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将物流学技术与原理应用于药房调剂工作中对于工作流程优化的效果。方法 调查医院2009年进行物流标准化工作流程,以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比2009年1月~2009年12月与2008年1月~2008年12月调查医院药房内部处方调配差错率。 结果 调查医院2008年的内部调剂差错率为2.35‰,2009年实行物流药房工作流程管理后的内部调剂差错率为0.76‰,2009年差错率显著降低(P<0.01)。同时在机械化药物运输后,药师人均每次携带能力提高了约5倍,大幅度提升了工作效率。 结论 物流技术能夠优化药房调剂工作的工作流程,降低内部处方调配差错率,降低药物运输风险,提高调剂效率,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药房;调剂工作流程;物流学
[中图分类号] R952???[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10-142-02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患者治疗的需求也在增加。这种环境下医院药房药品的数量与种类不断增加,极大增加了药房调剂工作的复杂性。在环境与人员的限制下,药房调剂工作时间的紧张与人员的不足问题逐渐凸显[1]。物流学是通过技术工程与管理工程结合,将货物实体从供应地流向接受地的流程处理科学,不但能够有效提高系统效率,还可以增加时间与空间效益[2]。笔者对所在医院从2009年起将物流技术引入药房调剂工作流程进行调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调查医院为3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实际展开床位为1 700张,年收治住院病人约为2.8万人次。药剂科药房调剂室负责调查医院药品,服务于调查医院42个病区、26个科室,由病区护士完成到药房的处方核对与药物领取。调查医院在2009年进行物流标准化工作流程,以改进工作质量。
1.2?工作流程改进方法
(1)建立药品的货位信息并在HIS工作流程中应用,将无效搬运减少或消除,增加管理的有效性。具体方法包括发药路径的统筹,将调剂路径进行优化。同时标签化的药物信息降低了药品调剂中的差错。(2)在药房管理中进行物流设施的设计与布置,以实现药物调剂过程的物品流通顺畅。在药物库存设立药物核对台,在窗口端设立成品台,并设计相应的流程并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实现药物调剂的流水化作业[3]。(3)配置合理的搬运机械,提高药物运输的效率。以大型超市的模式为基础,通过药物调剂发药量重量、体积、通道宽度等资料的数据分析,定制了推车,提高了药物搬运的效率。
1.3?评价方法
以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比2009年1月~2009年12月与2008年1月~2008年12月调查医院药房内部处方调配差错率。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调查医院2009年与2008年药房差错率对比分析,见表1。2009年差错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在机械化药物运输后,药师人均每次携带能力提高了约5倍,大幅度提升了工作效率。
3?讨论
门诊调剂室是直接为患者提供服务的职能部门,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具有社会开放性;其工作随门诊患者的数量、病种等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而患者来源的随机性导致了门诊调剂工作的随机性。药品本身即具有两重性,既可治病,又可致病或导致死亡。如果在药品调剂中发生差错事故,其后果则极为严重,轻者贻误治疗,重者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痛苦甚至死亡。因此,对门诊(急诊)药房调剂差错事故的防范,是调配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药品调剂逐渐从药品供应服务型向技术服务型转变,门诊调剂又具有知识咨询服务性;门诊调剂是患者经诊断后采用药物治疗的最后一个环节,所以,还具有药品流通的终端性[4];急诊和门诊调剂虽然都是面对流动的患者,但急诊调剂工作经常需要应急作业,关键在于平时充分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做到急救药品随时需要,随时供应,这就是门诊调剂工作的紧急性。药物物流过程的合理调剂,就是从物流系统的总体目标出发,按照药房药物调剂的规律,运用物流系统理论和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合理利用运输方式与资源,优化运输路线和运输工具,以最短的路径、最少的环节、最快的速度和最少的劳动消耗,组织好药物的运输与调剂[5]。整个处方调配过程,亦包括收方、审方、配方、包装与贴签、核对、发药。要保证调剂业务质量就应建立质量指标和评价标准,经常研究分析影响调剂质量的因素,提出改进措施,不断强化调剂业务质量管理,做到药品配发快速、准确无误、质量优良、用药合理、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 卢结文.医院门诊药事纠纷的预防与控制[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1):125-126.
[2] 杨樟卫,张梅玲,丁昆山,等.自动摆药设备应用于住院药房前后的工作模式和效益评价[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8,8(3):171-173.
[3] 唐树霞,陈燕,章萍,等.医院住院药房调剂标准化流程管理的实施与体会[J].药学实践杂志,2009,27(6):461-462.
[4] 龚丽.门诊药房优化服务流程在提高药学服务水平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02,19(5):149.
[5] 李明晖,李克峰,秦勇,等.中、小规模门诊中药房调剂新模式[J].中国药房,2006,17(24):1862-1863.
(收稿日期:2012-03-19)
[关键词] 药房;调剂工作流程;物流学
[中图分类号] R952???[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10-142-02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患者治疗的需求也在增加。这种环境下医院药房药品的数量与种类不断增加,极大增加了药房调剂工作的复杂性。在环境与人员的限制下,药房调剂工作时间的紧张与人员的不足问题逐渐凸显[1]。物流学是通过技术工程与管理工程结合,将货物实体从供应地流向接受地的流程处理科学,不但能够有效提高系统效率,还可以增加时间与空间效益[2]。笔者对所在医院从2009年起将物流技术引入药房调剂工作流程进行调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调查医院为3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实际展开床位为1 700张,年收治住院病人约为2.8万人次。药剂科药房调剂室负责调查医院药品,服务于调查医院42个病区、26个科室,由病区护士完成到药房的处方核对与药物领取。调查医院在2009年进行物流标准化工作流程,以改进工作质量。
1.2?工作流程改进方法
(1)建立药品的货位信息并在HIS工作流程中应用,将无效搬运减少或消除,增加管理的有效性。具体方法包括发药路径的统筹,将调剂路径进行优化。同时标签化的药物信息降低了药品调剂中的差错。(2)在药房管理中进行物流设施的设计与布置,以实现药物调剂过程的物品流通顺畅。在药物库存设立药物核对台,在窗口端设立成品台,并设计相应的流程并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实现药物调剂的流水化作业[3]。(3)配置合理的搬运机械,提高药物运输的效率。以大型超市的模式为基础,通过药物调剂发药量重量、体积、通道宽度等资料的数据分析,定制了推车,提高了药物搬运的效率。
1.3?评价方法
以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比2009年1月~2009年12月与2008年1月~2008年12月调查医院药房内部处方调配差错率。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调查医院2009年与2008年药房差错率对比分析,见表1。2009年差错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在机械化药物运输后,药师人均每次携带能力提高了约5倍,大幅度提升了工作效率。
3?讨论
门诊调剂室是直接为患者提供服务的职能部门,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具有社会开放性;其工作随门诊患者的数量、病种等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而患者来源的随机性导致了门诊调剂工作的随机性。药品本身即具有两重性,既可治病,又可致病或导致死亡。如果在药品调剂中发生差错事故,其后果则极为严重,轻者贻误治疗,重者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痛苦甚至死亡。因此,对门诊(急诊)药房调剂差错事故的防范,是调配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药品调剂逐渐从药品供应服务型向技术服务型转变,门诊调剂又具有知识咨询服务性;门诊调剂是患者经诊断后采用药物治疗的最后一个环节,所以,还具有药品流通的终端性[4];急诊和门诊调剂虽然都是面对流动的患者,但急诊调剂工作经常需要应急作业,关键在于平时充分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做到急救药品随时需要,随时供应,这就是门诊调剂工作的紧急性。药物物流过程的合理调剂,就是从物流系统的总体目标出发,按照药房药物调剂的规律,运用物流系统理论和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合理利用运输方式与资源,优化运输路线和运输工具,以最短的路径、最少的环节、最快的速度和最少的劳动消耗,组织好药物的运输与调剂[5]。整个处方调配过程,亦包括收方、审方、配方、包装与贴签、核对、发药。要保证调剂业务质量就应建立质量指标和评价标准,经常研究分析影响调剂质量的因素,提出改进措施,不断强化调剂业务质量管理,做到药品配发快速、准确无误、质量优良、用药合理、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 卢结文.医院门诊药事纠纷的预防与控制[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1):125-126.
[2] 杨樟卫,张梅玲,丁昆山,等.自动摆药设备应用于住院药房前后的工作模式和效益评价[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8,8(3):171-173.
[3] 唐树霞,陈燕,章萍,等.医院住院药房调剂标准化流程管理的实施与体会[J].药学实践杂志,2009,27(6):461-462.
[4] 龚丽.门诊药房优化服务流程在提高药学服务水平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02,19(5):149.
[5] 李明晖,李克峰,秦勇,等.中、小规模门诊中药房调剂新模式[J].中国药房,2006,17(24):1862-1863.
(收稿日期:2012-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