为满足每位学生对成功的渴望应是每位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年的工作中本人也致力该项工作的思考,现将一些粗拙的观点作如下论述,以达抛砖引玉之目的。  一、班集体建设  1.修路原则——解决问题对事不对人  如果一个人在同一个地方摔了两跤,他会被人们耻笑为“笨蛋”;如果两个人在同一个地方各摔上一跤,他们会被别人耻笑为两个笨蛋。但笔者的反应是:谁修了一条让人这么容易摔跤的路?如何修
课堂导入是新课衔接旧课的桥梁,是语文教学活动成功的开始,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在进行新课程之前,都会进行新课导入。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新课导入方式,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未深入学习的情况下,就可以把握学习的主题思想。通过实行课堂导入教学模式,可以渲染课堂氛围,营造教学意境,使学生能够在一个良好的教学引导下学习。巧妙地设置课堂导入教学模式,是语文教学活动
随着当前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人才的定义已经远远突破了具体掌握多少理论知识这一层面。更多的,它要求我们所谓的人才必须具备强大的创新能力与强烈的创新意识,这样才能推动自己的国家在世界经济发展大潮中屹立于不败之地,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教育阶段,尤其是高中教育阶段狠抓学生的创新教育已然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公认与共识。本文中笔者就如何在高中阶段化学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展
我国的文学宝库中,有数量可观的古诗词,后人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来概括其历史成就。如果把文学宝库比作一只玉盘,那古诗词就是装在玉盘中的多味瓜子。正由于是多味瓜子,才经得起人们反复咀嚼,越咀嚼越觉得有味。  一、令人神往的山水味  在古代诗词中,有很多尽情描写祖国的山水之美,使人仿佛置身于青山绿水之中。如唐代的王维写的一首五律《使至塞上》,其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名句,写出了古代边塞地区
新课标确立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平等、合作式的新型师生关系。而年轻体育教师由于工作经验等原因,在师生沟通以及突发事件的处理上存在很多不足。为此,本文对年轻教师与学生沟通及突发事件的处理技能提出了以下几个观点。  一、转变教师观念,优化师生关系  作为一名年轻体育教师,是学生崇拜的对象,所以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与专业化水平,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与情感体验为重点,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这是被人们所熟知的百度网页标题。但是,长期以来,当网络和学生联系在一起时,人们几乎“谈网色变”。为什么人们会恐惧学生上网?教学初期,我对学生的解释一直是“网络就是悬崖边的舞蹈”,如果控制得不好,很有可能会沉迷于网络,厌恶学习。这种思想一直在教师群体中蔓延,甚至连信息技术教师都不敢“越雷池半步”。关于网络的知识,绝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都是另列开来,直到信息技术课程快要全部结束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