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新技术在土地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fgdf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简要介绍RS. G1S. GPS等测绘新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测绘新技术在土地利用调查、土地规划设计、土地勘测定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和土地执法监察等中的基木应用过程和方法。测绘新技术克服了传统土地规划与管理方法的许多不足.使得土地规划和管理更具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测绘新技术;土地规划;土地管理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067-02
  土地规划与管理是指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土地开发利用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历史基础和现状特点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等,对一定地区范围内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组织利用和经营管理的一项综合性措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特别是计算机和空间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土地规划与管理经过多年的发展,以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为代表的测绘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土地规划和管理领域。
  一、测绘新技术及其发展
  (一)遥感
  遥感是指不直接接触目标物和现象,在远离地物的遥感平台上,使用遥感器接受地面物体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号,并记录、传送到地面,经过信息处理、分析判读和野外实地验证,最终服务于用户的全过程。通常把这接收、传输、处理、分析、判读和应用遥感信息的全过程称为遥感技术。遥感具有信息丰富、全天候、多光谱特性、信息获取周期短等优势,特别是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图像清晰,空间分辨率高,现已广泛应用于社会持续发展、资源综合规划与利用、自然灾害防治、气象观测预报、农作物估产、环境动态监测等工作中。
  (二)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软件和不同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用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决策和管理问题。地理信息系统处理和管理的对象是多种地理空间实体数据及其关系,包括空间定位数据、图形数据、遥感图像数据和属性数据等,用于分析和处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分布的各种现象和过程,解决复杂的规划、决策和管理问题。
  (三)全球定位系统
  GPS是美国海陆空联合研制的全球性、全天候、具有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卫星导航系统。系统山地面控制部分注控站、地面天线、监测站和通讯辅助系统)、空间部分((21颗实用卫星和3颗备用卫星组成)、用户装置部分注要山GPS接收机和卫星天线组成痔构成。其主要特点有:全天候、全覆盖、高精度三维定速定时、快速省时高效、应用广泛功能多。GPS的应用前景十分光明,除用于各种交通工具和武器的导航定位和制导外,还可用于航天器定位、全球授时、地形测绘、国界测定、海岛与礁石联测、山体测高、测量板块和地壳运动、交通管制和工程建设等。
  二、测绘新技术在土地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
  (一)在土地利用调查中的应用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是指在原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基础上,利用现势性较强的卫星和航空摄影影像,依据土地调查的有关技术规程和规定,运用最新的国家行政区域勘界成果,采用新土地分类系统,对调查区的土地利用现状重新进行全面的实地调查,建设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与影像数据库,达到土地利用的图件、数据、现状一致,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信息化、规范化和社会化打好基础。
  当前的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包括农村土地调查和城镇土地调查中,RS, GIS和GPS等测绘新技术为土地调查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形成对土地更新调查的数据采集、处理、分析、输出以及更新的完整技术系统:RS快捷、实时、高效地获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GPS快速准确采集土地利用变化图斑的空间位置;G IS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编辑实现数据管理自动化,较好地解决了土地调查中工作量大、工序多、工作效益低、精度底、数据分析难度大、成果输出不方便等问题。
  (二)在土地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管理的龙头工作,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包含有大量的信息。土地信息涵盖土地的位置、数量、质量及其价值等重要信息。在规划设计前,要做好与土地相关的所有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处理分析等工作。
  在土地规划设计中,测绘新技术在数据收集方面展现了其实时性、准确性的、自动化和高效的特点。通过RS直接获取土地信息,通过遥感的数据处理,可以直接得到理想的图片及数字结果,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土地信息。利用GIS建立土地利用空间信息系统,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翔实的资料;利用GIS强大的分析和处理功能,可以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评价并自动生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数据库,可以进行土地利用远景规划和利用类型预测而实现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设计和布局制图;利用GIS的可视化功能,结合规划设计中的各种应用模型,还可以实现对规划设计的结果进行模拟显不和分析,为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规划设计提供信息。
  (三)在土地勘测定界中的应用
  土地勘测定界是指根据土地征收、征用、划拨、出让、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工作需要,实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排位置、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而积,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用地审批和地籍管理等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而进行的技术服务性工作,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权属调查、土地测绘和编写勘测定界报告。根据土地勘测定界的工作程序,勘测定界分为外业调查、外业测量、内业整理汇总及归档阶段四个主要阶段。
  (四)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是土地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而繁重的工作,其目的是准确而快速的发现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并获取变化的信息。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传统方法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只能是利用山用地单位的上报和登记的数据,被动的了解变化,并且获取数据的精度也相对较差。在测绘新技术体系中,山于遥感解译的矢量数据具有地理坐标,利用GPS的精密定位功能,可以在野外对室内不确定的解译成果进行精确核查,从而提高遥感解译结果的可靠性和精度,故采用RS, G IS和GPS的集成技术,可以有效地实施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五)在土地执法监察中的应用
  测绘新技术可以帮助土地执法人员快速准确地发现并到达疑似违法用地现场,辅助疑似违法用地的巡查、核查、违法违规处罚处理以及结果汇总上报等工作,实现土地管理的“数字执法”,其流程如下:首先利用遥感监测技术与土地执法动态巡查相结合的办法,最大限度地发现土地违法行为,再利用便携式GPS接收设备和G IS提供的电子地图,快速准确找到疑似违法用地。
  三、结语
  测绘新技术在土地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为土地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功能强大的工具,克服了传统技术中的许多不足,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土地规划和管理脱离国情、脱离社会和脱离管理的局面,使得土地规划和管理更具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但是,测绘新技术尤其是三维展不和虚拟现实技术在土地规划和管理领域的运用才刚刚起步不久,在技术和方法上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和完善。作为土地规划和管理中崭新而便捷的技术手段,测绘新技术必将为土地的规划与管理做出更大的贡献。
其他文献
研究不同冷冻液配方对鸡囊胚细胞的玻璃化冷冻保存效果。对新鲜种蛋囊胚细胞分离提纯后,在DMEM中添加不同的冷冻保护剂DMSO(二甲基亚砜)、EG(乙二醇)、蔗糖,分别组成6种玻璃化冷冻
猪弓形虫病又称弓形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猪的弓形虫病在各地常有发生.危害严重。弓形虫为细胞内寄生虫.其发育需经2个宿主.猫是终末宿主.猪和其他多种动物是中间宿主
学困生是指学习成绩于暂时落后的学生,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的学生。本文针对学困生的特点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应
摘要: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传输过程,教师、学生、媒体是之中三个实体要素,利用网络技术教学教育,以它丰富的多媒体形式——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乏味,更重要的是通过了形象感染,感情陶冶和榜样作用,实施了德育,培养了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思想觉悟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关键词:语文;中学生;德育 ;信息技术 ;形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
在中专语文教学中,写作训练的重点应是议论文,这已经得到了教者与学生的认可。但是,学生的议论文写作的实际状况还是不能令人满意。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材料的掌握不少
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
一、中国传统私家园林理水艺术的历史渊源早在三千多年前的灵沼、灵池就是中国传统园林池水的雏形,直至汉代奠定了“一池三山”的基本园林理水方式,如上林苑。魏晋时期,文人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