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数学思想 彰显数学课堂之本色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feng7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调“数学思想”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明显亮点,在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更将”数学基本思想作为“四基”之一纳入数学课程标准目标之中,从而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对数学思想的关注. 关注数学思想,也就是关注数学课堂之魂.那么如何结合数学学习过程,让学生逐步形成数学思想,让数学思想在数学课堂中凸显其应有的本色呢?下面谈谈笔者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在数学知识形成之前孕伏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往往和具体的数学知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应该高屋建瓴地把握住数学知识的本质,站在整体的高度看待数学思想的渗透,善于抓住前期学习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适时组织学生开展数学活动.
  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苏教版“一一间隔排列规律”一课时,课前巧妙地安排了一个猜密码的游戏:
  (学生观看动画《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片段.)
  师:话说强盗们发现原来的密码已经泄露,就改了密码,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个密码.
  播放录音1:芝麻、绿豆、芝麻、绿豆、芝麻、绿豆、芝麻、绿豆、芝麻、绿豆.
  师:密码中,绿豆和芝麻哪个多?为什么?
  生:一样多.因为芝麻和绿豆两个为一组,最后一组也还是一个芝麻和一个绿豆.
  师:说的真好!下面再听一个密码.
  播放录音2:芝麻、绿豆、芝麻、绿豆、芝麻、绿豆……芝麻、绿豆、芝麻.
  师:这个密码中绿豆多还是芝麻多?多多少个?为什么?
  生:我认为芝麻比绿豆多1个,中间要是也一个隔着一个的话.
  师:你说得非常有道理,芝麻和綠豆一定要一个隔一个排列.我们把这样的排列称为“一一间隔排列”(板书)
  为了让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达到化繁为简、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在课前巧妙地设计了一个猜密码的小游戏,利用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引入,让学生在听录音,猜密码的游戏中初步发现规律,感悟规律,巧妙地避免了学生用数物体个数的方法来发现规律,自然地运用了“一个对着一个”的想法来解决问题.当学生在猜密码的过程中初步感悟到“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后,就能很顺利的运用这个方法来解决森林乐园中的间隔问题了,还有后面的“钟声问题”、“植树问题”、“队列问题”和“楼梯问题”等,学生都显得游刃有余.
  二、在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中凸显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的培养和形成,离不开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同样,数学学习的过程,有时更需要数学思想的帮助和支撑.因此小学生只有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以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为载体,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才有可能逐步感悟其中蕴涵的数学思想,凸显数学思想的无穷魅力.
  如在教学“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以前研究一个新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是怎样想的?启发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思考新的问题.之后,引导学生依次将圆平均分成2份、4份、8份……体会转化后的图形越来越接近长方形.在这个过程中,巧妙地借助“不像”“有点轮廓”“有点像”“更像”“更接近”这样的生活语言,并引导学生结合动手操作和动态演示思考:“如果让你把圆剪成128份,有什么感觉”,使抽象难懂的极限思想生动地外化为一个“无限趋近”的过程.学生依据把圆无限平均分的直观观察和思维加工,通过思维收敛,将拼成的图形逐渐逼近“真正的长方形”,学生在从无限到极限的思维活动过程中感受了转化思想和极限的数学思想.
  三、在数学知识应用拓展中内化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不仅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中,还蕴含在数学知识应用拓展的过程中.我们在教学中根据具体的习题深入挖掘、适当拓展,让习题由简单走向丰富,由封闭走向开放,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应用拓展中同样能浸润着数学思想.
  例如,在教学“图形的对称、平移与旋转”单元中有这样一道练习题:
  我在教学时感觉到:对这道习题不能就这样浅尝辄止,应挖掘习题背后更加丰富的内涵,于是我精心设计、适当拓展,分成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1. 引导学生观察书上四个图形的特别之处,那就是各个图形的每条边都相等,每个角也都相等,明确这种特殊图形的名称;2. 让学生通过动手画画对称轴、用眼看看对称轴的位置特点、数数对称轴的条数等初步感知对称轴的条数和图形的边数一样多的基本规律;3. 再出示正八边形、正十二边形、正十七边形……圆,思考这些特殊图形的对称轴的条数.引导学生从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到圆,将极限的思想融入对称轴规律的探究中,探究活动由具体的图形、有限的边数逐渐向不确定的图形、无限的边数变化,学生最终得出较为严密、科学的结论:正n边形的对称轴有n条,圆就是正无数边形,圆的对称轴是有无数条的.我觉得在这道习题的教学中,极限思想和推理的思想使得学生学会了知识的融会贯通.
  因此,我们一线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保持一种开阔的视野,整体地认识、把握和挖掘小学教学内容中的数学基本思想,在数学知识形成之前孕伏数学思想;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中凸显数学思想;在数学知识应用拓展中内化数学思想,并以教师自身不断提升数学思想素养来指导其课堂教学,努力凸显数学课堂应有的本色,使学生沐浴着数学思想的光辉茁壮成长.
其他文献
颈椎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临床表现、分型及治疗方案多样化。现笔者对168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不同类型颈椎病的发
1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 1.1 特种作业的定义及范围 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险、危害因素的作业称为特种作业.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操作者,
分析了我国危险化学品产业的安全形势,总结了政府所做的多方面努力,最后提出了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几点措施.
【摘要】 初中是学生的逻辑思维真正成熟的阶段,该阶段教师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数学是一门十分灵活的学科,其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较大的要求. 但是由于我国较多初中学校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较大,虽然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却使得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的开发受到较大的限制. 本文主要对我国初中学校的数学教学现状中的不足之处进行相关分析,找出有利于激发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有效方
<安全生产法>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做出了具体规定,把保障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作为核心,充分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生产经营单位应认真贯彻实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规定,统计是统计与概率这一部分内容的重点. 可是相对于概率教学内容的变幻机巧,小学统计教学(除去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本就很有思辨意味的概念教学外)的内容明显地寡淡无趣多了. 再加上这些内容(以制表绘图为主)相当简单几乎没有应试的压力,老师们习惯性地轻视是难免的.  一、伪统计问题与统计教学的目的  统计需要明确的目的. 它从来都是缘于现实的需要,试图用数据说话. 统计教学也不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