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生、第11届“威凯杯”全国象棋等级赛男子冠军王亚琦很喜欢清静无为的道家哲学。谈起象棋,他有独特的见解:“下棋可以使我的思维更严谨,学习则可以使棋路更开阔、更睿智。《周易·系辞》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宇宙的变化从无到有、从混沌到清晰、从简单到复杂。棋的双方对立分明,规则森严,契合着简单与复杂,混沌与清晰的辩证运动。在宇宙从无到有的变化过程中,无蕴含着有,混沌蕴含着清晰,简单蕴含着复杂。棋的内涵体现着道家的精神。隐世不出的仙人道长多悠然处置,黑白对峙,玩味人生。棋与外界自然、社会,与自身内在是统一协调的。仰则观象于天,俯则察法于地,就是这种说法的智慧结晶。”
1990年6月2日,王亚琦出生于江苏徐州,自幼聪颖机灵。他的父母平时都喜欢下象棋,经常在家里对垒,王亚琦刚满4岁时,父母就教儿子下象棋。令父亲王元顺没有想到的是,王亚琦从此喜欢上了象棋,而且悟性相当高。从6岁开始进入徐州市老体育场学象棋,当时出成绩非常快,刚学了不到一年便进入江苏省少儿象棋比赛前六名,师从徐州象棋大师赵剑。
赵剑大师是一位技术非常全面的棋手,对布局的理解尤为深刻,棋风稳健而不失力度。同时他还长期习练武术,体格健壮,更写得一手好字,待人随和,温文尔雅,讲课幽默风趣,是深受学生爱戴的良师益友。那时赵老师是体育场的高级象棋教练,他一边为着自己的大师梦想努力,一边带领王亚琦在象棋的游戏中闯关。几乎王亚琦每次到棋室的时候,都能看到赵老师在打谱。当时信息的获取很不方便,全国大赛的棋谱一般人是很难得到的,但每次全国大型比赛结束后,赵老师都会想方设法获取前方的第一手资料,然后给王亚琦复印一份。
“上小学后,我的学棋时间略微减少了一些,但基本每个周末和放假的时候都会全天在棋室里学棋,有时中午就直接跟着赵老师在体育场附近的小饭馆里吃饭,必点一份我当时最爱吃的土豆丝。那时赵老师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在研究棋,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有一次我们获得了一个急冲中兵的新变化,但是怎么摆都摆不清楚,眼看时间已经很晚了,我们都没有放弃的意思,一直到我的父母来接我回去,他还在认真的摆棋。等第二天一早我再去棋室的时候,他第一件事就是非常兴奋地告诉我,昨天那个棋已经研究出结果了。原来他昨天晚上没回家,一直摆到凌晨,然后拉了几把椅子拼一起当床睡了。那时的棋室经常就我们两个人,赵老师每天陪我下棋,给我拆棋,然后一起学习全国大赛的棋谱,研究布局新变化。等我水平慢慢提高了,也能在研究棋的时候给出一些自己的理解。后来等我年龄大了,也跟赵老师一起体验过这样的生活,很累,但确实很带劲。
也许是赵老师的勤奋感染了我,当时的我也非常上进,每天完成学业后就在看棋书和摆棋,基本没有其他的娱乐项目。我的父母对我下棋非常支持,他们虽然水平一般,但是也能看懂棋谱,每天晚上都拿着一本杀棋书按照上边的棋图给我摆,锻炼我的计算和思考能力,从一开始的三四步杀,到后来的七八步杀,我也能直接通过心算说出正确答案,直到最后十多步的杀棋我也能在几分钟之内计算出来,这种训练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我的思考能力,使我经常在一些实战中运用上。我的爷爷那时身体非常好,经常骑自行车带我去徐州市的棋摊,我在徐州市所有有名的棋摊都下过棋,见过各种各样的对手与棋路,这使我获得了非常丰富的对弈经验,尤其是我的中残局得到了长足的锻炼。同时我也有幸认识了许多徐州市象棋界的老前辈,他们有的已经与世长辞,有的还活跃在徐州市象棋界,有些我甚至连名字都叫不出来,他们给予过我很多宝贵的指点,让我在象棋的道路上少走了许多弯路。”谈起与老师学棋的经历,王亚琦回忆道。
通过赵老师的悉心指导,王亚琦的棋艺突飞猛进,在之后江苏省每年一届的少儿象棋比赛中,他的名次都在前三名,2002年获得了全国少年象棋锦标赛亚军。同时他的学习成绩也非常好,小学毕业时在全市都名列前茅,再加上特长突出,还获得过“徐州市十佳少先队员”称号。进入初中后,学业压力加重,他的下棋时间明显减少,周末一般只能去半天棋室,主要靠假期的集训,参加的比赛也没以前多了,但江苏省比赛一般都去,并且成绩很好,在14、15岁时蝉联了江苏省少年冠军,并且在15岁时第一次拿到了徐州市成人冠军。初中毕业后他考入了徐州市重点中学徐州一中,高中的学习是非常紧张的,尤其是在江苏省。由于当时职业象棋被大家认为没有出路,于是王亚琦暂时阶段性地放弃了象棋,全身心投入到高中学习中。在2009年北大棋牌冬令营中,尽管好久没摸棋,但他还是凭借扎实的基础和不到一个月的集训,拿到了中国象棋组冠军,获得了北大50分加分,从而顺利考入了北大。王亚琦的父亲王元顺说:“孩子去北大报到带的行李主要是棋谱,从小到大,我给他买了很多棋谱,去北大不可能都带上,只能挑重要的带了一箱。”
二
进入北大的前两年,王亚琦觉得自己“其实是比较虐心的”,第一成绩上不去,第二感情不顺,吃饭睡觉都没有心情,更别说下棋了。后来在父母和朋友的帮助下,他慢慢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大学里他感觉每天都有很多事要做,每天都过得很快,下棋的时间更少了。不过北大象棋协会每周都有一次集体活动,大家在一起互相交流,下下棋,气氛非常好。以前王天一经常在,现在唐丹也经常会过来,这里整体训练水平非常高。王亚琦在北大这几年,代表北大拿到了很多冠军。
“不过我个人因为棋下的确实比较少,自我感觉太缺乏正式训练,所以很少参加外边的各种比赛。这次威凯杯我也没抱有太大的希望,尤其是在看了参赛人员名单后,四面八方的著名棋手都到了,我只想尽力下好每一盘棋吧。
不出所料,比赛的第一轮并不顺利,我遭遇徐州鲁天,鲁天之前和我一起跟赵剑大师学过棋,这两年势头正猛,经常参加全国各地象棋比赛且名次靠前,我不敢轻视。开局我选择了以前从未走过的仕角炮,然后在几步之后没有选择常见的平稳兑子变化,而是故意变招,将局面引向复杂的中局。对手果然实力强劲,中局的应对非常完美。这时我常年不参加比赛的弊端便显现了出来,我上次下这种60分钟加20秒的慢棋估计还是五年前,最近几年偶尔参加的比赛也都只是二三十分钟包干的,平常也就下下几分钟的快棋,所以我对这种慢棋的比赛节奏并没有很快适应,中局走的两步棋较为随意,并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去做出最佳应对,使得原本互缠的局面慢慢向对手倾斜。对于这种实力相近的比赛,一旦出现失误便无法挽回,对手走得非常紧凑,最后我只能无奈认负。 像我们这种水平的棋手第一轮就输棋是一件很让人抓狂的事情,但这次我的心情却丝毫没有受到一丝影响,我看得非常平淡,仍然像一开始想的那样,尽力下好每一盘棋吧,我想这是我大学这几年最大的收获。大学这几年书读的不多,但经历的事情一箩筐,认识了很多好朋友,对这个世界也仿佛看得越来越真实。这点体现在我的象棋水平上,就是我感觉自己的实力和几年前相比并没有很明显的提高,但是我的棋比原来成熟了许多,具体说来就是我对形势的判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我的心态比以前强大了太多,输赢对我来说已经不是下象棋最大的意义,我只是要全身心投入到下棋的过程中,透过象棋表达自己的情绪,输赢都只是自然的结果而已。这样使我下棋时敢于走出一些别人感觉不可思议的着法,而在我看来,我走出的棋让对手看不懂,这样对手才会露出破绽,我才有可乘之机,哪怕我局面暂时吃一点亏。如果走的都是那种大家算度之内的棋,那只会产生无尽的和谱。
下午第二轮,我对河北小将杜嘉琦。这盘棋我用了15回合便结束战斗,但自己却耗掉了40分钟。我对自己在第14回合时的一步巧手非常得意,感觉自己已经慢慢进入状态。一天下来,一胜一负,尚可接受,再看到成绩表上很多名手在前两轮都被砍得落花流水,自己也就释然了,没办法,这种比赛高手实在太多。由于本次比赛赛前15分钟才公布对阵表,所以每天晚上也没什么压力,吃饱喝饱玩会儿便休息了。
第三轮对上南京名将尹志勇,中局抓住对方一步软手,借兑炮之机扑出右马,直奔卧槽。对手因车位太差,防不胜防,最后无奈舍车砍马,我得子胜。第四轮对阵女子大师刘钰。由于在学校经常与唐丹交手,对女子棋手心里也比较有底,中局抓住对方的疏忽掠得一相,最终一气呵成,妙手入局。第二天的两盘胜利相对顺利一些,前四轮三胜一负,战绩还算可以。
第三天的比赛可谓非常胶着。第五轮对阵江苏范越,范越是2013年全国少年象棋锦标赛乙组冠军,首轮更是战胜赛前夺冠热门王昊,势头正劲。我开局便被对手准备,又不甘还原成中炮横车对反宫马的常见变化,于是自己把棋型走乱了,局面渐渐失控。对手的开局和中局都非常优秀,没有给我一丝喘息机会,最终我进入了下风残局。但随着双方时间都越来越少,对手又求胜心切,逐渐走出了一些不明智的着法。最后我在巨大劣势下抓住对方一步随手棋穷追猛打,再加上时间的压制,对手情急之下走出漏着,被我巧妙地形成了车高兵对车单象的例胜局面,整盘棋耗时三小时,我艰难地取得了胜利。下午第六轮对阵浙江王家瑞。王家瑞是2013年全国少年赛甲组殿军,同时也是象甲预备选手,实力不用多说。经上午一役,我感觉现在的少年棋手开局和中局都已经达到了很高的高度,于是我改变策略,后手选择了一个非常罕见的变化,但对手下得也非常稳健,双方很快进入马炮残局,最终我还是凭借精细的残局功夫艰难地获取胜利,整盘棋又耗时接近三小时。
经过了这一天的胜利,我的积分不知不觉来到了第一梯队。主要是前几台一直在和棋,大家都下得非常谨慎,都想在等分高杀回马枪的时候得分,我或许就是他们眼中理想的得分对象,因为我已经很多年不下这种全国大赛,很多年轻棋手对我了解不多,以为我是黑马。六轮过后,最高分10分,一共六个,我因为第一盘就输棋,所以累进分最低,排名第六。此时我感觉自己有希望进前六名参加个人赛了,非常的开心。
第四天的竞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前一天晚上有人预测14分基本就稳拿冠军了,因为最后三轮都是强强对决,应该都是和棋,谁如果能在最后三轮中多胜一盘基本就稳了。看到对阵,我对陕西戚红波。戚红波是陕西名手,一直在前几台坐得很稳,我先手。因为并不知道对手的情况,所以一直在考虑走什么布局。这时我想到第一盘首次走仕角炮便输了,想再试一盘,希望能赢回来,于是再次祭出这种布局。开局一直保持先手,但对方中局缠斗非常老练,使我的优势一直无法扩大。于是我调换思路,调整车位,右移攻马,终于在移动中抓到了一丝战机。但对手的应对非常顽强,最终形成车马四兵对车马双卒的局面,双方都是士象全,并且都有过河卒。根据前边的博弈,我感觉对手的实力非常雄厚,留车可能成为隐患,于是我果断简化局面,逼兑黑车,最后形成马三兵仕相全对马卒士象全的残局,又是艰难取胜。经过此役我的积分已经跃居排行榜首位,前两台全部议和,我看到了一丝冠军的曙光。不过能否夺冠关键看下午,因为下午可能后手遇到一个更强的对手,形势依然不很明朗。
下午第八轮比赛终于到来,我后手对阵江苏孙逸阳。孙逸阳是江苏队象甲主力选手,象甲战绩也在排行榜前列,近年来风头正劲。根据最新消息,孙刚刚获得了“博瑞杯”全国象棋青年赛冠军,已经晋升为象棋大师,其实力可见一斑。不过虽然已经来到最关键的一轮,我实际上还是没有什么压力,只是准备静观其变。
第八轮获胜后,我感觉整个人都非常轻松与开心,没想到这场胜利会如此顺利。而且九轮棋的比赛我居然砍下了一个七连胜,明天甚至还有可能八连胜,感觉有些不可思议,细细回想有几盘真的是非常惊险。晚上几个朋友在一起大吃了一顿,顺便一起预测了一下明天的情况。现在我离大师只有一步之遥,晚上睡觉的时候想到明天的比赛,既兴奋又紧张,睡的稍微有些晚,第二天早上起来感觉有些反胃。不过最后一轮我应该是先手,对自己还是非常有信心的。对阵表出来了,我先手对山东赵勇霖。赵勇霖是山东豪强,经常参加各大公开赛,表现抢眼。比较微妙的是,我还要时刻关注第二台的情况。我现在大分领先其他人一分,但累进分比广东李进低,如果第二台李进胜的话我则必须取胜才能夺冠,如果李进不胜我则和棋即可。比赛开始了,我的思绪也慢慢收回,进入到棋盘中。我仍以仕角炮开局,准备稳扎稳打,徐图进取。开局下得很慢,因为要时刻关注二台情况。出人意料的是,二台李进速和任刚,这样变成了我和赵勇霖争夺冠军,我可以胜或和,而赵必须胜。此时赵果然抢先发难,打了我一个空头炮,局面一下变得混乱起来。而我此时头脑非常清醒,对局势进行了准确的判断,黑方双马笨拙,空头炮一时并不能对我造成实质性的威胁。而我的车占据要道,马位可以接受,一味防守求和并不是当前局面下的最佳选择,于是我果断炮进二线,卡住象眼,寻求对攻,希望以攻制攻。黑方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车炮在前并不能掀起太大的风浪,自己后防线也有很大顾忌,于是果断炮移开中线防守。经过一番兑子交换,形成车双炮兵对车双马卒。又经过一段细微的残局争斗,双方均无进取机会,很快形成例和局面,我如愿以偿地拿到了冠军。”回忆起自己夺冠的经历,王亚琦很激动,也很幸福。
三
除了喜欢象棋,王亚琦还喜欢看2000年以前的港片,感觉那才是真情实感,不做作,演技也很好。喜欢听粤语歌,感觉同样一首歌粤语版歌词的深度要比国语版高出不少,喜欢听经典名曲,喜欢读伟人传记,尤其是一些比较有争议的人物。喜欢清静无为的道家哲学,喜欢积极的棋风,厌烦背和谱的对局。王亚琦的象棋老师、徐州首位国家级象棋大师赵剑对爱徒赞不绝口:“收他为徒时,我就觉得这孩子行,这些年来,他一直是我的骄傲。”在赵剑眼中,王亚琦基本功扎实,悟性强,思维有创造性。“亚琦中盘时常会出一些令对手防不胜防的奇招,时间长了,就养成他喜欢和对手血拼开局,然后严谨斗中盘的习惯。可以这么说,中盘下出的奇招,是他的杀手锏,也是他取胜的关键。”王亚琦现在正处在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有下职业象棋的想法。“中国象棋是中国文化的缩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学中国象棋,下中国象棋,感觉中国象棋,这里包涵许许多多自然哲学和社会哲学。”谈起象棋,王亚琦说。
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生、第11届“威凯杯”全国象棋等级赛男子冠军王亚琦很喜欢清静无为的道家哲学。谈起象棋,他有独特的见解:“下棋可以使我的思维更严谨,学习则可以使棋路更开阔、更睿智。《周易·系辞》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宇宙的变化从无到有、从混沌到清晰、从简单到复杂。棋的双方对立分明,规则森严,契合着简单与复杂,混沌与清晰的辩证运动。在宇宙从无到有的变化过程中,无蕴含着有,混沌蕴含着清晰,简单蕴含着复杂。棋的内涵体现着道家的精神。隐世不出的仙人道长多悠然处置,黑白对峙,玩味人生。棋与外界自然、社会,与自身内在是统一协调的。仰则观象于天,俯则察法于地,就是这种说法的智慧结晶。”
1990年6月2日,王亚琦出生于江苏徐州,自幼聪颖机灵。他的父母平时都喜欢下象棋,经常在家里对垒,王亚琦刚满4岁时,父母就教儿子下象棋。令父亲王元顺没有想到的是,王亚琦从此喜欢上了象棋,而且悟性相当高。从6岁开始进入徐州市老体育场学象棋,当时出成绩非常快,刚学了不到一年便进入江苏省少儿象棋比赛前六名,师从徐州象棋大师赵剑。
赵剑大师是一位技术非常全面的棋手,对布局的理解尤为深刻,棋风稳健而不失力度。同时他还长期习练武术,体格健壮,更写得一手好字,待人随和,温文尔雅,讲课幽默风趣,是深受学生爱戴的良师益友。那时赵老师是体育场的高级象棋教练,他一边为着自己的大师梦想努力,一边带领王亚琦在象棋的游戏中闯关。几乎王亚琦每次到棋室的时候,都能看到赵老师在打谱。当时信息的获取很不方便,全国大赛的棋谱一般人是很难得到的,但每次全国大型比赛结束后,赵老师都会想方设法获取前方的第一手资料,然后给王亚琦复印一份。
“上小学后,我的学棋时间略微减少了一些,但基本每个周末和放假的时候都会全天在棋室里学棋,有时中午就直接跟着赵老师在体育场附近的小饭馆里吃饭,必点一份我当时最爱吃的土豆丝。那时赵老师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在研究棋,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有一次我们获得了一个急冲中兵的新变化,但是怎么摆都摆不清楚,眼看时间已经很晚了,我们都没有放弃的意思,一直到我的父母来接我回去,他还在认真的摆棋。等第二天一早我再去棋室的时候,他第一件事就是非常兴奋地告诉我,昨天那个棋已经研究出结果了。原来他昨天晚上没回家,一直摆到凌晨,然后拉了几把椅子拼一起当床睡了。那时的棋室经常就我们两个人,赵老师每天陪我下棋,给我拆棋,然后一起学习全国大赛的棋谱,研究布局新变化。等我水平慢慢提高了,也能在研究棋的时候给出一些自己的理解。后来等我年龄大了,也跟赵老师一起体验过这样的生活,很累,但确实很带劲。
也许是赵老师的勤奋感染了我,当时的我也非常上进,每天完成学业后就在看棋书和摆棋,基本没有其他的娱乐项目。我的父母对我下棋非常支持,他们虽然水平一般,但是也能看懂棋谱,每天晚上都拿着一本杀棋书按照上边的棋图给我摆,锻炼我的计算和思考能力,从一开始的三四步杀,到后来的七八步杀,我也能直接通过心算说出正确答案,直到最后十多步的杀棋我也能在几分钟之内计算出来,这种训练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我的思考能力,使我经常在一些实战中运用上。我的爷爷那时身体非常好,经常骑自行车带我去徐州市的棋摊,我在徐州市所有有名的棋摊都下过棋,见过各种各样的对手与棋路,这使我获得了非常丰富的对弈经验,尤其是我的中残局得到了长足的锻炼。同时我也有幸认识了许多徐州市象棋界的老前辈,他们有的已经与世长辞,有的还活跃在徐州市象棋界,有些我甚至连名字都叫不出来,他们给予过我很多宝贵的指点,让我在象棋的道路上少走了许多弯路。”谈起与老师学棋的经历,王亚琦回忆道。
通过赵老师的悉心指导,王亚琦的棋艺突飞猛进,在之后江苏省每年一届的少儿象棋比赛中,他的名次都在前三名,2002年获得了全国少年象棋锦标赛亚军。同时他的学习成绩也非常好,小学毕业时在全市都名列前茅,再加上特长突出,还获得过“徐州市十佳少先队员”称号。进入初中后,学业压力加重,他的下棋时间明显减少,周末一般只能去半天棋室,主要靠假期的集训,参加的比赛也没以前多了,但江苏省比赛一般都去,并且成绩很好,在14、15岁时蝉联了江苏省少年冠军,并且在15岁时第一次拿到了徐州市成人冠军。初中毕业后他考入了徐州市重点中学徐州一中,高中的学习是非常紧张的,尤其是在江苏省。由于当时职业象棋被大家认为没有出路,于是王亚琦暂时阶段性地放弃了象棋,全身心投入到高中学习中。在2009年北大棋牌冬令营中,尽管好久没摸棋,但他还是凭借扎实的基础和不到一个月的集训,拿到了中国象棋组冠军,获得了北大50分加分,从而顺利考入了北大。王亚琦的父亲王元顺说:“孩子去北大报到带的行李主要是棋谱,从小到大,我给他买了很多棋谱,去北大不可能都带上,只能挑重要的带了一箱。”
二
进入北大的前两年,王亚琦觉得自己“其实是比较虐心的”,第一成绩上不去,第二感情不顺,吃饭睡觉都没有心情,更别说下棋了。后来在父母和朋友的帮助下,他慢慢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大学里他感觉每天都有很多事要做,每天都过得很快,下棋的时间更少了。不过北大象棋协会每周都有一次集体活动,大家在一起互相交流,下下棋,气氛非常好。以前王天一经常在,现在唐丹也经常会过来,这里整体训练水平非常高。王亚琦在北大这几年,代表北大拿到了很多冠军。
“不过我个人因为棋下的确实比较少,自我感觉太缺乏正式训练,所以很少参加外边的各种比赛。这次威凯杯我也没抱有太大的希望,尤其是在看了参赛人员名单后,四面八方的著名棋手都到了,我只想尽力下好每一盘棋吧。
不出所料,比赛的第一轮并不顺利,我遭遇徐州鲁天,鲁天之前和我一起跟赵剑大师学过棋,这两年势头正猛,经常参加全国各地象棋比赛且名次靠前,我不敢轻视。开局我选择了以前从未走过的仕角炮,然后在几步之后没有选择常见的平稳兑子变化,而是故意变招,将局面引向复杂的中局。对手果然实力强劲,中局的应对非常完美。这时我常年不参加比赛的弊端便显现了出来,我上次下这种60分钟加20秒的慢棋估计还是五年前,最近几年偶尔参加的比赛也都只是二三十分钟包干的,平常也就下下几分钟的快棋,所以我对这种慢棋的比赛节奏并没有很快适应,中局走的两步棋较为随意,并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去做出最佳应对,使得原本互缠的局面慢慢向对手倾斜。对于这种实力相近的比赛,一旦出现失误便无法挽回,对手走得非常紧凑,最后我只能无奈认负。 像我们这种水平的棋手第一轮就输棋是一件很让人抓狂的事情,但这次我的心情却丝毫没有受到一丝影响,我看得非常平淡,仍然像一开始想的那样,尽力下好每一盘棋吧,我想这是我大学这几年最大的收获。大学这几年书读的不多,但经历的事情一箩筐,认识了很多好朋友,对这个世界也仿佛看得越来越真实。这点体现在我的象棋水平上,就是我感觉自己的实力和几年前相比并没有很明显的提高,但是我的棋比原来成熟了许多,具体说来就是我对形势的判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我的心态比以前强大了太多,输赢对我来说已经不是下象棋最大的意义,我只是要全身心投入到下棋的过程中,透过象棋表达自己的情绪,输赢都只是自然的结果而已。这样使我下棋时敢于走出一些别人感觉不可思议的着法,而在我看来,我走出的棋让对手看不懂,这样对手才会露出破绽,我才有可乘之机,哪怕我局面暂时吃一点亏。如果走的都是那种大家算度之内的棋,那只会产生无尽的和谱。
下午第二轮,我对河北小将杜嘉琦。这盘棋我用了15回合便结束战斗,但自己却耗掉了40分钟。我对自己在第14回合时的一步巧手非常得意,感觉自己已经慢慢进入状态。一天下来,一胜一负,尚可接受,再看到成绩表上很多名手在前两轮都被砍得落花流水,自己也就释然了,没办法,这种比赛高手实在太多。由于本次比赛赛前15分钟才公布对阵表,所以每天晚上也没什么压力,吃饱喝饱玩会儿便休息了。
第三轮对上南京名将尹志勇,中局抓住对方一步软手,借兑炮之机扑出右马,直奔卧槽。对手因车位太差,防不胜防,最后无奈舍车砍马,我得子胜。第四轮对阵女子大师刘钰。由于在学校经常与唐丹交手,对女子棋手心里也比较有底,中局抓住对方的疏忽掠得一相,最终一气呵成,妙手入局。第二天的两盘胜利相对顺利一些,前四轮三胜一负,战绩还算可以。
第三天的比赛可谓非常胶着。第五轮对阵江苏范越,范越是2013年全国少年象棋锦标赛乙组冠军,首轮更是战胜赛前夺冠热门王昊,势头正劲。我开局便被对手准备,又不甘还原成中炮横车对反宫马的常见变化,于是自己把棋型走乱了,局面渐渐失控。对手的开局和中局都非常优秀,没有给我一丝喘息机会,最终我进入了下风残局。但随着双方时间都越来越少,对手又求胜心切,逐渐走出了一些不明智的着法。最后我在巨大劣势下抓住对方一步随手棋穷追猛打,再加上时间的压制,对手情急之下走出漏着,被我巧妙地形成了车高兵对车单象的例胜局面,整盘棋耗时三小时,我艰难地取得了胜利。下午第六轮对阵浙江王家瑞。王家瑞是2013年全国少年赛甲组殿军,同时也是象甲预备选手,实力不用多说。经上午一役,我感觉现在的少年棋手开局和中局都已经达到了很高的高度,于是我改变策略,后手选择了一个非常罕见的变化,但对手下得也非常稳健,双方很快进入马炮残局,最终我还是凭借精细的残局功夫艰难地获取胜利,整盘棋又耗时接近三小时。
经过了这一天的胜利,我的积分不知不觉来到了第一梯队。主要是前几台一直在和棋,大家都下得非常谨慎,都想在等分高杀回马枪的时候得分,我或许就是他们眼中理想的得分对象,因为我已经很多年不下这种全国大赛,很多年轻棋手对我了解不多,以为我是黑马。六轮过后,最高分10分,一共六个,我因为第一盘就输棋,所以累进分最低,排名第六。此时我感觉自己有希望进前六名参加个人赛了,非常的开心。
第四天的竞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前一天晚上有人预测14分基本就稳拿冠军了,因为最后三轮都是强强对决,应该都是和棋,谁如果能在最后三轮中多胜一盘基本就稳了。看到对阵,我对陕西戚红波。戚红波是陕西名手,一直在前几台坐得很稳,我先手。因为并不知道对手的情况,所以一直在考虑走什么布局。这时我想到第一盘首次走仕角炮便输了,想再试一盘,希望能赢回来,于是再次祭出这种布局。开局一直保持先手,但对方中局缠斗非常老练,使我的优势一直无法扩大。于是我调换思路,调整车位,右移攻马,终于在移动中抓到了一丝战机。但对手的应对非常顽强,最终形成车马四兵对车马双卒的局面,双方都是士象全,并且都有过河卒。根据前边的博弈,我感觉对手的实力非常雄厚,留车可能成为隐患,于是我果断简化局面,逼兑黑车,最后形成马三兵仕相全对马卒士象全的残局,又是艰难取胜。经过此役我的积分已经跃居排行榜首位,前两台全部议和,我看到了一丝冠军的曙光。不过能否夺冠关键看下午,因为下午可能后手遇到一个更强的对手,形势依然不很明朗。
下午第八轮比赛终于到来,我后手对阵江苏孙逸阳。孙逸阳是江苏队象甲主力选手,象甲战绩也在排行榜前列,近年来风头正劲。根据最新消息,孙刚刚获得了“博瑞杯”全国象棋青年赛冠军,已经晋升为象棋大师,其实力可见一斑。不过虽然已经来到最关键的一轮,我实际上还是没有什么压力,只是准备静观其变。
第八轮获胜后,我感觉整个人都非常轻松与开心,没想到这场胜利会如此顺利。而且九轮棋的比赛我居然砍下了一个七连胜,明天甚至还有可能八连胜,感觉有些不可思议,细细回想有几盘真的是非常惊险。晚上几个朋友在一起大吃了一顿,顺便一起预测了一下明天的情况。现在我离大师只有一步之遥,晚上睡觉的时候想到明天的比赛,既兴奋又紧张,睡的稍微有些晚,第二天早上起来感觉有些反胃。不过最后一轮我应该是先手,对自己还是非常有信心的。对阵表出来了,我先手对山东赵勇霖。赵勇霖是山东豪强,经常参加各大公开赛,表现抢眼。比较微妙的是,我还要时刻关注第二台的情况。我现在大分领先其他人一分,但累进分比广东李进低,如果第二台李进胜的话我则必须取胜才能夺冠,如果李进不胜我则和棋即可。比赛开始了,我的思绪也慢慢收回,进入到棋盘中。我仍以仕角炮开局,准备稳扎稳打,徐图进取。开局下得很慢,因为要时刻关注二台情况。出人意料的是,二台李进速和任刚,这样变成了我和赵勇霖争夺冠军,我可以胜或和,而赵必须胜。此时赵果然抢先发难,打了我一个空头炮,局面一下变得混乱起来。而我此时头脑非常清醒,对局势进行了准确的判断,黑方双马笨拙,空头炮一时并不能对我造成实质性的威胁。而我的车占据要道,马位可以接受,一味防守求和并不是当前局面下的最佳选择,于是我果断炮进二线,卡住象眼,寻求对攻,希望以攻制攻。黑方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车炮在前并不能掀起太大的风浪,自己后防线也有很大顾忌,于是果断炮移开中线防守。经过一番兑子交换,形成车双炮兵对车双马卒。又经过一段细微的残局争斗,双方均无进取机会,很快形成例和局面,我如愿以偿地拿到了冠军。”回忆起自己夺冠的经历,王亚琦很激动,也很幸福。
三
除了喜欢象棋,王亚琦还喜欢看2000年以前的港片,感觉那才是真情实感,不做作,演技也很好。喜欢听粤语歌,感觉同样一首歌粤语版歌词的深度要比国语版高出不少,喜欢听经典名曲,喜欢读伟人传记,尤其是一些比较有争议的人物。喜欢清静无为的道家哲学,喜欢积极的棋风,厌烦背和谱的对局。王亚琦的象棋老师、徐州首位国家级象棋大师赵剑对爱徒赞不绝口:“收他为徒时,我就觉得这孩子行,这些年来,他一直是我的骄傲。”在赵剑眼中,王亚琦基本功扎实,悟性强,思维有创造性。“亚琦中盘时常会出一些令对手防不胜防的奇招,时间长了,就养成他喜欢和对手血拼开局,然后严谨斗中盘的习惯。可以这么说,中盘下出的奇招,是他的杀手锏,也是他取胜的关键。”王亚琦现在正处在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有下职业象棋的想法。“中国象棋是中国文化的缩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学中国象棋,下中国象棋,感觉中国象棋,这里包涵许许多多自然哲学和社会哲学。”谈起象棋,王亚琦说。